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30 14:34:48
◎4月,各航司載客量呈現同比數倍、數十倍的增長。上市航司中,增長率最高的為吉祥航空(1460.58%),其次為中國東航(971.68%)。
◎旅客高增長,除了與去年同期低基數、今年出行全面恢復的客觀因素有關之外,4月各航司主動加密、恢復、新增國內和國際航線,也為旅客增長創造了條件。
◎由冬入春,??诿捞m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的數據下降,反映出海南作為熱門旅游目的地或正在由旺轉淡。與之相反,廈門同為熱門旅游城市,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則逐月攀升。
每經記者 王帆 楊煜 每經編輯 梁梟
近期,民航業熱點不斷,前有國產大飛機C919正式啟動商業飛行,后有國泰航空(HK00293,股價7.22港元,市值464.77億港元)歧視非英語旅客引發爭議。在民航業加足馬力恢復繁忙之景的同時,航司的服務質量與資源布局愈發受到關注。
回顧上月民航業運行情況,民航局數據顯示,4月全民航實現旅客運輸量5027.5萬人,同比增長537.9%,其中國內航線增長524.7%,國際航線增長1637.9%。
自2021年初開始,每日經濟新聞每月推出《中國民航業數據洞察報告》及“民航數據洞察”系列報道。本期數據顯示,各航司載客量呈現同比數倍、數十倍增長,其中以國際航線旅客最為突出,春秋航空國際旅客大增85倍;海南航空是七大民營航司中執行率最高的航司,達到95.16%;以活躍的跨境電商產業和豐富的貨運航線為支撐,杭州蕭山機場的貨運航班量斬獲第一;海南旅游旺季告一段落,海南兩大機場吞吐量轉弱。
4月,各航司載客量呈現同比數倍、數十倍的增長。上市航司中,載客量增長率最低的南方航空,也能達到403.63%。增長率最高的為吉祥航空(SH603885,股價15.8元,市值349.81億元)(1460.58%),其次為中國東航(SH600115,股價4.76元,市值1061.1億元)(971.68%)。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航線旅客的增速明顯高于全旅客增速。以春秋航空(SH601021,股價56.15元,市值549.46億元)為例,其4月載客人數的增長率為416.23%,其中國際航線載客量增長率為8577.17%,增超85倍,為上市航司中國際旅客最大增幅。
從客座率來看,各上市航司客座率均出現超過15個百分點的同比提升。客座率最高的為春秋航空,為88.73%;改善最明顯的是海航控股(SH600221,股價1.62元,市值700.09億元),客座率同比增加25.1個百分點。民航局公布的4月全行業平均客座率為75.9%,對比來看,中國東航(72.07%)和中國國航(SH601111,股價8.81元,市值1427.29億元)(70.60%)低于行業水平。
點評:
旅客高增長,除了與去年同期低基數、今年出行全面恢復的客觀因素有關之外,4月各航司主動加密、恢復、新增國內和國際航線,也為旅客增長創造了條件。例如,南方航空新增了鄭州-伊寧-鄭州,春秋航空新增了成都天府-阿克蘇、蘭州-張掖航班,吉祥航空新增杭州-長春、西安-南京-昆明、哈爾濱-天津-西安、南京-珠海等航線。
4月披露航線變動最多的是中國東航,其中國內市場新開福州-大理、常州-鄂爾多斯等航線,復航昆明-西寧航線,上述新開航線以旅行目的地為主。另外,中國東航還加密北京大興-廣州、北京大興-昆明、北京大興-西安、北京大興-成都天府、北京大興-杭州、北京大興-蘭州、北京大興-廈門等航線,主要是加強在北京大興機場的航線布局。
此外,在國際和地區航線方面,4月海航控股恢復執行長沙-倫敦、廣州-臺北、深圳-巴黎、北京-大阪航線,新增西安-東京、西安-香港航線;中國東航新開北京大興-莫斯科,復航上海浦東-大阪、上海浦東-濟州、上海浦東-巴厘島、昆明-迪拜、昆明-清邁、西安-莫斯科等航線,加密上海浦東-巴黎、上海浦東-羅馬、上海浦東-法蘭克福等航線。上述航線以中國往返歐洲、日韓、東南亞為主,這也是近期中國旅客海外出游的熱門路線。
4月航班量最高的民營航司為海南航空(21298架次),執行率最高的也是海南航空(95.16%)。飛機利用率最高的為吉祥航空與首都航空,達到8.6小時/日,最低的為華夏航空,只有5.2小時/日。據民航局公布的數據,4月全行業的飛機利用率為8.2小時/日,對比來看,七大民營航司中有五家低于平均水平。
從航線來看,4月七大民營航司執飛最多的國內航線各不相同。深圳是比較熱門的航點,春秋航空、海南航空、吉祥航空航班量最多的航線均是往返深圳與其他城市,其他航司主要往返于省會或一線城市。唯獨華夏航空不同,其航班量最高的航線是包頭東河-重慶江北,這主要與其支線航空的定位有關。
另外,在國際與地區業務上,七大民營航司航班量最多的國際及地區航線,其主要的境外目的地是東南亞,例如泰國、老撾。海南航空有五條國際航線并列航班量第一,其中三條是往返泰國與中國。
點評:
海南航空拿下4月執飛航班量、執行率的“雙冠”,也就是說其航班量又多又滿——航班不僅存在數量優勢,且航班按計劃執行的情況也較好,取消航班情況較少,有效地利用了時刻資源。
過往受疫情影響,國內航班常常面臨取消風險,導致飛機執行率下降,去年行業的整體航班執行率一度降至30%以下。如今,導致航班取消的客觀不確定因素已經消除,4月大部分主流航司的執行率均能超過80%。今年3月,民航局在一份通報中也表示要組織開展航班臨時取消專項治理工作,督促航空公司減少航班臨時取消情況,恢復考核航班執行率。
4月,六大上市航司的貨郵載運量除中國國航同比減少外,其他均為正增長,其中中國東航和吉祥航空均增長超2倍。貨郵載運率方面,南方航空最高,為48.57%。
國內的航空貨運行業,除了上述上市航司用客機腹艙、客改貨進行載貨之外,更大的支撐力量來自全貨運航班。航班管家數據顯示,4月國內共執行貨運航班9222架次,其中國內、國際、地區航線的航班量占比分別為56.64%、40.31%、3.06%。
