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8 22:25:47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國務院總理李強6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隨著前期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物價就業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會議指出,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等,直接影響我國經濟恢復進程。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會議圍繞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等四個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會議強調,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出臺、抓緊實施,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
記者注意到,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8815億元,同比增長4.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等舉措,是當前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通過基建投資擴大需求,另一方面要擴大民間投資和消費。”
蘇劍表示,國家出臺一攬子穩經濟措施之后,要通過多個措施的組合來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將政策綜合效應發揮出來。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前期受到壓抑的生產需求出現了反彈。從目前情況看,由于去年基數較低,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會快于一季度,到了三、四季度,隨著基數提升,經濟運行會回到常態化增長水平。從全年看,經濟實現預期發展目標有很多有利支撐。
統籌好融資支持與風險防范
會議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要把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要加強科技創新評價標準、知識產權交易、信用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要統籌做好融資支持與風險防范,有效維護金融穩定。
蘇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科技型企業是提供有效需求的重要載體之一。
巨豐投顧認為,此次會議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標志著國家對科技型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視和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同時,該方案有望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融資服務和支持,有助于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也將有助于帶動相關板塊的經濟活動和投資機會,為相關股票帶來機會和潛在收益。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私募投資基金行業發展較快,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創業創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制定專門行政法規,將私募投資基金業務活動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進行監管,有利于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要針對行業突出問題強化源頭管控,劃定監管底線,嚴厲打擊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等非法金融活動。要加強監督管理和發展政策的協同配合,對不同類別私募投資基金特別是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差異化監管,抓緊出臺促進創業投資基金發展的具體政策。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視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