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動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動態 > 正文

“新特估”! 北交所這類個股有望迎估值修復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5 20:29:14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作為中小創新企業的主陣地,截至2023年4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已達19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500億元,達到2523.02億元。

據數據統計,191家北交所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1501.91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同比增長12.17%。而據北交所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北交所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共計67億元,同比增長18.03%,平均研發強度4.46%,平均研發強度約是A股的2倍。而值得關注的還是,北交所PE僅約為創業板5折,約為科創板的4折。

不過,北交所因為較新,估值體系尚未完全成熟,且從北交所公司自身生命周期看,多數處于成長期階段,其中很多當前也是央國企背景如中科美菱、富士達、曙光數創、吉林碳谷、硅烷科技、長虹能源等。北交所作為A股“中特估”組成部分之一,或有望隨著北交所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投資者關注度提升逐漸得到估值體系修復。   

從2023年一季度的公募基金持倉變化來看,這一趨勢已經初露端倪,部分專精特新次新股及北證50中高權重、低估值公司獲增持較多。例如康普化學、曙光數創、硅烷科技等增持較為突出,其中曙光數創還進入4支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此外,同力股份、富士達等北證50高權重成分股也開始獲得增持。

天風證券分析指出,北證50由北交所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市場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組成,以綜合反映市場整體表現,是首個表征北交所整體表現的指數。北證50指數成份股大多為小微市值股票,且“專精特新”類別企業占比相對其他寬基指數更高,符合北交所市場定位;成份股在2022年實現營收和凈利的雙增長,企業發展韌性足。當前北證50指數估值較低,后市或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開源證券也表示,未來隨著北交所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投資者關注度提升,北交所流動性隨之改善,這些大市值、高權重、低估值的公司獲得重估可能性較大。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5965190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作為中小創新企業的主陣地,截至2023年4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已達19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500億元,達到2523.02億元。 據數據統計,191家北交所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1501.91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同比增長12.17%。而據北交所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北交所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共計67億元,同比增長18.03%,平均研發強度4.46%,平均研發強度約是A股的2倍。而值得關注的還是,北交所PE僅約為創業板5折,約為科創板的4折。 不過,北交所因為較新,估值體系尚未完全成熟,且從北交所公司自身生命周期看,多數處于成長期階段,其中很多當前也是央國企背景如中科美菱、富士達、曙光數創、吉林碳谷、硅烷科技、長虹能源等。北交所作為A股“中特估”組成部分之一,或有望隨著北交所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投資者關注度提升逐漸得到估值體系修復。 從2023年一季度的公募基金持倉變化來看,這一趨勢已經初露端倪,部分專精特新次新股及北證50中高權重、低估值公司獲增持較多。例如康普化學、曙光數創、硅烷科技等增持較為突出,其中曙光數創還進入4支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此外,同力股份、富士達等北證50高權重成分股也開始獲得增持。 天風證券分析指出,北證50由北交所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市場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組成,以綜合反映市場整體表現,是首個表征北交所整體表現的指數。北證50指數成份股大多為小微市值股票,且“專精特新”類別企業占比相對其他寬基指數更高,符合北交所市場定位;成份股在2022年實現營收和凈利的雙增長,企業發展韌性足。當前北證50指數估值較低,后市或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開源證券也表示,未來隨著北交所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投資者關注度提升,北交所流動性隨之改善,這些大市值、高權重、低估值的公司獲得重估可能性較大。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