分航司來看,順豐航空執飛的貨運航班最多,為3359架次,其次為中國郵政航空、中國貨航。分航線來看,貨運航班量最多的航線為杭州蕭山—深圳寶安(往返,下同),為273架次,其次為杭州蕭山-北京首都、北京首都-深圳寶安。
分機場來看,杭州蕭山、上海浦東、深圳寶安是出港貨運航班量最多的三大機場,出港的貨運航班量分別為1048架次、854架次、812架次,杭州成為貨運航班最繁忙的城市。
點評:
杭州蕭山機場成為4月貨運航班最多的機場。數據顯示,2022年杭州蕭山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83萬噸,與2019年相比增長20.2%,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第五。就在4月初,杭州蕭山機場新開杭州-丹麥比隆、杭州-美國芝加哥兩條全貨機洲際航線,讓杭州蕭山機場的全貨機航點增至20個。
這兩條航線均由全球航運物流業界巨頭馬士基集團旗下馬士基貨運航空執飛。杭州成為馬士基目前在中國投入運力最大的航點,杭州蕭山機場也成為馬士基首次在中國投入定期貨班的機場。
杭州機場的繁忙,體現了杭州愈發壯大的航空物流樞紐功能,背后有著長三角跨境電商產業作為堅實支撐。今年1~2月,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177.11億元,同比增長10.74%。據杭州日報報道,國際物流巨頭落子杭州,正是看中了杭州的跨境電商貨源樞紐地位。2022年杭州升級跨境電商全球退換貨中心倉,助推全市布局127個跨境電商海外服務點,335個海外倉、面積714.76萬平方米覆蓋主要貿易國,海外倉數量和面積分別占全國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在連續三個月環比保持增長后,4月份,部分上市機場的經營數據有所下降。例如,上海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為351.7萬人次,環比下降了2.32%;航班起降架次為2.91萬架次,環比下降了9.75%。廣州白云機場(SH600004,股價14.06元,市值332.76億元)和深圳寶安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保持了增長,但起降架次分別環比下降0.67%和0.31%。
海口美蘭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作為海南機場的代表,其旅客吞吐量則呈現逐月下滑的趨勢。從今年1月到4月,??诿捞m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從218.62萬人次下滑至202.37萬人次;三亞鳳凰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從214.69萬人次下滑至183.45萬人次。
4月份,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和廈門高崎機場三家機場的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保持了增長趨勢。其中,北京首都機場的增速最快,旅客吞吐量的環比增幅達到12.61%,是八家機場中唯一增幅還在兩位數的機場。
點評:
行至4月,主要上市機場的復蘇之路來到了分岔口。其中,上海浦東機場的環比恢復速度在4月由正轉負,運力投入也有所下降。據航班管家數據,與3月份相比,上海浦東機場的承運航司數量從70家減為69家,提供座位總數從513.26萬個減少至488.59萬個,降幅達到4.8%。北京首都機場的復蘇更穩健,在行業進入平穩期后,旅客吞吐量的環比增幅依然達到兩位數水平。
由冬入春,海口美蘭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的數據下降,反映出海南作為熱門旅游目的地或正在由旺轉淡。與之相反,廈門同為熱門旅游城市,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則逐月攀升,4月實現旅客吞吐量202.79萬人次,已超過??诿捞m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
據航班管家統計,4月份TOP10航線的航班量也不再是“清一色”的正增長,同上一月相比,TOP10航線的航班量也是有增有減。實現環比正增長的均與北京首都機場有關,包括北京首都-上海虹橋、北京首都-深圳寶安、北京大興-廣州白云等。
同2021年4月相比,TOP10航線中成都雙流-北京首都的航班量降幅最大,減少了34.7%。在2021年,有4家航司執飛這條航線,包括中國國航、四川航空、海南航空和深圳航空。到今年4月,航線上的執飛航司只有中國國航和四川航空,投入座位數也有所減少。
此外,4月份國際航線航班量19540架次,環比上月提升56.5%,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1.3%。分區域來看,東南亞為主要出港目的地區域,航班量占到46.4%。具體到國家來看,中國-泰國航班量居于首位,達1862班次,環比上月增長54.9%;中國-阿聯酋恢復率最高,達到65.9%。
點評:
4月,TOP10航線的“成員”并未變化,主要為北、上、廣、深、杭、蓉、渝之間的互通航線。開春至今,國內商務互動重現繁榮,公商務出行的航班量在當前最為集中。其中,北京相關航線表現相對亮眼,維持逐月增長趨勢。
成都雙流-北京首都的航班量排在TOP10最后一位,并且同2021年4月相比降幅較大,顯現出成都天府機場的分流作用。成都天府機場自2021年6月正式投運,海南航空和深圳航空已經將其往返成都和北京的運力遷移至成都天府機場,中國國航和四川航空也將部分運力轉移到成都天府機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