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東北,等一個“雙萬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2 23:48:43

GDP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Xclrxbcnzg170859686759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40758

2月21日,沈陽市召開人才工作會議,發布2024版“興沈英才計劃”。全文包括4個方面24條政策措施。在招才引智方面,將突出產業發展,精準有效引育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突出創新驅動,把引平臺、引機構作為集聚人才的重要載體;突出激發人才活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服務保障,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

根據2024版“興沈英才計劃”,對新引進、新當選的院士等A類人才,給予500萬元科研經費、100萬元獎勵,“一事一議”解決首套購房。對新引進、新當選的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認定為B類人才的,給予260萬元科研經費、100萬元獎勵、150萬元首套購房補貼;認定為C類人才的,給予70萬元科研經費、50萬元獎勵、100萬元首套購房補貼。

解讀:東北“人口流失地”的印象正在逆轉。不久前遼寧官宣,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11年人口凈流出的局面。據遼寧省統計局消息,根據2023年全國人口抽樣調查反饋數據,去年遼寧人口凈流入8.6萬人。

作為遼寧全面振興的“排頭兵”“跳高隊”,沈陽、大連2023年常住人口合計為1674.3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總量的40.0%,較上年增長6.5萬人。再往前回溯,作為遼寧省會,在全省人口負增長的2022年,沈陽仍較2021年年末增加2.9萬人。

“要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東北要獲得更大發展就必須有能力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對于沈陽來說亦是如此。從“盛京人才戰略”到“人才新政24條”,再到出臺“興沈英才計劃”迭代,沈陽一直將人才作為振興發展的第一資源。

去年是沈陽的收獲之年。數據顯示,2023年沈陽全市新增5位院士,為近年最多;引進博士1203名,較去年增長88.6%;高校畢業生來沈留沈16.06萬人,為歷史最高水平。

城市能級與人才吸引力大體呈正相關關系。2023年沈陽GDP8122.1億元,增速6.1%,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與唐山、徐州、大連、溫州和廈門一起處在“GDP萬億預備役”的梯隊。

單純從經濟總量來看,東北地區首個萬億城市可能會是大連,但在人口規模和區域輻射力方面都更強的沈陽,承載著更多的期待。根據2022年發布的《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明確到2025年經濟總量要突破萬億,人口規模突破千萬。

#動向

2024年北京市城市軌交運營里程將超880公里

2月22日,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召開軌道交通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2024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計劃》正式發布。今年,地鐵3號線一期(東四十條-東風)、12號線(四季青橋-東風)、昌平線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薊門橋)等3條(段)約45.3公里線路初期運營,屆時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超過880公里。

廣東出臺15條措施加大科技金融領域改革創新力度

2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主要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弱項,提出15條政策措施,涵蓋創業投資、銀行信貸、融資擔保、科技保險、跨境金融等方面,力圖打造為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接力式金融支撐的綜合服務體系。

深圳發布“穩外貿24條”加快建設貿易強市

2月20日,深圳市商務局官網發布《深圳市推動外貿穩規模穩份額穩增長工作措施》,圍繞促進產業貿易緊密聯動、持續優化進口商品結構、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內外供需高效對接、提升外貿基礎設施功能、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等七個方面,提出24條具體措施,加快貿易強市建設。

武漢提速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月21日,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武漢如何提速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答記者提問。據悉,今年武漢將推進神農設施、武漢光源等8個大科學裝置建設和預研預制,優化重組和新建8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持8家在漢湖北實驗室多出成果;支持領軍企業牽頭建立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帶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機構等。

#數讀

31省份開年僅一地物價上漲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1省份2024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2024年1月,全國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下降0.8%,同比連續第四個月處于負值區間。中新經緯梳理發現,31省份1月CPI同比“跌多漲少”。其中,僅內蒙古同比上漲,29省份下降,1省份持平。

具體來看,內蒙古同比漲0.2%,青海持平;降幅方面,上海、西藏、山西、浙江、廣東、重慶、貴州、廣西、四川、福建、海南均同比降超1%,貴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價已連續十個月回落。

展望下階段物價走勢,東方金誠認為,2月春節錯月效應影響反轉,CPI同比將恢復正增長,預計漲幅會在0.6%左右,此后有望基本延續正增長狀態,全年CPI同比中樞將從2023年的0.2%回升至1.3%左右,通縮風險進一步弱化。整體上看,2024年物價漲幅會處于溫和偏低水平,這將為貨幣政策靈活調整提供較大空間。

#放榜

中國算力服務企業50強分布在哪?

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簡稱“賽迪四川”)近日正式發布《2023-2024中國算力服務企業綜合競爭力50強研究報告》。中國電信、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中國移動等入選。

從算力服務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東北地區尚無企業分布,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均有分布,其數量分別為46家、3家和1家。東部地區分布最多,在50強榜單中占比92%。從算力服務企業省級分布來看,僅11個省份(直轄市)有企業上榜,其中北京、廣東分布數量最多,分別為21家、9家。

本組圖片來源:賽迪四川

在城市分布方面,北京占有明顯領先地位,上海、深圳位列第二梯隊,一線城市憑借其研發創新、人才集聚等優勢,占據榜單領先位置和大部分席位。在榜單中,北京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以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為代表,上海則主要以萬國數據、數據港等數據中心企業為代表。

#人事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調整

2月22日,教育部人事司在電子科技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曹萍同志任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胡俊同志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王亞非同志不再擔任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職務,曾勇同志不再擔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職務。

曹萍生于1967年12月,研究生,經濟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曾任四川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廳級)。胡俊生于1973年10月,研究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曾任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亚洲香蕉国产福利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99 | 亚洲日本文字天天更新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