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6 11:48:54
每經編輯|王月龍
9月15日晚,中融信托官網發布公告稱,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本公司部分信托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審議通過,本公司與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委托管理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本公司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
中融信托表示,本公司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信托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發生改變,我公司繼續按照有關法律和信托合同約定,對信托產品投資者承擔受托人責任。委托期限為2023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
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截至9月15日,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本輪(8月以來)“踩雷”中融信托逾期產品的上市公司增至11家。逾期的中融信托產品期限為3個月至24個月不等,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4%-7.2%。不少上市公司于今年買入相關信托產品,少數為滾存投資。
部分產品無法按期兌付
中融信托:兩家信托進場“托管”
9月15日晚間,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經緯紡機,000666.SZ)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接到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中融信托”)通知,主要內容如下: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中融信托部分信托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為提升中融信托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審議通過,中融信托與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委托管理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中融信托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
中融信托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信托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發生改變,中融信托繼續按照有關法律和信托合同約定,對信托產品投資者承擔受托人責任。
截圖自中融信托官網
公告提到的中信信托股東為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末公司信托資產余額為1.54萬億元。而建信信托的股東分別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2 年末公司信托資產余額為1.46萬億元。
資料顯示,中融信托前身為哈爾濱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于1987年。2010年,經緯紡機受讓中植集團持有的中融信托1.17億股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22年年報顯示,經緯紡機持股37.47%,中植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2.99%。
中融信托2022年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有資產304.18億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產總規模7857.09億元。受托管理資產中,公司管理信托資產6293.49億元,占80.10%;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產1563.60億元,占19.90%。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0.34億元(合并)。公司本部凈資產208.37億元,凈資本176.22億元,凈資本覆蓋率192.45%,凈資本盈余84.65億元。
第一大股東已提交退市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信托第一大股東經緯紡機擬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經緯紡機是中國大型紡織機械制造商,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經緯紡織機械制造廠,目前系世界500強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骨干企業——中國恒天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公司于1996年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目前主要業務為生產與銷售紡織機械業務、棉麻銷售業務及金融信托業務。
9月15日,經緯紡機發布多個公告稱,由于市場變化,經緯紡機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經緯紡機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當日,經緯紡機2023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前述事項,已向深交所提交主動終止上市申請材料,尚需取得深交所的有關決定。
經緯紡機8月底曾公告稱,本次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上市事項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由恒天集團向除恒天集團、中紡機集團外現金選擇權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全體A股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限售或存在權利限制的股份等情形除外)。其中,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為9.24元/股。
據界面新聞,從經緯紡機的業績來看,盡管公司2022年和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有所下滑,但也遠非斷崖式下降。2022年,在紡織行業普遍遭遇需求疲軟、原材料成本高企、貿易環境多變的情況下,經緯紡機實現凈利潤4.54億元,同比2021年下降24.42%;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974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32%。
此外,從二級市場來看,經緯紡機的股價也并未經歷明顯的大起大落。自進入2023年以來,公司股價最高點為11.81元/股,最低點為近期創下的7.98元/股。
逾期兌付或與地產敞口有關
本月還在成立新產品
9月15日晚間,杭州微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微光股份,002801)公告,公司分別于2023年3月15日、2023年6月13日、2023年6月14日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信托產品庚澤1號1億元、圓融1號5000萬元、匯聚金1號5000萬元,公司全資子公司微光技術于2023年6月13日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信托產品圓融1號3000萬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信托產品已到期,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微光技術尚未收到上述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的尚未收回的中融信托信托產品金額合計約4.08億元。
據證券時報,今年8月以來,包括先鋒電子(002767)、金房能源(001210)、金博股份(688598)、南都物業(603506)、咸亨國際(605056)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相繼披露購買的中融信托理財產品發生逾期兌付。這些逾期的信托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6%至7.2%,期限為3個月、12個月、24個月不等。
據了解,中融信托停兌的理財產品大多為資金池類項目,即產品底層對應多個資產,但資金端卻是滾動發行,因此同一資金池項目的不同期產品存在一定連鎖反應。
德邦證券統計顯示,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以生物醫藥、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為主,多數為小市值公司。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一級行業分類下,生物醫藥公司合計8家,機械設備公司合計5家,汽車公司合計5家。浙商證券分析,本次中融信托產品出現逾期兌付的情況,不能排除與地產敞口較高有關。從行業情況來看,地產項目出現問題是信托產品違約的主要原因。
據界面新聞,在此前的一次投資者溝通活動中,中融信托首席合規官、董事會秘書王強曾向投資者回應稱,“停兌產品確實帶有‘資金池’屬性......但公司目前其他類型產品都是正常募集且兌付的。”截至目前,中融信托官網仍有信托產品在成立。其中,8月份有8只產品,9月12日和9月13日也有兩只新產品發布成立產品公告。
編輯|王月龍 易啟江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公開信息、每經網(記者 馮典俊)、澎湃新聞、界面新聞、證券時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