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 09:31:42
上市三周年之際,廈門銀行交出了最新一期成績單。10月31日,廈門銀行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63億元,同比增長14.63%。
2020年10月27日,伴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一聲清脆的鑼響,廈門銀行正式開啟了資本市場新的征程,成為福建省首家A股上市城商行,也是當年唯一一家A股上市銀行。
回首上市以來的這三年,廈門銀行經營效益穩中向好,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扎根于廈門這座創新創業之城,廈門銀行始終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加大對制造業、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臺資股東背景以及區位優勢使得兩岸金融成為廈門銀行的一張特色名片,該行也是福建省臺企授信戶數、針對臺胞發放信用卡數最多的金融機構。
如今,廈門銀行勾勒出“打造價值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的戰略愿景,統籌兼顧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用實際行動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登陸A股市場三年來,廈門銀行不負眾望,以穩中提質的經營業績向資本市場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8.95億元,較2020年度增長21.51%,年復合增長率為10.23%。與此同時,近三年來該行歸母凈利潤持續攀升,由2020年的18.23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25.06億元,增幅37.5%,年復合增長率達17.26%。上市三年來,廈門銀行堅持持續穩定分紅,增強股東的投資回報。2020至2022年,該行現金分紅比例分別為26.06%、30.42%、30.54%,保持增長態勢。
長江證券研報指出,廈門銀行近年來保持30%左右高分紅比例,這帶來2023年高達6.32%的股息率,在當前上市銀行中具有強吸引力,特別是在資產質量長期優異的銀行股中,股息率水平處于領先位置。
不僅如此,廈門銀行的業務規模也在穩健增長。繼2021年資產規模邁過3000億大關后,該行在今年9月末資產總額進一步攀升至3786.4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32.79%,復合增長率為10.86%。其中,本外幣各項存款總額1966.94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7.53%,復合增長率為9.24%;各項貸款總額2028.14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44.20%,復合增長率為14.24%。
長江證券研報進一步指出,廈門銀行上市以前資產結構中貸款占比低,金融投資占比高。2020年上市以來貸款擴張明顯提速,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總資產中貸款的比例較2019年顯著提升9個百分點至52%,資產結構優化。目前貸款占比在可比同業中已經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產規模穩健增長、經營效益穩步提升的同時,廈門銀行的資產質量一直保持優異。2020至2022年各年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98%、0.91%、0.86%,持續處于低位且不斷下降,在A股銀行中穩居第一梯隊。同時,該行通過加大撥備計提力度,進一步增厚應對風險的“安全墊”,夯實資產質量管控基礎。2020至2022年,該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68.03%、370.64%、387.93%。
最新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廈門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79%,較2020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93.02%,較2020年末提高24.99個百分點,資產質量穩定趨好,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加強。
從經營一線來看,銀行業務拓展離不開渠道的建設與完善。作為深耕本土的城商行,廈門銀行擁有著扎實的客戶基礎,近年來不斷完善網點布局。截至2023年9月末,該行網點數量已由2020年末的68家增加至115家,上市三年以來經營網點增加47家,增幅69.12%,進一步實現金融服務下沉。
同時,廈門銀行也在持續深化網點轉型發展,聚焦營業網點的服務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為客戶提供更溫馨、更舒適、陪伴式的場景體驗,推動網點從交易型向服務型轉型,提升網點經營效能。
作為福建首家上市城商行,廈門銀行長期扎根于這片民營經濟沃土,在服務區域經濟建設、踐行普惠金融等領域當好排頭兵。近年來,該行更是有序推進信貸結構調整,引導更多的信貸資源向制造業、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傾斜,而在房地產、城投平臺等市場重點關注的風險領域貸款占比較低。
