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4 22:28:53
每經編輯 段煉 蓋源源
據中新網援引大公文匯網報道,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5月24日中午在廣州見傳媒,先用普通話再次就國泰乘務員歧視非英語乘客事件致歉,并指將親自領導跨部門的工作小組作出全面檢討,重新審視公司服務流程、人員培訓和相關制度。
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據南方都市報,5月24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在乘坐國泰航空香港至成都的航班時,空姐挨個問機上旅客要不要毛毯,要的都發一個,另外該航班是用英語、粵語、普通話三語播報的。對此,國泰航空官方客服向記者表示,該情況屬實,航司正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所有語言都會盡量播報,之前應該也是有普通話的”。
國泰航空機艙服務員招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據早前報道,有內地網民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自己在21日搭乘國泰航空CX987航班,從四川成都飛往香港,座位剛好在最后一排靠近乘務員準備餐食及休息處。他發布了一段31秒的詳細錄音,能聽到飛行期間乘務員不時使用英語、粵語抱怨乘客,聲稱“如果他們不會用英語說‘毛毯’,那他們就不配拿到毛毯”;還有乘務員嘲諷乘客分不清“carpet(地毯)”和“blanket(毛毯)”。該網民稱,起因應該是有乘客努力使用自己會的英文單詞,想要向這些“只會英文的”乘務員拿毛毯,結果反被取笑。此外,還有附近的乘客在嘗試用英文詢問乘務員如何填寫入境卡時,同樣得到無比不耐煩的回答。
22日晚,國泰航空發聲明稱,已知悉有關旅客在CX987航班上的不愉快經歷,公司對此深表歉意,并聯系相關旅客進一步了解情況,會進行嚴肅調查處理。
23日,國泰再次發聲明稱,已第一時間聯系旅客,目前已經暫停有關乘務員的飛行任務,即時展開內部調查,并會于三日內公布處理結果。
當天晚上,國泰三度致歉,并發布開除3名涉事乘務員的聲明。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在聲明中稱,將領導跨部門的工作小組做出全面檢討,重新審視該公司的服務流程、人員培訓和相關制度,進一步提升國泰航空的服務質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確保所有國泰員工必須尊重來自不同背景及文化的旅客,在所有的服務地區均提供專業且一致的服務。
5月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對于有關旅客在5月21日國泰航班CX987上的經歷感到痛心。他表示,涉事空中服務員的言行傷害了香港和內地同胞的感情,破壞了香港一向的尊重、有禮的文化和價值觀。
李家超表示,他已向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提出,此次事件屬于嚴重事件,國泰航空需進行檢討,類似情況不容再次發生。
據中新網,國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是香港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以香港國際機場作樞紐,連同旗下附屬航空公司共擁有228架飛機,在疫情前連接香港與35個國家和地區共119個目的地,包括內地26個目的地,是全球第八大國際客運航空公司及第三大國際貨運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母公司為跨國公司太古集團,是一家在英國倫敦注冊的私人企業,在香港設營運總部,并持有國泰航空45%股權,屬最大股東,另一主要股東為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99%。
公開資料顯示,太古集團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創始人是英國企業家約翰太古(John Samuel Swire)。鴉片戰爭結束之后,他是最早一批來中國從事貿易往來的外國商人之一,掙得了“第一桶金”,創立了著名的太古洋行。
百余年來長期與中國的商業往來讓太古集團賺得“盆滿缽滿”,逐漸從一個英國小型家族企業發展成如今的跨國集團公司,旗下包含地產、航空、飲料、航運、貿易及實業等五大業務板塊。
據第一財經,成立于1945年國泰航空是中國香港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近年來,由于陸續將香港港龍航空和香港快運航空收入旗下,國泰航空在香港機場占據了超過50%的座位份額。而根據國泰航空疫情前的2019年半年報,來自香港及內地的銷售收入,占據了公司收入總額的一半。
如今,來自中國市場(含香港、臺灣地區)的收入,在國泰航空的業績占比進一步提高。在2022年年報中,國泰有67.51%的營業收入來自于中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泰航空還與中國國航(601111)交叉持股。2020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和國航等國泰股東還曾出手390億增資國泰。
財報顯示,在2021年虧損50.80億元后,2022年國泰航空再度虧損61.27億元,不過主要是受子公司香港快運,以及國航等聯屬公司虧損的拖累。
而未來內地乘客選擇乘坐哪家航司去香港,也將對國泰航空的業績有著重要影響。
來自攜程的數據顯示,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以來,香港已長期“霸榜”內地旅客偏愛的出境目的地榜單,目前預訂端午節假期赴香港旅游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5倍。截至5月22日,五一假期之后,內地旅客赴港旅游的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35倍。
編輯|段煉 杜波 蓋源源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新網、南方都市報、第一財經、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