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汽車后市場將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8 20:52:56

每經評論員 裴健如

近日,商務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汽車后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市場結構不斷優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后市場在汽車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新產品、新技術應用更加普及,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更加成熟,行業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汽車使用環境持續優化,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有效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

為此,《指導意見》提出了優化汽車配件流通環境、促進汽車維修服務提質升級、構建多層次汽車賽事格局、加快傳統經典車產業發展、支持自駕車旅居車等營地建設、豐富汽車文化體驗、優化汽車消費金融服務等七方面政策措施。

在筆者看來,《指導意見》明確了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對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系統部署,為汽車后市場的健康、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路,也是汽車領域的又一大利好政策。在《指導意見》引導下,我國汽車后市場將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要想理解《指導意見》聚焦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深意,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何謂汽車后市場?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從售出到報廢的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后使用環節中因各種需求和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動的總稱,包括汽車保險、汽車金融、汽車養護、汽車維修及配件、汽車文化,以及汽車運動等眾多行業,涉及配件用品、維修養護、美容改裝、金融保險、二手車以及用車等服務。

據公安部數據,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億輛,其中汽車3.3億輛,新能源汽車1821萬輛;機動車駕駛人5.2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8億人。隨著汽車產銷量和汽車車齡的持續增長,以及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不斷活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汽車后市場需求,背后甚至意味著超萬億級的市場藍海。據灼識咨詢報告,2022年中國汽車服務市場規模已達1.2萬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以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7年達到1.9萬億元。

另一方面,盡管汽車后市場大有可為,但眼下仍存在配件體系不健全、產品質量不穩定、價格不透明、假冒偽劣現象嚴重等諸多亂象,以及高度分散、競爭不規范、產業效率提升速度較慢、服務標準需要進一步探索等痛點。

正因如此,《指導意見》從當前和長期需求出發,為汽車后市場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指明方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僅如此,《指導意見》提出的政策措施,都是汽車后市場發展備受關注的地方,也是汽車后市場當前與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例如,《指導意見》提及,“加快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售后維修培訓、發展汽車綠色維修、提升汽車維修數字化服務能力,更好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保護車主權益。”

伴隨新能源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車的決策中,除對續航里程、充電便捷性等的焦慮外,后市場維修保養等也是消費者潛在的關注重點,而維修技術標準的統一、售后維修體系的豐富,有助于改善消費者的新能源用車體驗,延長消費者用車年限,進而提升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信任感,推動新能源車銷量繼續高增,進一步挖掘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此外,筆者認為,促進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其一,要培育壯大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汽車后市場經營主體,提升行業競爭力;其二,發展數字化售后服務新業態,滿足消費者個性化、便捷化、線上線下一致性需求;其三,要加強硬件和載體建設;其四,相關的制度建設、規范標準等也要同步跟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裴健如 近日,商務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汽車后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市場結構不斷優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后市場在汽車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新產品、新技術應用更加普及,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更加成熟,行業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汽車使用環境持續優化,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有效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 為此,《指導意見》提出了優化汽車配件流通環境、促進汽車維修服務提質升級、構建多層次汽車賽事格局、加快傳統經典車產業發展、支持自駕車旅居車等營地建設、豐富汽車文化體驗、優化汽車消費金融服務等七方面政策措施。 在筆者看來,《指導意見》明確了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對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系統部署,為汽車后市場的健康、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路,也是汽車領域的又一大利好政策。在《指導意見》引導下,我國汽車后市場將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要想理解《指導意見》聚焦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深意,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何謂汽車后市場?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從售出到報廢的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后使用環節中因各種需求和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動的總稱,包括汽車保險、汽車金融、汽車養護、汽車維修及配件、汽車文化,以及汽車運動等眾多行業,涉及配件用品、維修養護、美容改裝、金融保險、二手車以及用車等服務。 據公安部數據,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億輛,其中汽車3.3億輛,新能源汽車1821萬輛;機動車駕駛人5.2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8億人。隨著汽車產銷量和汽車車齡的持續增長,以及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不斷活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汽車后市場需求,背后甚至意味著超萬億級的市場藍海。據灼識咨詢報告,2022年中國汽車服務市場規模已達1.2萬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以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7年達到1.9萬億元。 另一方面,盡管汽車后市場大有可為,但眼下仍存在配件體系不健全、產品質量不穩定、價格不透明、假冒偽劣現象嚴重等諸多亂象,以及高度分散、競爭不規范、產業效率提升速度較慢、服務標準需要進一步探索等痛點。 正因如此,《指導意見》從當前和長期需求出發,為汽車后市場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指明方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僅如此,《指導意見》提出的政策措施,都是汽車后市場發展備受關注的地方,也是汽車后市場當前與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例如,《指導意見》提及,“加快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售后維修培訓、發展汽車綠色維修、提升汽車維修數字化服務能力,更好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保護車主權益。” 伴隨新能源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車的決策中,除對續航里程、充電便捷性等的焦慮外,后市場維修保養等也是消費者潛在的關注重點,而維修技術標準的統一、售后維修體系的豐富,有助于改善消費者的新能源用車體驗,延長消費者用車年限,進而提升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信任感,推動新能源車銷量繼續高增,進一步挖掘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此外,筆者認為,促進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其一,要培育壯大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汽車后市場經營主體,提升行業競爭力;其二,發展數字化售后服務新業態,滿足消費者個性化、便捷化、線上線下一致性需求;其三,要加強硬件和載體建設;其四,相關的制度建設、規范標準等也要同步跟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亚洲欧美卡通vr一区 | 色色影院五月婷婷 | 亚洲欧美偷国产日韩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