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4 21:08:22
曹柳龍于2023年6月正式離職廣發策略團隊,入職方正策略團隊,擔任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并稱:“命運的齒輪已開始轉動:2023年進入方正開始,我即將親歷A股的新一輪‘擴表’周期”。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廣發證券資深策略分析師曹柳龍于2023年6月正式離職廣發策略團隊,入職方正策略團隊,擔任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6月14日下午,曹柳龍在微信號“柳龍視界”發文《詩酒趁年華,方正再出發》證實此消息,并稱:“命運的齒輪已開始轉動:2023年進入方正開始,我即將親歷A股的新一輪‘擴表’周期”。
廣發十余年,曾是新財富團隊成員
在上文中,曹柳龍回顧了其在廣發的經歷:2012年進入廣發實習,2014年正式入職廣發策略,至今十年有余。同時,他特別感謝了他在廣發的前輩:“是陳杰老師帶我進入策略研究領域,是李興總和張嵐總領我踏上賣方研究崗位。”
寫這篇文章,是“新的征程,有感而發——賣方研究要有執念,但也不能過度執著。要有框架,但更要有打破固有框架的勇氣。賣方研究,幫客戶賺錢永遠是第一性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歷屆獲獎名單后發現,曹柳龍在廣發證券期間,六次作為研究小組成員獲得最佳策略研究分析師。其中最好名次是2019年、2020年的第二名,2022年獲得了第四名。
從廣發證券的資深分析師跳槽至方正證券任首席后,曹柳龍無疑是通過跳槽升職了。近年來,一些分析師在離開老東家進入新東家時,都熱愛發詩意文章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但與許多分析師不同的是,詩意講職業生涯之外,曹柳龍用了很大篇幅,講述了他對A股市場所處階段的看法。
未來二十年三條主線值得關注
曹柳龍表示,回顧過去十年,2013年盈利回升周期,A股“被動出清”。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2013年A股盈利“弱回升”,過剩產能和資產負債表都“被動出清”;2016年盈利回升周期,A股“以擴表之名,行出清之實”。雖然“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導致資產負債表名義“擴表”,但“供給側改革”驅動A股產能持續收縮;2020年盈利回升周期,A股結構性“擴產”,但仍未實質性“擴表”。代表轉型升級新方向的中游制造和下游可選消費結構性“擴產”(固定資產同比增速抬升),但資產負債表并未實質“擴表”(總資產同比增速未見明顯抬升)。經歷了2012年以來的3輪盈利周期的“出清”之后,A股2023年開始有望開啟新一輪的“擴表”周期:過去幾年新能源車鏈的“結構性”擴產,或將引領新一輪“擴表”周期的發令槍:“命運的齒輪已開始轉動:2023年進入方正開始,我即將親歷A股的新一輪‘擴表’周期。”
基于此,曹柳龍提出,2023年開始“大安全主線”將成為市場的核心矛盾,由此將衍生出一系列的投資和研究新方向:
一是新的行業輪動:未來20多年兼顧“安全&發展”新趨勢下,A股的行業比較將會圍繞高端制造“自主可控”&中國式現代化,也就是基礎工業門類的“補完計劃”展開。
二是新的科技創新:未來20年兼顧“安全&發展”新趨勢下,A股的科技創新將會圍繞著高端制造/自主可控/中國式現代化等“硬科技”,產業邏輯將成為判斷科技創新行情的重要憑證:數字經濟AI的“邊界計劃”將更加注重系統論下的產業邏輯
三是新的鹽鐵制度:央國企“漲價重估”是對于社會責任的“正外部性”的重新定價,至少是實現“重估”的重要方向之一。
去年分倉傭金收入3.8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曹柳龍外,今年以來,方正證券研究所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今年5月,劉章明被任命為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劉章明此前曾任天風證券副所長、商社行業首席分析師。2019年至2022年,在批零和社會服務業研究領域,劉章明4年蟬聯新財富第一。
在方正證券的年報中,公司也明確表示,2022年公司不斷引進、培養高成長潛力首席分析師,持續強化深度研究,致力于為資本市場客戶提供更有價值、更有前瞻性的研究服務。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研究服務、產品銷售及做市交易,實現傭金分倉收入3.80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8358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