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 14:36:33
2023年12月5日,同方全球人壽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和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共同舉辦“長壽時代康養新未來——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發布會”。會上,同方全球人壽副總經理彭勃以“長壽時代探索康養新未來”為主題,剖析了當前社會面臨的養老痛點及同方全球人壽在養老領域的新布局與新舉措。
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對社會老齡化程度的界定標準,一個國家65歲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超過7%,或者60歲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超過10%,即為老年型人口國家。而中國目前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經達到14.90%,較上年增加0.70%,已達到深度老齡化社會標準。而隨著人口出生率下降,2022年我國社會的老年撫養比達到21.8%,較上年增加1.0%,也就是說每名老年人需要約5名勞動人口來進行撫養。
彭勃在會上介紹說,“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也面臨諸多挑戰,供給與需求端的不平衡,也是當前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的痛點。”數據顯示,當前“空巢”老人越來越多,60歲以上空巢老人2022年末為14000萬;衛健委數據顯示超過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預計,到2030年我國失能老人將超過7700萬,失能老人經歷的失能期也將增長到7.44年。而另一端,截至2018年我國有資質的養老護理人員大概30萬,護理方面的資源不對等。
2022年底,民政機構內床位545.2萬張,年末撫養人員229.9萬人,床位使用率為42.17%;而另一方面,在服務水平較高的養老院,通常要排隊幾年,甚至可能等不到。此外,養老服務技術和設備上存在差距。目前全球共有6萬余種養老輔具,中國市場卻只有2000多種。彭勃坦言,“我們面臨的挑戰很大,但這是我們做養老產業的初心之一,這也是一家險企應當具備的責任意識。”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大力發展養老金融;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保險行業未來在養老領域的發展,成為黨、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同方全球人壽積極響應號召,一直致力于成為養老領域的探索者,基于外方股東荷蘭全球人壽豐富的全球養老金融服務經驗,連續十多年攜手清華經管學院開展針對中國居民退休準備現狀和需求的調研,于2017年在公司設立醫養項目中心,并通過鏈接各合作方的優勢資源,為客戶提供財務穩健的養老金融產品和一站式醫養服務解決方案。
在產品端,同方全球人壽構建了完善的養老產品體系,為客戶提供穩健的養老財富保障,如同方全球「同耀鑫生」養老年金保險、同方全球「同耀金生」(優享版)養老年金保險、同方全球「世紀福」年金保險、同方全球「創世紀」養老年金保險(分紅型)等。
在服務端,同方全球人壽自2015年起在國內外廣泛開展養老項目調研;2018年,首次推出融合保險保障和醫療養老服務于一體的“自得會”醫養解決方案;2022年,重磅推出“全+”康養服務體系和品牌。
彭勃坦言,“保險是一個金融服務行業,而康養做的則是服務消費者的事情,如何將管理和服務相結合?保險公司作為支付方,如何考量提供的服務質量和可持續性?如何補足養老服務短板、讓服務更專業、更穩定?這是同方全球人壽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于是,今年同方全球人壽便聯合Ardent Group(Hongkong)Limited(以下簡稱“奧登特”)共同成立了荷壽健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整合市場優質養老服務資源,加速公司養老服務版圖拓展,配合養老保險產品,提供全方位、定制化、國際化、專業化及標準化的養老服務,確保服務的長期性及穩定性。
彭勃介紹說,奧登特具有30年全球養老咨詢和運營實施經營,項目涵蓋美、日,及中國本土大型康養項目,如主導設計與運營被譽為“最佳社區”的美國La Jolla Vi-Living高端養老社區、日本銀座太陽城項目,以及被評為國家首個森林康養示范基地的湖南長沙湘雅未名等項目。此外,根據其核心技術翻譯改編的全流程運營手冊(SOP)入選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健康學院國家重點課題的行業教科書。
同時,發布會現場彭勃還透露,公司在不斷地升級服務內容,豐富服務版圖,本月內將發布“全+”康養服務體系2.0。他稱,“與之前相比,‘全+’2.0會聚焦中高端客戶在養老、中高端醫療方面的需求,發揮股東在康養領域的專業優勢,包括康養領域的核心技術、多年積累的資源以及成功經驗,進一步拓展和優化養老生態圈的建設。”
首先,養老顧問團隊陣容持續升級,由醫學護理背景、具備養老營養心理等專業資質、五年以上養老專業運營經驗的人員組成,并且以國內外康養領域專家為后盾,以國際化視野為長者提供養老服務咨詢及方案;同時,此次升級更加聚焦中國居民最關注的居家養老需求,向同方全球人壽客戶提供如高端適老化改造、上門醫療、護理等多樣化、定制化的服務內容,通過顧問的專業建議解決客戶面臨的個性化養老問題,實現養老服務的差異化;此外,公司機構養老服務網絡已覆蓋13個城市共57家養老機構,可根據長者實際情況,進一步提供養老機構推薦與對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