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8 21:17:03
每經評論員 王嘉琦
近日,關于巴奴火鍋旗下品牌超島自選火鍋的羊肉卷摻假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經檢測,涉事門店的羊肉卷中含有鴨肉成分。
巴奴火鍋作為國內知名的火鍋連鎖品牌,擁有眾多忠實的粉絲和消費者。企業打出“產品主義”理念,聲稱“真材實料、健康美味”,進而贏得了市場和口碑。然而,這次事件卻讓巴奴火鍋的形象大打折扣。不少網友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去巴奴火鍋吃飯了。
面對輿論的壓力和質疑,巴奴火鍋迅速做出了回應。它承認了子品牌超島火鍋門店內羊肉卷的確含鴨肉成分,并承諾會取消超島獨立采購權,同時對消費過該羊肉卷的顧客進行賠付,賠付金額高達835.4萬元,每桌可領取1000元。此外,巴奴還表示將對涉事門店停業整改、全面徹查,并對相關負責人做出停薪留職的處理。巴奴創始人更是親自到超島合生匯店當面向消費者賠付現金并道歉。
可以說,巴奴的賠償方案是頗有誠意的。它坦率地承認了錯誤,并積極地承擔了責任,用現金來賠償消費者的損失和不滿。這體現了巴奴真誠改過的決心,也是一個企業應有的擔當、食品生產者應有的責任。“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但是,這樣就能挽回消費者的信任嗎?這樣就能重樹“巴奴”的品牌形象嗎?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食品安全事關企業生死存亡。濫竽充數是餐飲行業的大忌。任何一家餐飲企業如果不能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給消費者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消費者一定會用腳投票。這是一個殘酷的市場規律,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巴奴火鍋這次事件,損害了自己的品牌聲譽,讓消費者對其的品質和安全產生了懷疑和擔憂。這是一個無法估量的損失,也是一個難以彌補的傷害。
隨著疫情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逐漸消退,巴奴和超島所處的火鍋賽道市場正迎來全面回暖,但也意味著巴奴和超島面臨的競爭或更加激烈。能否再度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能否重樹“巴奴”的品牌形象,還需要觀察市場的反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