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8 16:37:25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趙云
近期A股走出反彈趨勢,讓不少投資者舒了口氣。
而在剛過去的10月,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其實經受了一次考驗。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百億私募主觀多頭產品在10月的平均虧損3.03%,不過林園投資、重陽投資和高毅資產旗下的產品奪得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百億私募收益前十里,量化占了八席。量化私募巨頭的寧波幻方量化,旗下有一款主觀產品幻方中證信息指數增強研究精選1號表現亮眼。
回顧10月,市場一度交投低迷,各大指數紛紛收跌,百億私募也很難獨善其身。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底,目前備案存續的百億證券私募管理人總量為105家,較9月底的110家相比,總量減少5家,同時有一家私募晉升百億私募行列,來自上海的量化私募頑巖資產。
私募行業的10月業績也頗受拖累,百億私募年內整體收益由正轉負。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有業績記錄的86家百億私募今年前十月的平均收益為負0.05%,其中50家取得正收益,正收益占比為47.62%。不過,有業績記錄的31家百億量化私募今年來收益均值為4.04%,其中27家實現正收益,占比為87.10%;量化私募也占得百億級私募(今年前十月)收益TOP10中的八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量化私募巨頭的寧波幻方量化,旗下也有一款主觀產品表現亮眼。該產品名為幻方中證信息指數增強研究精選1號,在10月份的收益為1.82%,相比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3.45%的表現,確實難能可貴。該產品截至11月3日的最新單位凈值為1.1463元,今年以來收益27.27%。從產品的屬性來看,其子策略是主觀多頭,成立于2022年7月8日。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徐貞武,其相關信息披露較少,曾現身于幻方量化的上市公司調研記錄中。
結構化的弱勢行情,對于主觀策略來說,要做到正收益實屬不易,有業績記錄的41家主觀百億私募今年來平均收益為-2.73%,其中27家實現正收益,占比為41.46%。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在10月份,百億私募主觀多頭產品的平均收益為-3.03%,略微跑贏了滬深300指數。
不過也有部分私募產品在10月份逆勢前行,在弱勢行情下取得了正收益。在10月份收益居于前十的主觀產品中,林園投資、重陽投資和高毅資產旗下的產品奪得榜單前三。
高毅資產旗下馮柳的持倉動向,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和研究。從三季報來看,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10月收益靠前。持倉方面,高毅鄰山1號遠望1號私募基金,三季度新進2750萬股生益科技,同時該基金三季度大幅加倉4500萬股煤化工企業寶豐能源、500萬股鈦白粉生產公司龍佰集團,對兩家公司的期末持倉市值分別超15億元和13億元。馮柳對其“心頭好”海康威視不斷增持。三季度獲得高毅鄰山1號遠望1號私募基金加倉300萬股。該基金對海康威視的持倉已處歷史巔峰,達到4.35億股,期末持倉市值近150億元。
重陽投資今年旗下產品收益靠前,受到市場關注。有意思的是,重陽投資是老牌的主觀股票策略私募,但是在今年7月份,公司發布了一則招聘啟事,其中有招聘職位是“量化分析師”。招聘啟事顯示,量化分析師(3名)這一職位主要的工作內容是為投研團隊提供量化分析支持、跟蹤分析市場數據、提出并完善量化交易策略和完成專項課題研究等其他工作。對此,重陽投資當時回應稱,公司招募量化分析師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協同主觀策略,并非打算開辟量化策略產品線。
當下,市場信心正逐漸扭轉。
正圓投資告訴記者,拐點將至,向好可期。在海外流動性掣肘逐步褪去后,中美利差的回落有望進一步點火A股重拾上行趨勢,經濟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展望后市,轉向主動補庫信號的逐步顯現、PPI延續回升、中央財政主動加杠桿等背景下,經濟進一步企穩上行可期。總體而言,經濟基本面企穩上行的方向已基本確立,展望后市,四季度國內外重要會議的密集召開將明確政策預期,進一步打開基本面扭轉上行空間,增量資金也有望先行于扭轉上行過程,市場回穩上行值得期待。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告訴記者,近期市場屬于挖坑后的修復行情,政策的支持力度依然較大,情緒面也有所好轉。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成交量不能持續放大或維持高位的狀態,存量資金博弈的現象比較明顯;二是熱點的持續性不夠,更多的是表現為行業和個股的超跌反彈;三是妖股橫行,概念、主題炒作,甚至“炒龍炒鳳”。不過由于市場疲弱已久,修復之路本就漫長和反復,隨著內外因素的共振,市場將會走出陰霾。
目前的市場已經反映了極為悲觀的預期,整體市場風險溢價接近于2018年年底的水平,亦是歷史的最高位區間,與此相對應,市場的估值已經將以上因素price in。而市場在2018年底構筑底部后,于2019年初開啟一輪大級別行情,當下的市場估值與投資者情緒等方面與2018年底極為相似,是布局的黃金窗口期,看好年底和明年初的市場表現。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在微信中告訴記者。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2177259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