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6 14:20:18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文多
2023年8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與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聯合出品的《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2022-2023)》在杭州重磅發布。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A股上市公司逐步被納入MSCI(明晟)、FTSE(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公司和評級機構的篩選范圍內,且評級覆蓋度不斷擴大。
2019年至2022年10月期間,FTSE對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ESG評分數據覆蓋率整體高于MSCI,基本維持在17%至18%之間;MSCI覆蓋率則是持續上升,當前已達12.63%。從具體公司數量上看,截至2022年10月,FTSE的ESG評級及數據模型已覆蓋了843家A股上市公司;MSCI則是在公開數據中顯示了628家A股上市公司的ESG評級數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國際ESG評價框架下A股上市公司的ESG評級整體偏低,意味著A股公司想要參與國際市場則面臨一定挑戰。截至2022年10月,在獲得MSCI ESG評級的A股上市公司中,無一企業達到AAA級;評級為AA的企業僅有5家,占比0.80%;評級等級為B的公司數量最多,達213家,占比為33.92%;評級為CCC的公司有160家,占比25.48%。
此外,截至2022年10月,在FTSE ESG評分體系下,843家A股上市公司的ESG得分均值約為1.36(滿分為5)。其中,得分在1.3以下的公司有436家(占比51.72%),整體ESG得分偏低。由此可見,當前A股上市公司在MSCI和FTSE的評級體系下ESG評級表現處于領先及平均水平的企業數量較少,處于落后水平的企業數量較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