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31 10:11:00
◎今年以來,隨著好萊塢電影的票房表現普遍下滑,有關其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的討論也不斷出現。一方面,好萊塢自身遇到困境,套路化的創作愈發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歷經多年的探索,國產影片亦在不斷崛起。
◎作為一部難得的好萊塢原創而不是固有的IP系列電影的延續,在中國電影市場復蘇的大背景下,《奧本海默》的表現又能幾何?
每經記者 石普寧 每經編輯 唐元
8月30日,電影《奧本海默》正式登陸中國內地院線。稍早前的7月,《奧本海默》和《芭比》同日在北美上映,共同被稱作“芭本海默”,成為電影流行文化現象。
由于《奧本海默》是用IMAX攝影機拍攝,翻看社交媒體,已經有不少關于影廳選擇的實用攻略,甚至有熱心網友整理出了全國IMAX熒幕的分布,并以畫面完整性做出了排名。而在上映前一天,據燈塔專業版,《奧本海默》的預售票房就已突破2000萬。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30日14時50分,電影 《奧本海默》上映首日的總票房已破3000萬。
一個多月的上映時間差,也讓《奧本海默》充分展現出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實力。票房端,《奧本海默》全球票房已突破7億美元,目前位列全球票房第四。而不管是專業影評人或是普通觀眾,幾乎都對影片做出了好評。
無法忽視的是,今年以來,隨著好萊塢電影的票房表現普遍下滑,有關其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的討論也不斷出現。一方面,好萊塢自身遇到困境,套路化的創作愈發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歷經多年的探索,國產影片亦在不斷崛起。
而作為一部難得的好萊塢原創而不是固有的IP系列電影的延續,在中國電影市場復蘇的大背景下,《奧本海默》的表現又能幾何?
本文由每經記者石普寧結合Claude2.0進行寫作:
電影于8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圖片來源:環球影業官方微博
8月22日,《奧本海默》在北京環球影城舉行了中國首映禮。導演兼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時隔六年再次來到北京,為新片進行宣傳。這也是疫情后,首位親自來華宣傳新片的頂級好萊塢電影人。
在長達3小時的首映禮觀影結束后,諾蘭親自登場與觀眾進行交流。他透露,《奧本海默》的視覺呈現對他而言至關重要,全片均采用了先進的IMAX攝影機拍攝。“IMAX畫幅提供了最高的分辨率和畫質,我希望觀眾能夠親臨現場,身臨其境地體會那個時代。”
早在之前,諾蘭曾談道,“這是IMAX電影的極限,沒有一部IMAX電影能超過3小時。”具體來看,《奧本海默》采用65mm IMAX 膠片拍攝,70mm膠卷則是放映時使用的,據X(Twitter)網友透露,其放映的膠片重600磅(約272.16千克)、長度則達11英里(約17.7千米)。
歷來堅持“手工制作”的諾蘭這次也不例外,影片中原子彈試驗的場景處理采用的是真實拍攝的手法。諾蘭在首映禮上解釋道:“我們希望呈現出真實的聲音延遲效果。在一片靜謐中,巨大的火光令人為之咋舌,但聲浪的到來預示了真正的危險。”
《奧本海默》是諾蘭作品中特效最少的一部,使用了大概200個特效鏡頭。據外媒統計,此前的《星際穿越》和《蝙蝠俠:黑暗騎士》使用了700個特效鏡頭,《盜夢空間》使用了500個,上一部《信條》也使用了280個。
導演兼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 圖片來源:環球影業官方微博
至于作品本身,《奧本海默》的靈感最初來源于凱·伯德和馬丁·J·舍溫的獲普利策獎著作《奧本海默傳——“原子彈之父”的美國悲劇》,主要講述了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領導“曼哈頓計劃”的歷程。影片采用前后交錯的非線性敘事,并透過彩色與黑白兩種畫面呈現奧本海默的主觀視角和事件的客觀經過。
關于音樂,諾蘭提到自己最初只有一個設想,就是用到小提琴獨奏。“小提琴既可以傳遞出音符的精致之美,也能瞬間變得可怕或令人不快”。諾蘭表示,小提琴的“神經質”風格非常符合奧本海默的性格特征。在小提琴獨奏的基礎上,配樂隨著情節的展開不斷豐富,累積起來有45分鐘到1小時,并且會隨著劇情的變化一起變化。
據Vox的評論,《奧本海默》最大的亮點不僅在于奧本海默這個重磅人物,更在于它對權力本質的思考。影片揭示出知識分子面臨的倫理困境,也提出了“人類獲得足以毀滅世界的能力后,我們還配擁有生存的資格嗎?”這樣的終極問題。
這部耗資約1億美元、由多位一線明星主演的大制作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在專業評價和觀眾反響上也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從7月上映開始,《奧本海默》全球票房已突破7億美元,目前位列全球票房第四。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3%,是今年評價最好的好萊塢電影之一,許多觀眾和評論人盛贊這是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令人深思的電影。在國內,其豆瓣評分也達8.7,超過今年所有好萊塢電影。
《奧本海默》在豆瓣的評分達到8.7分 圖片來源:豆瓣APP截圖
事實上,要想探討《奧本海默》的全球表現,則不得不關注中國電影市場,諾蘭此行正顯示出其對中國的高度重視。4月7日發布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國電影市場2020—2021年連續兩年奪得全球影院票房冠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此外,普華永道于7月13日發布的《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2023-2027》顯示,中國和美國是全球兩大電影市場,預計2027年中國的電影市場收入份額繼續擴大,將占全球收入的27%(美國占23%),中國預計會在2024-202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但今年,和大賣的國產影片不同,好萊塢在中國票房市場的熒屏表現卻顯得十分冷淡。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在創新上所展現出的乏力日益明顯,“產量過剩”“續集電影”早已超出市場可承受的范圍,如《變形金剛7》《蜘蛛俠:縱橫宇宙》等熱門IP在中國均未達預期票房。業內分析認為,一是好萊塢電影套路化嚴重;二是國產電影正在不斷崛起。但在此期間,《芭比》在國內票房的成功突圍,表明有特色的好萊塢電影依舊能夠吸引國內影迷。
據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李寧分析,國產電影似乎找到了一個法寶:現實題材與類型敘事的融合。近年來,國產電影越來越擅長動用從好萊塢、韓國等電影工業中汲取工業化經驗,并從早期的中國香港優秀電影中尋找經驗借鑒,越發以結構嚴謹的類型化故事來觀照本土現實議題。
回看《奧本海默》,其具有題材新穎、畫面精良、評價上佳等優勢。在中國電影市場復蘇的大環境下,該片表現值得觀察。
需要看到的是,單部電影難以扭轉整體環境。但作為今年全球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力作,《奧本海默》無疑為好萊塢提供了一個探路的契機。如果能取得超過預期的佳績,它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中國觀眾對好萊塢電影的重新關注。
參考資料:
1,《<奧本海默>在京首映:暌違六年,諾蘭再度來華》,澎湃新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332981
2,《<奧本海默>中國首映,諾蘭時隔六年再度來華》,界面新聞,https://m.jiemian.com/article/9975021.html
3,《Oppenheimer is an audacious inquiry into power, in all its forms》,Vox,https://www.vox.com/culture/23800888/oppenheimer-review-physics-donne-trinity-christopher-nolan-fission-fusion-manhattan-project
4,文藝評論丨失落的好萊塢:原創匱乏與中國電影崛起,文匯報,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979248521265800&wfr=spider&for=pc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