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8 10:01:52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新華社9月28日報道,28日,我國首條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福州至廈門至漳州高鐵(福廈高鐵)開通運營。福州至廈門最快55分鐘可達,兩地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福廈高鐵起自福州南站,經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接入漳州站,線路全長277公里。這是繼京張高鐵、京雄城際后,我國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鐵,標志著中國高鐵在智能化領域的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為智慧型交通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據央視新聞28日消息,福廈高鐵沿線跨越湄洲灣、泉州灣、安海灣等三座海灣,是我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東南沿海城市群串聯起一條“黃金旅游帶”。
福廈高鐵的列車車票昨天已經開始發(fā)售。據介紹,鐵路部門還將持續(xù)優(yōu)化高鐵列車開行,實行加密開行次數、推行新型票種、增開特色列車等措施,來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福廈高鐵起自福州南站。全線共設福州南、泉州南、廈門北等8座車站,其中,3座為改擴建車站,4座為新建車站,將于9月28日同步投入使用,在設計建造時,結合當地特色,實現一站一景。
泉州東、泉州南和泉港三座車站都設在泉州市境內。這三座車站在設計理念上充分吸收閩南文化元素,突出體現“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福廈高鐵的起點站新福州南站集高鐵、城際鐵路、地鐵、長途汽車、城市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將極大便利旅客出行。在新廈門北站,車站融入了許多智能科技。
廈門北站副站長孫宇峰:我們在換乘區(qū)安裝了1400平方米的感應式智能天窗,可以根據光照、溫度、雨水等條件自動啟閉,在車站墻面還安裝了7000平方米的智能光纖系統,可突破光的直線傳播限制,實現自動跟蹤采集陽光,讓地下空間也擁有了地上空間的舒適感,在為旅客提供舒適環(huán)境的同時,實現節(jié)能降耗。
另據新華社9月1日報道,作為一項超級工程,福廈高鐵集結了多座世界級跨海橋梁,承載著眾多出行旅客“坐上高鐵去看海”的美好期盼。在這份期盼的背后,福廈高鐵建設者們堅持“一橋一策”,成功破解海風海水腐蝕、季節(jié)性臺風影響、高速鐵路橋梁變形等一系列難題。
“沿海風速大,臺風頻發(fā),列車需要高速通過,如果設置風屏障則會遮擋觀海視野,設計人員通過結構創(chuàng)新,泉州灣跨海大橋采用了鋼混組合梁形式,主梁采用流線箱形結構并附加減少風振的措施。”中交二航局新建福廈鐵路六標項目總工程師羅長維說。
試運行當天,測風儀上顯示8級風速,列車風馳電掣跨越泉州灣,8.96公里只用時98秒!羅長維介紹,在風力較大的情況下實現列車高速運行,還需要解決碎石道砟飛濺的問題。
砟,在鐵路中指鐵軌周圍的小石塊。作為福廈高鐵跨海橋梁的收尾之作,安海灣特大橋也是世界無砟軌道橋梁“跨海”的“開山之作”。
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無砟軌道可避免道砟飛濺,其平順性、穩(wěn)定性好,車輛通過無需減速,但這種軌道對施工工藝、沉降控制等要求極高,安海灣特大橋自身“跨海”的屬性,讓無砟軌道上橋極具挑戰(zhàn)。
經過反復模擬試驗,大橋建設者和設計團隊找到了適應“跨海”條件的鋼混結合梁結構參數,主梁采用有效氣動措施,實現時速350公里高鐵列車跨海過橋不減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