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智慧視覺產業發展如何“破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5 22:20:10

每經記者 溫雅蘭    每經編輯 張凌霄    

隨著大數據、深度學習、運算能力的高速發展,視覺計算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安防、制造、政務、醫療、零售等行業。2020年我國智慧視覺產業規模達860多億元,占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的57%,計算機視覺逐漸成為人工智能領域至關重要的部分。

在《安泰行業評論》中,《智慧視覺產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建議》一文,對智慧視覺產業發展優勢以及“卡脖子”環節進行分析,并從企業和政府兩端對該產業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智慧視覺產業依托于視覺計算,聚焦于感知智能的圖像捕捉、圖像運輸、圖像儲存和分析,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一環。

當前,我國智慧視覺市場具有基礎雄厚、規模大、層次明顯和產業壁壘高等特點,產業鏈中各層級產品均存在應用市場。同時在制度優勢以及部分技術優勢的“加持”下,整個產業在過去二十年間得以快速發展。

但是,我國智慧視覺產業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存在系列薄弱環節,產業核心技術遭遇國外封鎖等挑戰。文中指出,企業和政府應共同發力以應對挑戰,實現智慧視覺領域科技自立自強、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對企業而言,要充分利用我國優勢,構筑產業創新生態,采用非對稱創新戰略,解決“卡脖子”問題。具體來看,企業要響應“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我國市場、制度、技術優勢轉化為自身的競爭優勢。

同時,智慧視覺產業龍頭與芯片、人工智能、硬盤等行業龍頭應建立聯盟,共同就共性技術進行深度研發合作,共同突破“卡脖子”的技術制約。

政府方面,在智慧產業領域中,政府應發揮“領航員”的作用,幫助智慧視覺產業構建發展道路。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擴大智慧視覺領域國際科技高水平合作,持續推動與各類高校、社會團體之間的交流合作,強化民間團體的作用,充分挖掘我國多層次超大規模市場、制度型市場等優勢。

同時,政府應利用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打造智慧視覺產業生態。通過政策聯動、前瞻布局和統籌謀劃打造智慧視覺產業生態系統。創造制度型市場,并將其作為國產替代的“試驗田”。

最后要強化戰略科學家作用,創新產教融合模式,全面摸排智慧視覺領域的全球“戰略科學家”,以“超常規”的方式設立研究攻關特區。通過產學研合同合作、產教融合模式創新,長期培育智慧視覺產業相關人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創新 科技 產業發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 亚洲免费国产综合网免费观看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正在播放约酒店少妇高潮 |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