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4 21:31:44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隨著國內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息預期落空,上周A股成交額明顯縮量,整體來說延續調整節奏。
上周五,游戲板塊遭遇利空突襲,影響市場情緒,最終滬指周跌0.94%,每經品牌100指數也由漲轉跌,周跌2.35%。
楊靖制圖
騰訊和網易上周五大跌
上周市場表現分化,權重指數嘗試反擊,但上周五游戲行業政策突發利空,騰訊控股和網易紛紛大跌,從而帶崩整個大科技板塊,最終導致市場反彈功虧一簣,截至上周五(12月22日)收盤,上證指數周跌0.94%,收于2914.78點,深證成指周跌1.75%,收于9221.31點,創業板指周跌1.23%,收于1825.84點,每經品牌100指數則周跌2.35%,收于792.56點。
國內方面,政策繼續呵護企業融資需求,社保基金會召開會議強調持續加大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領域的投資力度;經濟金融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央行表示注重培養發展新動能,提高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制造等領域的貸款增量和占比;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再提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穩增長方面,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將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實現房地產供求關系平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證監會優化完善現金分紅、股份回購制度機制。
海外方面,美國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和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物價指數(衡量美國民間消費通脹的關鍵指標)均遭下修,11月核心PCE指數同比低于預期,進一步增強降息預期。
海通證券分析指出,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疊加庫存周期進入補庫階段,2024年國內經濟運行有望進一步好轉,A股盈利將持續復蘇,白馬成長板塊已逐漸具備投資性價比。
龍頭風格有望迎來修復
2024年新舊動能切換達到階段性平衡,舊動能對經濟的沖擊減弱,而新動能的活力上升,疊加價格回升拉動名義GDP加速,我國經濟將有望進一步企穩修復,A股盈利彈性恢復的機會將再次回歸,股市也有望迎來修復式行情。
興業證券指出,優質資產企穩,帶動賺錢效應回歸。首先,A股盈利底部已經出現,2024年隨著經濟修復,優質龍頭資產盈利優勢有望顯現。并且,滬深300相對全A盈利增速差對股價的指引性較強,實際上諸多優質龍頭資產盈利增速已在改善。
當前,優質龍頭性價比已經凸顯,賠率也來到較高區間。因此,2024年龍頭風格有望迎來修復,成為帶動整個市場企穩的重要支撐力量,進而帶動整個市場賺錢效應回歸,資金面正反饋機制重新建立,打破存量博弈。
此外,海外寬松外資回流+盈利周期上行,“啞鈴”當中的“腰部資產”、優質龍頭資產迎來修復,機構賺錢效應回歸,啞鈴型配置可能迎來再平衡。
從持倉層面來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前從“分散”到“集中”的分水嶺可能已經出現。不少資金已經開始尋找底部優質龍頭,而非一味下沉至小市值,2024年可能是均衡、過渡之年。
未來,消費結構可能進一步分化,出行消費、大眾消費等可能成為新趨勢,醫療保健與服務業可能成為消費中的亮點。新動能、新經濟在GDP中占比穩步提升,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國內高端制造業崛起,數字經濟對經濟貢獻穩步提升。新動能的擴張直接映射到股市的投資機會中,參考海外經濟體,經濟轉型后的股市結構偏向經濟增長新動能。新動能已逐漸成為A股的中堅力量,且趨勢遠未結束。
核心資產個股表現出色
從上周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表現來看,核心資產個股表現出色,美的集團、通威股份、貴州茅臺、隆基綠能以及海爾智家均實現周漲3%左右。
資料顯示,美的集團已經發展成為覆蓋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和其他創新業務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已建立ToC(面向個人)與ToB(面向企業)并重發展的業務矩陣,可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種類與服務,保持科技領先地位,持續強化全球業務布局,以實現業務規模的可持續增長,在此基礎上,公司推動全價值鏈的數字化運營,以實現效率優化。
通威股份則是硅料及電池片的雙料龍頭,其TNC(高效硅鈍化接觸太陽電池)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已提升至25.7%(未疊加SE技術),良率超過98%,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在電池研發方面,公司預計硼擴SE技術將為TNC產品帶來0.2%以上的效率提升;N型TBC和鈣鈦礦疊層的最高研發效率分別達到26.11%、31.13%。隨著新產能落地和海外市場的擴張,組件業務有望帶來可觀業績增量。
貴州茅臺公司核心大單品飛天茅臺穩定,非標及系列酒增長驅動力充足。對高端酒來說,核心大單品的批價代表品牌價值,飛天批價樹立行業天花板,短期無以逾越。非標的提價與投放更為靈活,能夠推動茅臺酒噸價提升,并在業績承壓時成為“及時雨”。公司系列酒向下拓寬覆蓋人群,其中大單品茅臺1935背靠深厚的品牌認知和“i茅臺”帶來的熱度窗口,較為容易地卡位位置關鍵的千元價格帶,并實現了快速放量。
“i茅臺”的成功不僅在于優化了渠道結構、補齊新零售短板,還有效激發了品牌文化營銷、改善購買產品價格公平性問題、逐漸調節茅臺酒市場價格,并能夠快速推廣茅臺1935等新品,且在用戶覆蓋方面創造了新的增量,與茅臺既有經銷渠道相輔相成、增量共榮,為行業未來渠道變革樹立了新標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