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0 15:13:26
◎繼明月鏡片2021年上市之后,又一家眼用光學鏡片企業即浙江偉星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星光學)擬登陸創業板。公司實控人為章卡鵬和張三云。章卡鵬被外界稱為“紐扣大王”,是偉星集團掌門人。當前偉星集團旗下已經有兩家上市公司偉星股份和偉星新材,總市值合計超380億元。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楊夏
你戴眼鏡了嗎?根據《2022中、歐國際近視手術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人口整體近視率已達到48.5%。
有需求就有市場。繼明月鏡片(SZ301101,股價35.9元/股,市值72億元)2021年上市之后,又一家眼用光學鏡片企業即浙江偉星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星光學)擬登陸創業板。
偉星光學頗有來歷,公司實控人為章卡鵬和張三云。章卡鵬被外界稱為“紐扣大王”,是偉星集團掌門人。當前偉星集團旗下已經有兩家上市公司偉星股份和偉星新材,總市值合計超380億元。若此次偉星光學成功上市,將成為偉星集團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偉星光學主要從事眼用光學鏡片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為眼用光學鏡片,包括常規鏡片和功能性鏡片。
近幾年,中國眼鏡產品市場發展迅速。明月鏡片今年5月一次投資者關系活動上表示,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達到915億元,預計2023年可達1004.67億元,2025年有望進一步增長至1142億元。
行業紅利之下,偉星光學業績也持續增長。2020年—2022年,偉星光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850.96萬元和33783.73萬元和35326.03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053萬元、4725萬元和6114萬元。
圖片來源:偉星光學招股書
不過,偉星光學與同行頭部企業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明月鏡片2022年實現營收6.23億元,凈利潤1.48億元。此外,在港股上市的康耐特光學(02276.HK,股價6.1港元,市值26億港元)2022年實現營收15.61億元,凈利潤2.49億元。
對于規模上與上述兩家企業的差距,偉星光學招股書中稱主要原因系明月鏡片、康耐特光學均為上市公司,同時其進入鏡片行業的時間較早,在產品品牌力、市場認可度等方面具有先發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缺少自有品牌影響力,偉星光學的業務還是以為知名眼鏡品牌進行ODM代工為主。這種情況下,2020年—2022年,偉星光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5.36%、35.38%和40.09%。
相比以OEM/ODM為主的康耐特光學,偉星光學的毛利率略高。但相比同期明月鏡片54.95%、54.69%和53.97%的毛利率,落后了10個百分點以上。
就此,偉星光學招股書中解釋稱,公司毛利率低于明月鏡片,主要系明月鏡片在品牌推廣方面投入較多,導致品牌溢價較高。與之相比,公司對自有品牌宣傳投入較少,產品以ODM貼牌銷售為主,更多是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精進光學產品技術成熟度,并以功能性差異化特征和產品品質建立競爭優勢。
偉星光學控股股東為偉星集團,實際控制人為章卡鵬和張三云,二人合計控制公司71.87%股份。
BOSS直聘信息顯示,偉星集團創業于1976年9月,總部位于浙江省臺州市。系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企業,下屬兩家上市公司,即偉星股份(002003.SZ,股價10.29元,市值120.32億元)、偉星新材(002372.SZ,股價16.37元,市值260.62億元)。
章卡鵬則被外界稱為“紐扣大王”。根據偉星股份今年3月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他也擔任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常委、臺州市人大常委、臺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臨海市人大代表、臨海市工商業聯合會主席。
近兩年,章卡鵬和偉星集團引起外界的關注,更多是因為逆勢拿地。BOSS直聘信息顯示,偉星房產作為偉星集團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先后在浙江、安徽、廣西、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精心打造了三十余個樓盤。
今年3月,在江蘇南京的土地上,偉星房產以31億的成交價摘得河西濱江核心2023G03地塊。該地塊是南京史上第二貴地塊,此后偉星房產多次出現在熱點城市土拍現場。
今年3月,偉星房產在其公眾號號上宣布其摘得南京一地塊。 圖片來源:偉星房產微信公眾號
“偉星房產”官微披露的偉星房產2022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情況下,偉星房產實現房產銷售額約333億元。2022年,公司先后在合肥、寧波等地拿下多個優質地塊,全年新增優質土地20塊,拿地總投入約243億元。
偉星房產的逆勢擴張,對偉星集團業績影響如何?偉星光學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偉星集團總資產268億元,凈資產則為115億元。2022年度,偉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91.65億元,實現凈利潤25.59億元。
就此次偉星光學沖刺創業板上市相關問題,11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公司并發送采訪郵件,公司回復稱以招股書及公開披露信息為準。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4433107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