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2 10:12:17
◎上周,A股市場8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7家過會,諾康達被暫緩表決。
◎上周,中天氟硅主動撤回了IPO,成為上證主板市場注冊制以來首家主動撤回IPO的企業。
◎本周,A股市場將有10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有7只新股可供打新。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全面注冊制來臨,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也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周(5月15日至5月21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7家過會,僅諾康達被暫緩表決。上周IPO周過會率因此升至87.5%。
7家過會企業中,華虹宏力是港股上市公司華虹半導體(HK01347,股價27港元,市值353億港元)在A股IPO的上市主體,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專注特色工藝的晶圓代工企業,其無疑值得投資者關注。而180億元的擬募資額,也將創下科創板年內最大IPO募資紀錄。
8家企業上會的同時,中天氟硅則在上周主動撤回了IPO,其也成為上證主板市場注冊制以來首家主動撤回IPO的企業。
而在本周,(5月22日至5月28日,下同),A股市場將有10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其中,日日順在報告期內對關聯企業的銷售額占營收總額的約五成,能否過會仍待觀察。
A股市場本周還將迎來7家公司首發上市申購,其中,航空航天配套企業航天環宇通過自主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其中多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值得投資者關注。
而在港股市場,微創心律上周遞表港股市場IPO,“微創系”因此有望迎來第7家上市公司。
上周,A股有8家公司迎來上會,包括目標創業板的埃索凱、鑫信騰、眾捷汽車和諾康達4家公司,目標科創板的信宇人和華虹宏力,以及目標深證主板的德冠新材和平安電工。其中諾康達被暫緩表決,其余7家公司成功過會。
華虹宏力是港股華虹半導體回A的上市主體。作為中國大陸頭部晶圓代工企業,華虹宏力此次IPO擬募資180億元,也將創下科創板年內最大IPO募資紀錄。
華虹宏力在業界已取得不錯地位,在非易失性存儲器領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卡IC制造代工企業以及國內最大的MCU制造代工企業;在功率器件領域,公司是全球產能排名第一的功率器件晶圓代工企業,也是唯一一家同時具備8英寸以及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能力的企業,同時還擁有全球領先的深溝槽式超級結MOSFET以及IGBT技術成果。
華虹宏力目前擁有3座8英寸晶圓廠和1座12英寸晶圓廠,截至2022年末,公司總產能位居中國大陸第二位。2021年,華虹宏力的營業收入在全球晶圓代工企業中排名第6,公司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專注特色工藝的晶圓代工企業。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華虹宏力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37億元、106.30億元和167.86億元,其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0.83億元和25.70億元。
上周,總共有2家公司入列“黃榜”,除了上周上會時被暫緩表決的諾康達外,還有中天氟硅主動撤回了IPO項目。
上述2家公司中,來自上證主板的中天氟硅主要從事有機硅單體、中間體及下游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中天氟硅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1億元、8.94億元、12.26億元和7.47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9億元、0.62億元、3.13億元和0.86億元,業績表現并不穩定。
而在2022年上半年,雖然中天氟硅的營業收入同比有所增長,但其主要產品單體、中間體、深加工產品的價格均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整體的產品單價較2021年全年下降了12.74%。
中天氟硅并未披露2022年全年的業績,但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已經披露數據,有一定參考價值。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東岳硅材(SZ300821,股價10.17元,市值122億元)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55.64%和128.75%;合盛硅業(SH603260,股價70.65元,市值835億元)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38.24%和53.12%;新安股份(SH600596,股價12.21元,市值139.9億元)2022年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1.37%,但在2023年一季度同比大幅下滑了96.26%;興發集團(SH600141,股價22.75元,市值252.9億元)在2022年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35.42%,但在2023年一季度也同比大幅下滑了75.67%。
上證主板實現注冊制后,中天氟硅是首家主動撤回IPO的企業。
本周,A股市場有10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分別為目標上證主板的華勤技術和榮泰電工,目標深證主板的興欣新材和夏廈精密,擬登陸北交所的金潤股份和宏裕包材,以及目標創業板的藍山屯河等4家公司。
