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實探“世界橋梁博物館”貴州:建橋讓兩岸1小時路程縮短至1分鐘,超級大橋成“網紅打卡地”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3 17:01:2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牂牁江大橋通車后,兩岸路程將由1小時縮短為1分鐘,真正做到“天塹變通途”。

◎烏蒙山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首座大跨度鋼桁-混凝土組合拱橋,該組合結構相較于常規鋼筋混凝土拱橋能減輕自重27%,使得拱座尺寸最大限度地減小,令橋梁整體結構更穩定安全。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行駛在貴州境內,目之所及群山連綿、層巒疊嶂。汽車駛過大大小小的橋梁,在崇山峻嶺中穿梭,醒目的民居散落在山間……讓人瞬間感受到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所言“天下之山,萃于云貴”。

貴州以“地無三尺平”著稱,“對山喊得應,走路要半天”是對這里千百年來出行體驗的真實寫照。然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橋梁結束了這段歷史。

如今的貴州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橋梁博物館”。到2022年底,貴州近126萬個山頭里修建的公路橋梁超過2.8萬座,“把所有已建和在建橋梁連起來超過5400公里,可以從貴陽到北京輕松跑一個來回。”

6月6日至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加了由交通運輸部新聞辦主辦的2023年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宣傳采風活動,走進貴州納晴高速烏蒙山大橋、牂牁江大橋,以及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牂牁江大橋通車后兩岸路程將由1小時縮短為1分鐘,烏蒙山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首座大跨度鋼桁—混凝土組合拱橋,而壩陵河大橋已然開啟了貴州“橋旅融合”的先河。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橋梁不僅可以把基礎設施有機連接起來,也是把貴州省和中國其他區域聯系起來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聯通“一帶一路”、向全球范圍擴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橋梁建成將讓兩岸路程由1小時縮短為1分鐘

納(雍)晴(隆)高速是貴州省納雍至興義高速公路(G7612)(國高)的重要組成部分,串聯了杭瑞、廈蓉和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主線。該路線起于畢節市納雍縣,經織金縣、六枝特區、水城區,終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納晴高速全線主線設置橋梁92座共45629米,其中烏蒙山大橋、牂牁江大橋、六枝大橋、白水河大橋、下壩隧道、珙桐隧道等均為本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6月8日早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行乘車來到牂牁江大橋施工現場。貴州交建集團子集團貴州公路集團納晴15標項目負責人趙明富向記者介紹,大橋全長1849米,橫跨牂牁江。主橋結構形式為雙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引橋為鋼-混疊合梁和現澆箱梁。主塔塔高分別為248.1米、174.1米,橋梁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橋中排名第11位。

建設中的牂牁江大橋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該橋將吊索使用傳統平行鋼絲調整為采用高強度鍍鋅鋁稀土合金密封鋼絲繩,為國際上首次在橋梁界采用,填補了該領域空白。”趙明富說。

在施工現場,記者一行乘坐電梯登上了248.1米高的晴隆岸主塔,從塔頂平臺向下望去,主塔與對岸174.1米高的納雍岸之間有兩條“貓道”(橋梁施工時架設在主纜之下、平行于主纜的線形臨時施工便道,是施工人員進行施工作業的高空腳手架)進行連接。

當天雖然下著小雨,仍有建筑工人在“貓道”上巡視。一位建筑工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我們正在牽主纜,牽完后放吊索……整個大橋計劃于2024年8月底完工。”

工人在“貓道”上作業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牂牁江大橋作為納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建成后社會意義深遠。”趙明富說,大橋將加強貴州西部地區南北向的交通聯系,形成貴州與四川、廣西間的快速通道,進一步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更讓人期待的是,大橋建成后兩岸路程將由1小時縮短為1分鐘,真正做到“天塹變通途”。

一位項目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通往兩岸的路有兩條,大路是普通的縣道,要一個多小時,還有一條近道是通村的水泥路,也要50多分鐘,“路比較難走,沒走過的可能都要繞暈。”

一名工人對記者表示,大橋處于晴隆縣、普安縣、水城區、六枝特區四縣(區)交界處,目前四地之間交通不便,而大橋修好之后,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將會帶來很大幫助。

不僅如此,大橋設計還兼顧了景觀功能,建成后將在牂牁江上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實現了“車在橋上走,人在畫中游”。

世界首座大跨度鋼桁-混凝土組合拱橋較常規橋梁減重27%

據介紹,當前世界前100座高橋中,有近一半位于貴州,前10座高橋中有4座在貴州,全國9座獲有橋梁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的橋梁,也有4座位于貴州。比如牂牁江大橋,其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橋中排名第11位。

