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二手房挑大梁 開發商怎么辦?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7 15:10:28

每經評論員 薛暉

2023年過去了。回顧這一年,樓市發生了一個劃時代的變化——二手房成交量首次超過新房。而這個巨變,也將深刻影響開發商。

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2023年,重點30個城市一二手房成交總規模達到3.43億平方米。其中,一手房成交1.61億平方米,較2022年微降3.3%;二手房成交1.8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3%,成交規模創新高。

二手房成交規模超過新房,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年還只在北京、上海這類一線城市出現,但2023年幾乎是全面開花。

市場重心轉向二手房,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趨勢,但其中也有些因素值得開發商關注:

其一,二手房定價更靈活,可以隨行就市。其二,二手房都是現房,而新房多是期房,采用預售制。其三,二手房不但單價大多低于同區位新房,而且通常面積小、總價低。其四,許多二手房地段好,位于成熟市區或學區,有一定區位優勢。

另一種轉變,卻對開發商有利。據中指研究院報道,北京、上海、成都、長沙等城市中高總價段成交占比提升態勢延續,其中北京1~11月500萬至1000萬總價段成交套數同比增長26%,占比提升8.5個百分點。

簡言之,“改善型”住房正在成為新房銷售的主力。

這表明,市場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個方向。這就要求開發商,把更多注意力瞄向“改善性需求”,而將“剛需”讓給二手房市場。

當然,“改善”的內容并不僅限于面積大、總價高、區位高,還包括許多新需求。

例如,近來流行的“高收納”精裝住宅,面積沒有明顯增加,但設計了大量隱蔽收納空間。實際上就相當于房屋實用面積增加了。住上這樣的房子,東西多,但不亂。這就要求開發商提高設計創新能力和采購能力。

還有恒溫恒濕的綠色科技住宅。這樣的房子,外觀和普通房子差不多,但里面全是高科技。購房人花更多錢買的改善型住宅,已經不是個水泥盒子,不僅是用來睡覺,也是一個更高需求和享樂的空間。這就要求開發商有駕馭新科技的能力。

總之,開發商要給改善型消費者以新的理由。無論你的賣點是科技還是藝術抑或是實用性。

最后也要提醒一下,雖然改善型需求的總體比重在提升,但總市場在2024年仍有可能下降。據機構測算,2024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銷售規模仍有下行壓力,新開工面積、開發投資或繼續回落”的特點。中性情形下,預計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9%。

也就是說,開發商需要在創新方面繼續發力,機會只留給有準備和有創新的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 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在线 | 一本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