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31 09:52:44
每經編輯 畢陸名
烏克蘭最擔心的事終于發生了?
據環球時報31日報道,當地時間29日,新當選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明確表示,本周將向眾議院提交一項獨立的以色列援助法案——這表明眾議院將進一步推遲審議總統拜登提出的援助烏克蘭的請求。
約翰遜告訴福克斯新聞網:“全世界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處理,我們會處理,但現在以色列發生的事情需要優先處理。我們必須將其獨立出來并加以解決。”
《紐約時報》30日報道說,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的戰爭降低了烏克蘭沖突的關注度,讓烏克蘭政府處于艱難時刻。澤連斯基雖多次表示11月和12月對俄烏沖突的進展至關重要,卻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據總臺環球資訊廣播30日報道,為期兩天的第三次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當地時間29日在馬耳他結束。和前兩次一樣,這次會議也沒能受到國際輿論足夠關注,而且同樣沒有就會議發起方烏克蘭所關心的議題發表最終聲明。更讓烏克蘭焦慮的是,相比前兩次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背景發生了巨大變化。巴以新一輪沖突的爆發,使國際社會對俄烏沖突的關注度明顯下降。
特別是一直率領西方世界“挺烏制俄”的美國,現在的心思都放在支持其中東主要盟友以色列身上,本來對烏援助在美國內就已備受爭議,如今看起來更加地“遙不可及”。
日前,內訌了三周的眾議院共和黨人終于選出了新議長邁克·約翰遜。但這個“特朗普忠實追隨者”的上位絕不可能是白宮和民主黨人的福音。
拜登日前在白宮會見約翰遜時討論了1060億美元的撥款請求。不出所料,約翰遜對國會提供額外援烏資金毫無興趣,強調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的資金應“分開處理”。
他還說,眾議院共和黨人將提出一項為以色列提供145億美元援助的單獨法案,因為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必須與我們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以色列站在一起”。
至于烏克蘭,約翰遜稱,“我們想知道(拜登政府)在烏克蘭的最終目標是什么,但白宮沒有提供這方面的信息”。
除了地緣政治上的改變,歐盟一些國家的政治局勢也出現變化。斯洛伐克新任總理菲佐在歐盟峰會結束后表示,“我們可以提供幫助,但不是軍事上的幫助,因為我不相信俄烏沖突會以軍事方式解決”。
一直在援烏問題上唱反調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更是斷言,歐盟的援烏戰略已經“失敗”,“無論我們做什么,在花錢之前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戰略”。
早就有英國媒體分析指出,美西方看似堅定的援烏承諾,能否兌現取決于兩個不確定的因素:一是這些國家能否為烏提供足夠的武器彈藥;二是援烏的政治意愿能否持續。
據新華國際頭條31日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30日晚在特拉維夫舉行的外國記者會上表示,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停火即意味著以色列向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投降,“這不會發生”。
以色列國防軍30日發表聲明說,以軍當天繼續在加沙地帶發動地面攻擊,打死數十名哈馬斯武裝人員。以軍地面部隊引導戰機擊中一棟樓體,當時樓內有20多名哈馬斯武裝人員。當天,以軍還打死數名哈馬斯高級將領,其中包括海上作戰指揮官和反坦克導彈部隊指揮官。
聲明說,過去幾天,以軍襲擊了600多個哈馬斯目標,包括武器庫、反坦克導彈發射陣地以及哈馬斯武裝人員藏身處。據以方發布數據,自7日巴以爆發新一輪軍事沖突以來,哈馬斯已向以色列發射8000多枚火箭彈。
據央視新聞10月31日消息,自本月7日巴以新一輪沖突爆發以來,雙方死傷數字不斷上升,目前沖突仍在持續。截至目前,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超過9800人死亡。巴勒斯坦方面共有超8400人死亡,以方已有超過1400人死亡。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30日說,33輛裝載水、食品和藥品的卡車29日進入加沙地帶。埃及拉法口岸消息人士30日對新華社記者說,第八批共60輛運載援助物資的卡車當天通過拉法口岸埃及一側進入加沙地帶,這是自21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批援助物資。這名消息人士說,“由于以色列阻撓,運送物資的車隊被迫推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時報、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央視新聞、新華國際頭條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