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13:51:22
近日,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Jér?me Haegeli)在媒體圓桌會上表示,“預計全球保險行業在未來兩年將延續穩健增長態勢。預計保費總額在2023年將創下7.1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而2022年為6.8萬億美元。”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馬子卿
“由于通脹壓力依然存在,保險公司將通過提高費率來應對上漲的理賠成本,預計非壽險市場費率上漲趨勢仍將持續。隨著通脹持續下降、物價回落,理賠成本的回落和利率敏感型投資帶來的更高回報將進一步利好行業盈利前景,”近日,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Jérôme Haegeli)在媒體圓桌會上表示。
安仁禮表示,“預計全球保險行業在未來兩年將延續穩健增長態勢。預計保費總額在2023年將創下7.1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而2022年為6.8萬億美元。”
瑞士再保險對今年和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均為2.3%,低于市場普遍預期。前期超過18個月的加息周期、信貸條件惡化及央行延續縮表的累積效應將抑制經濟增長前景。安仁禮認為,“經濟增長風險仍偏向下行。”
在安仁禮看來,全球經濟有所放緩,但較預期更溫和。由于勞動力市場條件依然偏緊、通脹從商品轉向服務業,因此價格壓力依然存在。今年全球經濟再度面臨金融系統不穩定性導致的壓力,這是由于貨幣政策緊縮對銀行業產生的滯后影響。提振銀行業的新的流動性措施或推遲經濟回歸常態化的進程,從而增加了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對全球經濟預期不樂觀,但是瑞士再保險卻十分看好亞洲新興市場。其指出,亞洲新興市場(包括印度、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國家)預計將在未來數年繁榮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鑒于中國經濟逐步復蘇,預計中國將成為今年少數幾個增速高于去年的國家之一,預計GDP增長率為5.4%。
“在過去的經濟復蘇周期中,中國的增長主要由投資拉動,但我們預計今年以服務業為主的國內消費復蘇將成為帶動中國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因此,中國需求回暖并未改變我們對全球通脹的基本看法,中國復蘇對全球經濟的外溢效應有限。”瑞士再保險全球保險市場分析負責人邢鸝表示。
聚焦到保險業。瑞再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全球保費(包括非壽險和壽險業務)將在2023年增長1.1%,2024年將增長1.7%。預計保費總額在2023年將創下7.1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而2022年為6.8萬億美元。預計今明兩年亞洲新興市場的非壽險保費將分別增長6.7%和6.2%,而壽險保費將分別增長5.0%和5.4%。
瑞再研究院發布的sigma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保費總額接近3萬億美元。由于名義保費增長強勁(8.6%)以及美元升值,美國在全球保險市場的份額從40%上升至44%。中國為第二大保險市場,保費總額達到6980億美元。英國去年以3630億美元的保費總額升至第三位,與下滑至第四位的日本互換位置。
在安仁禮看來,增長和通脹兩方面的擔憂都加劇了保險公司面臨的挑戰。不過,他預計保險業在未來兩年將具有韌性。由于通脹壓力仍然存在,因此保險公司需要提高費率以抵消理賠費用的上升,預計非壽險市場將繼續走強。
具體來看,預計今年發達市場非壽險保費增長率為0.8%,新興市場為4.5%。預計中國和亞洲新興市場(除中國外)的非壽險保費將分別增長6.8%和6.6%。
2023年,預計亞洲新興市場的壽險實際保費將增長5.0%。內地市場的重新開放將利好中國香港的壽險業務,預計其壽險實際保費將增長7.3%,預計2023年及2024年中國內地的實際保費將分別增長3.8%和4.7%。
此外,通脹持續下降將帶動理賠費用下降,同時利率敏感性投資的收益上升,將會利好行業的盈利能力。“對于金融系統而言,我們認為保險公司的流動性和資本狀況充足,能夠使其經受住未來金融風險考驗。相對于其他金融行業,保險公司是市場危機的減震器,而非催化劑。”安仁禮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3946677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