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0 09:19:05
1、美國宏觀基本面看,短期美國通脹具有黏性,高利率的時間可能拉長,在寬松預期較為明確或是高利率的后果顯現之前,可能金價短期依然橫盤震蕩。但中長期看,美國經濟呈現“滾動式交替下滑”趨勢,美聯儲加息見頂的趨勢不改,通脹回落、加息見頂+經濟下行的預期對金價構成利好。此外近年地緣政治風險事件頻發,避險需求也為金價帶來一定的中期支撐。可適當關注黃金基金ETF(518800)。
2、拜登政府周二更新了針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規定。短期來看,相關新規可能會帶來情緒的擾動,但是中長期來看,挑戰與機遇并存,勢必會不斷倒逼國內半導體芯片產業的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基本面上,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降幅連續第4個月收窄,IC設計和封測的景氣度率先回升,本輪半導體基本面周期底部或已確立。
10月19日A股單邊下行,上證指數收跌1.74%報3005.39,退守3000點,創年內新低;深成指跌1.65%報9655.09點,創業板指跌1.28%報1913.7點。量能方面,市場成交額8134.6億元;北向資金大額賣出,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117.04億元。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至4.9%,可能一定程度導致北向外流,對A股市場構成一定壓制。
數據來源:WIND
盤面上,白酒、銀行、汽車、醫藥跌幅靠前。其中貴州茅臺跌近6%,拖累食品飲料與大盤股明顯下行;康惠制藥、百花醫藥等減肥藥公司收到警示函,沖擊減肥藥概念大幅下挫。
10月19日黃金基金ETF(518800)逆市飄紅,上漲0.63%。
數據來源:WIND
巴以沖突近期持續升級,全球市場避險情緒顯著升溫,加上此前雙節期間金價回調至今年以來低位,推動金價近期大幅反彈。根據WIND數據,COMEX黃金從10月5日至10月19日,漲幅達6.83%。當前巴以沖突短期局勢較不明朗,避險情緒對金價盤面有所支撐,但短期金價漲幅較快,一旦有停火的傾向可能會有回調風險。
美國宏觀基本面方面上,短期來看美國通脹具有黏性,高利率的時間可能拉長,在寬松預期較為明確或是高利率的后果顯現之前,可能金價短期依然橫盤震蕩。
但中長期看,美國經濟呈現“滾動式交替下滑”趨勢,美聯儲加息見頂的趨勢不改,通脹回落、加息見頂+經濟下行的預期對金價構成利好。此外近年地緣政治風險事件頻發,避險需求也為金價帶來一定的中期支撐,全球央行的購金步伐仍在持續,黃金定價中樞有所上行。內盤看,滬金近期與國際金之間的溢價也持續回落,已至合理區間。
全球經濟衰退的總體趨勢、全球央行加購黃金的需求上升,以及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使得黃金有望成為新一輪定價錨,這三因素使得貴金屬有望具備上行動能,可考慮逢低布局,關注黃金基金ETF(518800)。短期可持續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及巴以沖突發展情況,繼續觀察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地緣政治局勢及全球央行購金情況。
茅臺帶崩權重板塊,市場資金呈現蹺蹺板效應,風格再次出現了切換。前幾日表現低迷的TMT板塊10月19日表現相對較強。芯片ETF(512760)逆勢上漲0.99%,半導體設備ETF(159516)也只是微跌了0.11%。
數據來源:WIND
消息面上,拜登政府周二更新了針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規定,計劃阻止英偉達等公司向特定國家出口先進的AI芯片,并將13家中國GPU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此外還在擴大受限制的制造設備范圍。
短期來看,相關新規可能會帶來情緒的擾動,但是中長期來看,挑戰與機遇并存。美國本次計劃在芯片設計、代工、生產設備、芯片供應、人員等多環節進行限制。浙商證券認為這一背景之下國內更多客戶或將選擇國產芯片,國產訓練及推理芯片的迭代有望加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芯片產業鏈上諸多環節的國產化率仍比較低,例如設備和材料領域的國產化率(28納米制程)約為20%到25%,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而從基本面上來看, 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下降6.8%,降幅連續第4個月收窄,IC設計和封測的景氣度率先回升。隨著年底去庫存結束疊加需求復蘇,國內封測企業資本開支將于2024年進入上行周期。本輪半導體基本面周期底部或已確立。
后續可繼續關注芯片ETF(512760)、半導體設備ETF(159516)以及明日上市的集成電路ETF(159546)。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566517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