實際上,貴州的橋梁除了在高度上領先外,在技術上也同樣領跑全球。位于納晴高速上的烏蒙山大橋便是一座在技術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橋梁。

在阿志河大橋和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夾心”的狹窄位置,正在建設著納晴高速的另外一個重點控制性工程——烏蒙山大橋,該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首座大跨度鋼桁-混凝土組合拱橋,并為推動該類型橋梁在山區的應用提供實踐經驗,同時將大大豐富200米至400米跨徑的橋梁結構類型。

建設中的烏蒙山大橋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在施工現場,貴州交建集團子集團貴州公路集團第八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劉驍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烏蒙山大橋左幅全長491.5米,右幅全長511.5米,是典型的雙向6車道上承式拱橋。

“該橋矢跨比為1:5,跨越阿志河峽谷及兩側斜坡而建,橋型方案結合橋址處地形、地質條件、危巖帶等實際情況,主拱圈采用的是鋼桁-混凝土組合結構,這種結構在拱橋上是第一次采用。”

劉驍凡介紹,鋼桁-混凝土組合結構相較于常規鋼筋混凝土拱橋減輕自重27%,使得拱座尺寸最大限度地減小,令橋梁整體結構更穩定安全。同時,還節約了鋼筋混凝土用量和拱座開挖量,達到降碳節能減排的目的。

問及這座橋的建設意義,劉驍凡表示,烏蒙山大橋的建設填補了拱橋的經濟跨徑,對于我國橋梁建設技術具有特殊的指導意義。“它不僅豐富了我國乃至世界的橋梁結構形式,同時將對我國橋梁構造設計、建造經驗、施工方法、技術標準等都起到深遠影響。”

“同時,烏蒙山大橋作為納晴高速公路的重點工程,也將有力改善貴州省交通運輸格局,促進西南地區旅游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劉驍凡說。

記者了解到,該橋計劃于2024年7月中旬完工。

壩陵河大橋已成橋旅融合“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依托世界級橋梁的獨特優勢和交通基礎設施優勢,貴州積極探索世界級大橋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出了一批橋旅融合的“網紅打卡地”。

緊鄰黃果樹旅游景區的壩陵河大橋首開貴州“橋旅融合”的先河,已然與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館橋合一”,成為集研學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中國峽谷大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壩陵河大橋全長1564米,是全國首座千米級大跨徑鋼桁加勁梁懸索橋梁,是當時國內同類型橋梁第一跨度。該橋榮獲“魯班獎”,于2009年12月建成通車。而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就坐落于大橋東岸,是貴州省最大的橋梁科技館。

壩陵河大橋是國內少有的可進入橋體內部開展旅游觀光的超級工程大橋,大橋上設計了觀光電梯、觀光通道、高空蹦極、高空秋千、空中漫步、低空跳傘等一系列極限旅游項目,其中大橋高空蹦極項目以370米的高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高商業蹦極。

記者體驗壩陵河大橋“空中漫步”項目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記者一行人登上壩陵河大橋,沿著橋梁內部的觀光通道在370米高的長廊上漫步,云層和霧氣仿佛觸手可及,兩側的山地峽谷和橋身的鋼鐵巨龍完美融合成為一體。

“大橋的通車,將黃果樹瀑布到安順市關嶺縣的行車時間從1小時縮短為4分鐘。”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工作人員王雨介紹,自2019年以來,壩陵河大橋累計接待登橋觀光人數4萬余人,其中近3000余人參與了高空蹦極項目體驗。

不僅如此,壩陵河大橋橋體觀光及高橋極限運動的開發運營,還催生了十余家高端精品民宿群,在蠻寨村形成了民宿集群。

“橋旅、體旅、文旅融合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就業增收。”王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橋橋旅項目以及橋梁科技館需要的工作人員都是優先選擇當地居民。目前,一到節假日和周末,前來當地游玩的人會急劇增加,附近的精品民宿集群經常爆滿,節假日游客甚至需要提前半個月訂房,即使是平常也要提前一個星期訂房。

“除了帶動了就業,當地的枇杷、關嶺的小黃牛肉等特色農產品,也是通過大橋‘走出去’的。”王雨告訴記者,可以說,大橋的開通直接和間接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據統計,壩陵河大橋建設,為周邊經濟增收近5000萬元/年,同時還帶火了周邊徐霞客茶馬古道、紅崖天書、滴水灘瀑布等景點,形成以壩陵河大橋-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紅崖天書-茶馬古道-滴水灘瀑布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旅游環線。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交通運輸 橋梁 貴州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a级综合久久a | 亚洲一区黑人在线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 | 五月天久久综合色午夜影院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