一直以來,廈門銀行堅持做小微企業的主辦行,推動小微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普惠小微貸款規模也在不斷攀升,2021年及2022年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9%、37.37%。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廈門銀行著力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以精準服務小微生態的種種嘗試。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微貸款業務的可持續性和可獲得性,廈門銀行先后上線了供貨貸、信貸工廠2.0等線上產品,實現小微企業從準入、預授信、審批、簽約到提還款全流程線上化,大幅提升業務效率。
同時,廈門銀行在信貸規模上優先保證普惠小微各類貸款投放,在內部資金價格上給予優惠措施,并充分利用支小再貸款、轉貸款、小微債等低成本資金來源支持并讓利普惠小微貸款,助力小微企業行穩致遠。截至2023年6月末,廈門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665.17億元,較2020年末346億元增長近1倍。
在制造業融資服務方面,廈門銀行進一步加強制造業貸款考核,去年將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量納入分行KPI,并在考核上減免資本占用費,鼓勵分行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的信貸支持,特別是加大中長期貸款的投放。截至2023年6月末,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202.45億元,較2020年末132.47億元增長52.83%。
針對“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小企業客群,廈門銀行創新設立了“高新貸”專案,從審批時效、融資成本、信用貸款等方面給予企業大力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該行對高新貸專案客戶新增投放68.69億元,較年初增長12.46%。
在綠色金融方面,近年來廈門銀行保持著綠色信貸快速增長趨勢,2021及2022各年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幅分別為116.73%、126.06%。據了解,廈門銀行將綠色信貸發展納入全行戰略任務,由總行牽頭各分行分析各區域綠色信貸行業、重點支持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金融重點產業,同時大力創新綠色產品與服務,支持經濟社會活動向綠色、低碳、可持續轉型。該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不斷完善,目前已推出“光伏貸”、PPP貸款、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等綠色信貸產品,并積極推動分行綠色信貸產品落地。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為59.73億元,較年初增長44.59%。
廈門銀行是大陸首家具有臺資背景的城商行,第二大股東富邦金控作為戰略股東,持續在資金、技術、管理能力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如今,兩岸金融成為廈門銀行的一張特色名片。近年來,該行在兩岸金融合作方面不斷先行先試,圍繞個人、公司及同業構建全面的兩岸金融業務體系,致力于成為最懂臺商的銀行以及兩岸金融合作樣板銀行。
目前,廈門銀行已成為福建省臺企授信客戶數最多、針對臺胞發放信用卡數量最多的金融機構。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臺企客戶數相比年初增長17%,臺胞信用卡發卡量相比年初增長9%。
2009年以來廈門銀行歷任行長均為富邦派駐,臺籍管理層風格穩健。2021年,廈門銀行將原歸屬于對公板塊的“臺商業務部”提升為跨全行各業務板塊的“臺商金融部”,統籌經營對臺業務,推動涉臺機構、金融同業的合作。同時,該行積極推出對臺專屬產品與服務,精準解決臺胞臺企融資難點痛點,為臺資企業深耕大陸注入新的動力。
在便捷臺胞在陸安居樂業方面,廈門銀行發力便民金融和旅游金融,推出“資金大三通”服務體系,創新打造在臺旅游全產業鏈服務平臺。該行推出了大陸首張面向臺胞的專屬信用卡,有效解決了臺胞在大陸辦信用卡門檻高、手續復雜等難題;推出了大陸首個臺胞專屬線上化匯薪產品——“薪速匯”線上化,臺胞可通過手機銀行足不出戶將在陸完稅薪水匯給對岸的親屬。今年9月更是推出了大陸首款臺胞專屬線上信用消費貸款產品“臺e貸”,打破了臺胞缺乏抵押物、缺少征信而無法申請信用消費貸款的“壁壘”。此外,該行還上線遠程業務辦理的渠道“空中柜臺”,臺胞在線上即可遠程辦理證件有效期更新等業務,推出個人手機銀行臺胞專區,為臺胞提供專屬使用界面及相關產品。
在支持臺企在陸深耕展業方面,廈門銀行推出兩岸通速匯,便利兩岸資金往來;推出臺商稅易貸、臺商流水貸、臺商e企貸等免抵押信用貸產品,便利臺資企業融資。近年來,該行不斷提升臺企授信覆蓋面,積極落地福建省商務廳推出的“臺企快服貸”,根據福建省各地市臺農產業特征,推出符合臺農需求的標準化產品“臺農貸”等特色產品。
站在上市三周年的節點,廈門銀行的發展戰略更加清晰且執行有力。接下來,該行將繼續砥礪耕耘,厚植實力,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擦亮兩岸金融服務特色名片,走好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創造之路。
文/玉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