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強影之路》 2023-11-01 09:27:49
□聞達 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
2023年版《強影之路》在這里與大家見面了。這已是《強影之路》連續出品的第七本。這一系列白皮書,立足電影產業、面對業內受眾,始終從財經媒體的視角,持續專業地記錄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路徑。
《2023強影之路》也是每日經濟新聞與國內電影領頭企業萬達電影連續多年精誠合作的成果,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2023年中國電影產業展現的回升向好與未來潛力——
供給端,《滿江紅》《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封神》《長安三萬里》……一批數量豐富、類型多元、品質優良的國產影片持續涌現,從源頭上點燃了市場產業復蘇的引擎。
消費端,觀眾與好內容雙向奔赴,高質量電影與觀眾共鳴、共情、共振。暑期檔總票房破206億元,創歷史紀錄。截至2023年10月10日,市場累計總票房478億元,遠超去年同期273億元,同比增長75.3%;恢復至2019年同期90.2%,為同期影史第三。
資本市場層面,A股電影公司扭虧明顯,電影重回投資人的關注視野。每經數據顯示,今年初至9月30日,影視指數遠遠跑贏上證指數及其他主要行業指數。前三季度,23家A股影視公司中,超半數(13家)影視公司累計股價均實現上漲。
今年我們還觀察到科技進一步打開電影想象力,也更好地釋放出IP效率與產能;短視頻營銷打開新思路,電影營銷格局全面改變……2023年中國電影展示出較強的復原力。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發揮“凸性效應”,中國電影人鉚足勁拍出好作品、把觀眾留在電影院。
這種專注與執著,讓中國電影在面對經濟波動時從容應對;這種專注與執著,也讓我們每經人心有戚戚。內容為本、技術為翼,電影人、財經人心意相通。每經愿意秉承長期主義和專業主義的態度,在電影產業的研究和報道中持續耕耘,在中國電影由大到強盡自己的一點力量。
《強影之路》已經出版了七年。今年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年初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推出,對包括電影、媒體、文化創意等諸多領域帶來沖擊。大模型對于產業的影響,遠超AR、VR。我們觀察到幾乎所有的視頻平臺、影視公司均在加碼AIGC、制定大模型戰略。危、機選擇之間,只有直面危機,擁抱技術,才能帶來真正的活力,化危為機。
回望過去,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就啟動了AI戰略,率先進行探索。2020年,每經技術轉型元年、Al寫稿全面覆蓋4000家上市公司;2021年,每經視頻轉型元年、每經7×24小時Al電視開播;2022年,每經新視界科技公司成立,“雨燕智宣”一一Al短視頻自動生成平臺上線;2023年,每經媒資庫建設年,并全面啟動大模型應用實踐。轉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
每日經濟新聞在不斷拓展邊界的同時,也一直積極探索媒體轉型的多條新路徑。我們與上海電影集團、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等國內龍頭企業緊密合作,共同開創更多創新的可能性。
未來,每日經濟新聞將繼續以創新為核心,務實推進技術賦能內容,攜手業界共同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的升級與發展,為行業的繁榮與進步貢獻我們的智慧與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