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1 07:51:11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5月10日消息,“今天接到了相關部門的電話,要求我們適當控制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上限,不能超過基準利率上限0.2個百分點。”5月10日,一位地方法人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另據證券時報5月10日報道,消息人士還表示,將部分個人和企業存款的上限降低30個基點,自5月15日起生效。
5月份以來,多家銀行集體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紛紛下調25到30個基點不等。可以說,下調存款利率已是大勢所趨。這無論是對于銀行本身,還是對于資本市場來說,都是重磅利好。銀行可能已經見到了未來幾年息差的低點。而存款利率的下調有利于引導資金進入到了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廣州日報5月10日消息,記者獲悉,近日相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各銀行控制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加點上限。對于通知存款利率,國有大行不能超過基準利率0.1個百分點,其他銀行不能超過基準利率0.2個百分點。
據悉,通知存款,是指存款時不約定存款期限,儲戶可隨時支取,但支取前需提前通知銀行約定支取的時間和金額。兼有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的性質,利率視通知期限的長短而定,一般較活期存款高,但又比定期存款低。這類通知存款的起存金額普遍為5萬元。
據央行官網,2015年10月24日發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調整表顯示,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別為0.80%、1.3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官網發現,目前六大行1天和7天兩個期限的通知存款掛牌利率均分別為0.45%、1.00%,協定存款利率為0.90%,而活期存款利率為0.25%。
不過,某大行App顯示,5月10日,該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可高達1.75%,1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可高達1.25%;另一家大行App也顯示,5月10日,該行7天期通知存款達到一定額度后,利率也可高達1.75%,并提醒稱,預計年化利率并不代表轉開通知存款子賬戶的實際利率,協議有效期內將根據央行基準利率和監管要求進行適應性調整。此外,某股份行7天期智能通知存款利率加點后可高達2.00%。
同時也有大行App顯示,目前這些銀行1天和7天兩個期限的通知存款利率均顯示分別為0.45%、1.00%,與掛牌利率相比并無上調。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從嚴管控負債成本,不僅有利于控制銀行存款付息率,更有助于緩解當前資金空轉套利、虛增資產負債表的壓力。存款成本管控仍有后手牌,“類活期”存款是重要抓手。
預計后續對于存款定價自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將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創新類活期存款納入自律機制管理;同業存款套殼協議存款需繼續糾正;期權價值過低的“假”結構性存款仍須規范,后續或將結構性存款的(保底收益+期權價值)合計同時納入自律機制上限,進一步壓降結構性存款利率。
近期,多地多家銀行相繼宣布下調利率。
可以說,下調存款利率已經是大勢所趨。事實上,近期不少銀行已經開始動作。5月份以來,就有多家銀行集體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紛紛下調25到30個基點不等。
5月5日,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和恒豐銀行三家全國性股份銀行同時發布公告稱,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已降至3%以內。今年4月以來,已有20余家中小銀行、農商行等陸續下調了定期存款利率。多輪下調后,當前多數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3年、5年期存款掛牌利率已降至3%以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中國商報5月10日報道,“銀行存款利率下調最大的意義就是對國內實體經濟的讓利,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雒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存款利率下調是利率市場化下的必然趨勢,符合市場規律。從監管政策層面看,此舉有利于傳導央行的貨幣政策;從市場角度看,存款利率調降能夠降低金融市場交易費用,加速資金周轉,從而提升資金、市場運轉效率。
據經濟觀察網5月10日報道,對于后續銀行存款利率是否會繼續下調,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主要取決于存款市場供求狀況,各類型、各家銀行自身資產負債,凈息差,經營等多方面的情況。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從近期市場環境看,后續部分大行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可能性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盡管市場利率有所下行,但存款仍維持較高水平,市場供需可能繼續推動部分銀行調降存款利率。10年國債收益率由1月底2.94%高點回落至2.74%附近;其次,銀行存款利率仍有調降空間。
國君固收覃漢團隊在研報中指出,近年來,貸款和存款利率的非對稱下行使得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逼近1.8%的監管下限,經營壓力倒逼存款利率調降。調降存款利率,尤其是1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有助于資金活化,釋放超額儲蓄。基于凈息差收窄程度、資金活化和釋放超額儲蓄等原因,預計2023年或還會見到兩次系統性調降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調降還在“中途”。
據新京報4月27日報道,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記者,在息差收窄的壓力下,銀行對持續加大力度進行負債成本管控的內生動力依然充足。這意味著銀行業內對于存款利率進一步調整已有共識。此外,多位業內人士還預計,相關監管部門還將引導銀行的活期及類活期存款利率下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日報、經濟觀察網、中國商報、新京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