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9 19:32:37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目前,全球共有6大顯示技術:液晶、OLED、量子點、激光、Mini LED、Micro LED,這么多顯示技術,究竟哪個代表顯示技術的未來,一直是業內爭論的焦點問題。
“從單色到三色,從氣態激光到半導體激光,僅有三基色激光顯示技術能全面達到超高清顯示BT.2020國際標準,必將成為超高清顯示時代主流。”9月19日下午,在“2023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大會”上,通過視頻方式致辭時,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作出了上述判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值得注意的是,從技術路線來看,中國電視企業技術布局各有側重,創維主打OLED,海信主打激光,康佳則主打Micro LED/Mini LED,TCL主打量子點,同時布局印刷式OLED。至于液晶電視,則一直是所有電視企業的基本盤。
在6大技術路線中,激光顯示產業化雖只走了不到十年,但在驅動因素發生改變之后,激光產業成功引入眾多企業押寶,激光顯示在中國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激光電視銷售額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27.7%,預計到2027年,全球年復合增長率可達45.18%,中國在全球市場規模占比超過80%。
在當今顯示市場連續萎縮的背景下,激光顯示代表性產品——激光電視目前以45%的年均增長率逆勢增長,隨著激光顯示技術愈發成熟,以及全球更多品牌的加入和產品線拓展,在市場對大屏顯示終端旺盛需求的加持下,全球激光顯示產業迎來快速增長期,產業爭奪戰全面展開。
此前,有家電企業高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包括海信、長虹、小米、光峰、三星、索尼、LG等電視機廠商、互聯網企業和投影廠商都積極投身激光顯示陣營,激光顯示在中國市場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顯示發展也早有明確的政策支持。《〈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中明確將激光顯示列入發展重點,世界主要國家也紛紛加大對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投入力度。
“在激光電視、激光電影放映機、激光工程投影、近眼顯示及車載顯示中打造千億級規模新興產業。”許祖彥提到,20多年來,中國激光顯示技術經歷了原理可行、技術可行、產業可行幾個發展階段,取得了中國顯示產業60多年以來最矚目的成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家電產業的調整期,激光電視異軍突起,我國在該產業技術方面的積累,成為我國激光顯示產業破局的關鍵。
“中國激光顯示技術專利達到7000多項,專利數量全球最多,多項激光顯示國際標準由中國牽頭制定。”許祖彥認為,隨著激光顯示產業鏈全面完善,形成激光顯示產業集群、激光顯示產業鏈聚集地,中國將成為全球激光顯示的“硅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