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8 17:29:34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趙云
10月17日,廣發證券公告稱,審議通過了三項做市交易業務的議案,其中就包括申請開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日前,長江證券也發布公告,擬申請北交所做市交易資格并開展北交所交易業務。長江證券成為9月以來北交所做市門檻下調后,首家公告擬申請相關資格的上市證券公司。
據北交所官網披露,截至目前,北交所共有15家做市商,國金證券、安信證券、中信證券、興業證券以及東吳證券做市數量均在10家及以上。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10家擬申請北交所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券商于10月16日至10月20日參與仿真測試。
10月17日晚間,廣發證券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三項議案:
第一是同意公司申請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以及在取得監管部門核準后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規則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第二是同意公司申請開展證券交易所債券做市業務資格,以及在取得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或監管部門相關核準后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規則開展該項業務;
第三是同意公司在取得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或經監管部門相關核準后,申請開通北交所做市交易權限,以及在開通權限后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規則開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就前述第三項而言,記者注意到,9月1日,證監會制定并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文中19條意見將進一步推進北交所穩定發展和改革創新。同時,為落實上述意見,進一步發揮做市交易機制作用,證監會制定并發布了《證券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特別規定》。證監會表示,規則發布后,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可以按照要求向證監會申請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資格。
就在證監會相關規則發布后,9月27日,長江證券就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同意公司根據《證券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特別規定》等相關法規向監管機構申請北交所做市業務資質,在取得監管部門核準后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規則開展北交所做市業務。因此,長江證券成為9月以來北交所做市門檻下調后,首家公告擬申請相關資格的上市證券公司,而此次廣發證券則是第二家申請的上市券商。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提高中小市值股票的活躍度、流動性。今年2月北交所引入該制度以來,效果初步顯現,目前共有15家券商開通北交所做市權限,做市交易金額占做市標的股票成交總金額的6%左右。北交所官網顯示,這15券商中,國金證券、安信證券、中信證券、興業證券和東吳證券做市數量居于前五,均在10家及以上。
證監會此前進一步表示,近期,將以優化做市機制為重點,繼續完善北交所交易制度,其中主要包括,擴大做市商隊伍。經過多年發展,新三板市場已經形成一批深耕做市業務的券商隊伍。前期,為實現穩起步,北交所做市商資質管理參照科創板。本次根據市場發展實際,擬制定與北交所市場特征更加匹配的做市商資質要求,允許符合條件的新三板做市商參與北交所做市業務,擴大北交所做市商數量。
記者還獲悉,擬申請北交所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券商于10月16日至10月20日要參與仿真測試。據證券時報報道,此次參加仿真測試的券商共有10家,分別是開源證券、上海證券、首創證券、長江證券、財信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湘財證券、方正證券以及江海證券。
據悉,此次測試的目的為評估擬開展北交所做市交易業務的會員技術系統準備情況,因此北交所聯合中國結算和深證通共同搭建仿真測試環境。
仿真測試的內容包括6點,如做市商技術系統能夠按照業務規則正確進行前端控制并發送各類申報;能夠按照北交所要求履行做市商報義務;做市商自行模擬股價大幅波動情景并進行做市報價,驗證報價控制能夠達到做市規則中要求的有效做市報價要求;能夠接收北交所返回的回報和行情數據并進行實時處理,包括北交所做市商數量等信息的正常接收和揭示;能夠正確接收中國結算發布的日終數據并完成清算交收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5718107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