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1 19:14:36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本周二A股沖高回落,各大股指大多下跌。上證綜指微跌0.01%至3067.93點,其余主要股指跌幅稍多,深綜指跌0.39%,創業板綜指跌0.75%,科創50指數跌0.87%。房地產、家居、傳媒、釀酒等板塊漲幅居前,通用機械、元器件、軟件、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房地產股上漲與些利好消息相關,這包括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召開,包括融創中國宣布境外債重組成功,自然也包括人民幣升值。我國不少房企在境外有負債,當人民幣升值時,其外債負擔一般就會被動縮減,或者說化債難度有所減弱。此外,還有些外媒報道的未經證實的利好傳言可能也有利于地產股走勢。
港股交易的融創中國上午一度暴漲了26.61%,但其后將漲幅回吐大半,收盤時漲12.02%。該股這樣的走勢一般暗示著市場視上述許多利好消息為重大利好,但利好的程度可能并不能令市場感到“徹底”放心。也就是說,融創中國或其他房企化債縱然取得一些進展,但后續化債任務依然艱巨。
北向資金全天微幅凈流入1.42億元。外盤股市方面,隔夜美股略漲,周二港股恒指跌0.25%。匯市方面,承接前一天暴升態勢,周二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中間價由前一天的7.1612上調為7.1406,調幅相當之大。離岸市場方面,人民幣匯率周二傍晚升至接近7.13,升速較周一明顯減慢。
本周股市有個重大看點,這就是北交所或新三板。前一天暴漲的新三板變本加厲地上漲,北證50指數最高時竟然漲了11.76%,但其后大幅回吐,最終漲4.51%,成交額劇烈放大,居然接近周一成交額的近三倍。
個人感覺北交所市場的瘋狂可能也是深滬股市午后顯著回吐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不會是主因。一般來說,北交所爆炒一般會吸引深滬股市中部分激進投資者,從而使這部分資金出現些分流。退一步說,就算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市場對資金分流的可能也會產生些猜忌,然后在操作上進行些預防。
造成A股大幅回吐主要原因應該是市場人氣仍相對脆弱,因畢竟經濟復蘇的征兆雖然已有了一些,但遠談不上顯著。
從10月經濟指標看,出口優于預期,可進口數據不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工業利潤等數據不錯,但固定資產投資及物價數據疲軟。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A股靠美債收益率大降也許的確能變得強勢一些,但大幅上漲的基礎暫時還有些欠缺。
如果未來我們樓市化債能取得更顯著進展,或經濟指標得到更顯著改善,又或者管理層推出額外的超預期刺激政策,那么A股才能獲得較大的向上動能。
人民幣升值雖然還會繼續有利A股,只是接下來人民幣的升速大概率就將轉為平緩,這兩天連續快升可能很難頻繁重現。
這次人民幣匯率飆升除了些其他因素(如出口商年末結匯、外資購入人民幣債券外),最重要因素其實與美元及美債的走勢相關,而這個外部因素遠非我們所能把控。
本周美元及美債其實就有不少變數,因本周末為美國感恩節后的“黑色星期五”,屆時美國的消費數據應該就會影響到市場對美國經濟的觀感,從而也會影響到美元及美債的走勢。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52853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