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丨文化批評家朱大可:科幻是建立在科技邏輯上的現代神話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0 18:40:07

◎在文化批評家、神話學家朱大可看來,科幻是建立在科技邏輯上的現代神話。“科幻與神話的區別在于,科幻有可能在短短十年后就變成現實,是所有神話中距離現實最近的。”

◎朱大可認為,成都在發展科幻產業或產業鏈方面,應當跟本土巴蜀文化做更深刻融合。比如,植入三星堆和金沙神話元素;植入被認為是巴蜀地理書的“山海經”元素;甚至還需要考慮作為“美食之都”的食文化元素。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魏官紅    

神話與科幻,一個是古老的想象,一個是未來的探索,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實則有著緊密的關聯。

10月20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阿來,著名科幻作家、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文化批評家、神話學家朱大可與蒲公英童書館總編輯顏小鸝等人圍繞“中國神話與世界科幻之間”進行深入探討,讓與會者感受到了科幻與神話之間的奧秘和美妙。

“我觀察到,全球大眾文化消費潮流大多跟神話有關。比如,重新解釋蘇美爾和埃及神話,把它們闡述為古代外星科技的世界觀,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大會間隙,朱大可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朱大可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分享觀點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作為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系創始人,朱大可不僅對我國文創產業有重要貢獻,近年來,他還將研究領域拓展至文明史和神話,所著的《華夏上古神系》和《中國神話密碼》填補了國內神話研究的空白。其新神話“少年饕餮”系列也深受青少年讀者喜愛,朱大可將該系列第二輯帶到了科幻大會,簽售現場排起長龍。

在朱大可看來,科幻是建立在科技邏輯上的現代神話。“科幻與神話的區別在于,科幻有可能在短短十年后就變成現實,是所有神話中距離現實最近的。”

“神話是撬動少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有力杠桿”

神話,是古人的腦洞大開,是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大膽猜測;科幻,是現代人的智慧結晶,是我們對未來科技的盡情暢想。朱大可認為,神話與科幻實則一脈相承,相互促進。

50后的朱大可,是我國文化批評的學術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領域廣泛,當過博導、寫過小說和隨筆,還為多個城市制訂過文化產業規劃。如今,他將部分工作重心放在了給孩子寫神話故事。

想象力猶如種子,一旦埋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就會慢慢生根發芽。朱大可以《少年饕餮》為例,講述他希望通過神話,將想象力提早埋進孩子們的心中,這樣也能為后來的科幻提供豐富的養分和土壤。

NBD:您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文化學者、作家、神話研究者,是什么原因讓您投身到神話小說的創作中?

朱大可:《少年饕餮》是神話類童書,在創作時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和地理,承接了來自先人的風俗、趣味、美學和善意。我認為“神話樣式”是撬動少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有力杠桿,在早年教育階段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在引進版圖書大流行的背景下,作為一部長篇原創,它將是我們少兒讀者期待的一套本土讀物。

“朱大可新神話系列·少年饕餮”插圖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NBD:您的知識體系框架和積累對創作這部小說提供了哪些幫助?在創作過程中,有什么內容是跳出這些框架的想象力的發散呢?

朱大可:很多年來,我一直是中國神話的愛好者,并且從2014年開始,把大部分精力轉向了神話研究。神話不是想象力的胡亂發揮,必須納入原型框架,但又不能過于拘泥于原型。饕餮在古代典籍里的原型,是一頭相貌兇惡的貪獸,無法承載人們對美食世界的夢想,所以,在這部小說里,我們對饕餮的形象做了顛覆性反轉,把它改造成一位主管美食的正神,它戰勝了自身心性中的貪欲,成為管理人類美食生活的正義領袖。這大概就是你所說的“發散”吧。

NBD:中國神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如何?

朱大可:也許你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山海經》里的神獸開始進入全球電影觀眾的視野。比如,《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里出現了鳳凰和麒麟,麒麟甚至還升格為推動故事邏輯的主導性形象,就連雙方大決戰的場景,都具有鮮明的長城建筑風格。

可以確信的是,觀眾已對希臘神話審美疲勞,中國神話正在成為吸引大眾眼球的“新元素”,這是中國神話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機。“少年饕餮”IP(知識產權)宇宙在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正式亮相,也希望順應這個緣分在成都這片充滿幻想的土壤上生根開花、結出新果。

“科幻是建立在科技邏輯上的現代神話”

機器人、星際旅行、虛擬現實……科技的崛起,讓我們看到奇幻場景在現實中找到了出路。

“科幻是所有神話中距離現實最近的。”朱大可表示,科幻的進步不僅讓神話煥發新的生機,更為人類打開了一扇探索未知的大門。當神話與科幻并肩前行時,能共同推動人類對未知的探索和創造。

NBD:神話與科幻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朱大可:我觀察到,全球大眾文化消費潮流大多跟神話有關,重新解釋蘇美爾和埃及神話,把它們闡述為古代外星科技的世界觀,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在我看來,科幻就是建立在科技邏輯上的現代神話,而它與神話之間的區別是,科幻有可能在短短十年后就變成現實。

朱大可參加《中國神話與世界科幻之間》論壇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NBD:神話故事是否也能助力科幻產業的發展?

朱大可:既然科幻就是科技神話,那么兩者之間就會有大量共性。比如,它們都建立在想象力的基礎上,而且都在努力講述超越現實的夢幻故事。所以,包括“少年饕餮”在內的所有原創神話故事,只要文本足夠優秀,就一定能在想象力和科幻力方面,為青少年讀者提供必要的養分,同時助力后續的科幻產業。

NBD:您期待與本屆科幻大會、嘉賓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朱大可:我期望這次活動,能夠在神話與科幻之間架設起一道橋梁,讓神話母親跟她的科幻孩子彼此相認。

NBD:你如何看待我國科幻產業的發展?科幻又對科技有著怎樣的促進?

朱大可: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曾經出現過科技和科幻熱,我就是當年的科幻愛好者,讀本科期間就時常跟上海《自然》雜志的編輯探討各種科學話題,從神農架野人、人體光暈到UFO。但這個浪潮到上世紀90年代就變得悄無聲息……自從《三體》成為現象級事件之后,科幻敘事卷土重來,科幻小說的地位迅速提升。這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事件,因為科幻會引導讀者去探究故事背后的科技真相,從而帶動新一輪的科技啟蒙,并為未來科技發展埋下種子。

世界科幻史已經證明,科幻小說總是為科技發明提供藍圖,而且其中的大量藍圖,最終都“意外地”變成了現實,無論是星際航行還是人工智能。科幻是科技的預言或預演。

NBD:您如何看待科幻之都成都,在發展科幻產業方面,這座城市具備哪些潛力?

朱大可:成都是一個人杰地靈之鄉,曾經在詩歌方面涌現出過各種奇思妙想,也因《科幻世界》雜志而成為科幻文學的大本營。

我認為,成都在發展科幻產業或產業鏈方面,應當跟本土巴蜀文化做更深刻融合。比如,植入三星堆和金沙神話元素;植入被認為是巴蜀地理書的“山海經”元素;甚至還需要考慮作為“美食之都”的食文化元素。成都有著無與倫比的歷史文脈,足以托起并照亮科幻神話產業的未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科幻 科技 成都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精品网站 | 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