上述10家公司中,目標創業板的日日順是一家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根據招股書,以2020年收入計算,公司是中國第三大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日日順對海爾系客戶的關聯銷售發生額占公司整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3.13%、30.60%和31.55%,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41.48%、41.90%和42.69%;日日順對阿里系客戶的關聯銷售發生額占公司整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5.80%、15%和15.80%,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21.36%、21.15%和17.75%。
此外,截至2022年末,日日順的應收賬款達39.53億元,占公司當期資產總額136.82億元的近三成。
擬上市創業板的夏廈精密主要從事小模數齒輪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招股書顯示,夏廈精密實控人夏建敏、夏愛娟、夏挺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100%的股份,公司因此存在實控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與此同時,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夏廈精密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5億元、5.43億元和5.1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01.54萬元、8209.79萬元和7427.43萬元,在2022年存在業績下滑的情況。
擬上市深證主板的興欣新材則主要從事有機胺類精細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哌嗪系列、酰胺系列等。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興欣新材對第一大供應商諾力昂包括【諾力昂化學品(寧波)有限公司等】的采購金額占公司整體采購額的35.74%、29.17%和35.18%,與此同時,興欣新材也對諾力昂銷售產品,銷售金額分別為803.47萬元、324.27萬元和948.56萬元。
此外,興欣新材被抽中進行IPO現場檢查。深交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興欣新材存在數個內控方面的問題。如:資金流出披露在“其他”“支付的其他貨款”項目下的,資金去向無對賬單、回單等憑證支持,無法驗證去向等。
上周,新股市場有10家公司迎來首發上市,包括來自科創板的C飛測-U(SH688361,股價68.35元,市值218.72億元)等4家公司,來自創業板的C德爾瑪(SZ301332,股價14.67元,市值67.71億元)等3家公司,來自北交所的晟楠科技(BJ837006,股價14.41元,市值12.58億元)等2家公司,以及來自深證主板的C華緯(SZ001380,股價27.50元,市值35.44億元)。
上述10家公司中,來自科創板的C飛測-U錄得了上市首日最高漲幅,收漲189.62%,但來自創業板的C德爾瑪,以及來自科創板的C慧智微-U(SH688512,股價22.73元,市值102.85億元)和C安杰思(SH688581,股價124.3元,市值71.93億元)在上市首日分別收跌3.17%、8.94%和1.19%。
與此同時,上周還有先正達、中潤光能等10家公司IPO被受理。其中,先正達原本計劃在科創板IPO,但最終卻選擇了取消審議。如今,先正達又計劃了在上證主板市場IPO,而募資金額仍舊為650億元,這也將創下2010年農業銀行(SH601288,股價3.62元,市值1.27萬億元)上市以來A股最大IPO紀錄。
數據來源:交易所
本周,A股市場西山科技、航天環宇等7家公司將迎來申購。
擬上市科創板的航天環宇主要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和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的研發和制造。
航天環宇表示,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擁有11項主要核心技術,其中多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體來看,在宇航產品板塊,公司完成了載人航天、北斗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測、高分遙感、低軌互聯網衛星等航天器型號相關任務的配套,實現了該細分領域的自主可控,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航空航天工藝裝備板塊,公司實現了部分關鍵工藝裝備的進口替代,設計及工藝制造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方面:航天環宇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完小曾先后擔任國營7861廠副總工程師、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等職務;公司的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兼總工程師李長江,曾在航天科技第五研究院先后擔任項目管理部總工程師、總體設計部型號總指揮等職務。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航天環宇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6億元、3.06億元和4.01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333.90萬元、7905.54萬元和1.14億元,在報告期內處于持續增長狀態。
上周,微創心律遞表港交所申請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微創心律總部位于法國,是一家研發驅動的商業階段醫療技術公司,公司產品主要是用于治療和管理心律不齊和心力衰竭的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
從業績情況來看,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微創心律營業收入分別為1.80億美元、2.2億美元和2.05億美元,年內虧損分別為5430.1萬美元,8806.3萬美元及1.07億美元。
股權結構上,微創心律控股股東為微創醫療(HK00853)。目前,“微創系”旗下已有6家上市公司,而微創心律則有望成為其第7家上市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