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8 22:16:13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日前,某知名量化私募陷入勞動糾紛、被曝出兩大股東爭奪公章又否認,之后,又有私募基金出現法人、股東搶奪公司證照、印章的鬧劇。
近日,一則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顯示,丹東市睿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馨投資)與其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胡某產生了糾紛,胡某不僅搶走了該公司的部分證照、印章,還多次向證券監管部門舉報睿馨投資存在經營及合規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法定代表人和睿馨投資的股東,胡某持有的10%股份是幫實際股東梁某代持,胡某是否因此具有股東資格也成為本案關注的焦點。
對此,有法律專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雖然代持沒有禁止就是可以的,但從投資人角度,還是建議向投資人披露代持關系,同時代持安排要保證基金管理人能夠正常履行管理人職責。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管理資產規模約43億元
私募基金圈又現鬧劇。
這次的主角是一家名為睿馨投資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信息顯示,該機構成立于2004年10月,備案于2015年12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由欒秀芳、程子清、胡強和郭宏偉4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認繳金額占比分別為60%、20%、10%和10%。睿馨投資官網顯示,該機構目前管理資產規模約43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睿馨投資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胡某曾在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渤海證券都有過任職經歷,2017年加入睿馨投資。同時,他還擔任睿馨投資全資設立的另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寧波睿皓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在睿馨投資的上訴請求中可以看到,該公司提出了幾項重要事實。
首先,胡某是睿馨公司的顯名股東,實際股東是另一名自然人梁某,后者實際出資100萬元購買該公司10%股份。睿馨投資還提出,梁某作為隱名股東,讓胡某作為名義股東持股,是因為當時胡某系公司法定代表人,而中基協要求股份必須由法定代表人持有。
其次,2022年5月胡某因個人原因向睿馨投資股東會及實際控制人提出離職申請。6月,該公司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同意其離職申請,但因與睿馨投資在股份性質及轉讓價格未達成一致意見,胡某拒絕辦理離職手續和工作交接,后續更是在2023年1月3日下午搶奪了睿馨投資的部分證照、印章,之后也多次向證券監管部門舉報該公司存在經營及合規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無獨有偶,就在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民事判決書顯示,某知名量化私募陷入一起勞動糾紛,其中提到該公司“兩大股東有爭議并搶奪公章”,一度引發關注和熱議。如果把時間繼續向前推,“搶公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當當創始人李國慶當年的“奪章”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股權代持成為關注焦點
在睿馨投資與胡某的糾紛中,后者的股權代持問題也是法院關注的焦點。
根據睿馨投資的上訴請求和一審法院認定事實,1月3日胡某搶奪公章的事件發生后,該公司在第二天也就是1月4日在沒有履行對股東的“十五日告知義務”之下召開了臨時股東會。
在這場臨時股東會上,形成了一份《丹東市睿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參會股東(合計占股比例90%)形成了多項決議,其中包括免去胡某的執行董事兼經理(法定代表人)職務、變更公司法人和地址、通過公司章程修正案等等,而胡某經通知未到會。
對此,一審法院認為,對于關于睿馨投資主張案外人梁某通過胡某代持該公司10%的股權問題,睿馨投資方面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予以證明,因此對該項主張不予支持。法院最終判決撤銷睿馨投資于2023年1月4日作出的股東會決議,二審也維持原判。
事實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股份代持在行業內不是新鮮事。2021年也曾有一家百億私募,由于大股東與另一創始人的矛盾而牽出了股權代持的問題;前文提到的這家因勞資糾紛對簿公堂的量化私募,庭審時也曝出了大股東代持的線索。
對此,志霖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路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證監會的規定中明確基金管理公司不得委托其他機構代持,但該規定目前已經廢止。“目前對此暫無明確規定,如果未明確禁止就可以代持。”他同時指出,對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股權代持,如果是有限公司可能會有影響,因為顯示的持股比例與實際不符,有可能影響管理人的決策權;但如果是合伙企業,管理人是GP的話,還是由GP作決策,但具體影響還要看具體代持安排。
“總的來說,代持沒有禁止就是可以的。從投資人角度,建議向投資人披露代持關系,同時代持安排要保證基金管理人能夠正常履行管理人職責,這樣可能更穩妥。”路達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