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8 19:07:10
每日經濟新聞 劉杰 每經編輯 趙博淵
成都國際鐵路港 圖片來源:成都市青白江區提供
5月7日,從莫斯科發運至成都的進口肉類冷鏈班列到達阿拉山口,為全國首批通過中歐班列入境的進口肉類,標志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口肉類冷鏈業務在全國率先完成重啟,將助力青白江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并可望進一步刺激進口冷鏈食品消費活力。
此次進口肉類冷鏈班列共3個貨柜,貨值約200萬元,主要為雞副產品。這批進口肉類搭乘成都中歐班列自莫斯科出發,途經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目前已在新疆阿拉山口入境,后將直運成都。
“我們定期溝通解決班列運行中的情況和問題,保證回程線路穩定運行;加強對進口企業申報工作的培訓指導,在班列入境前對貨物準入進行預審核,并通過快速通關+提前申報、專崗接單、‘7×24小時’預約制查驗等措施,提高班列通關效率。”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監管一科科長陶建松表示。
據業內人士測算,通過中歐班列進口歐洲肉類產品,相比海運可節約45天的運輸時間,相比空運則節約大約1萬元/噸的運輸費用,大大節約了運輸時間、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今年以來,在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阿拉山口海關及阿拉山口站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成都國際鐵路港積極推進進口肉類冷鏈業務重啟,通過對接進口肉類企業、梳理完善業務流程、協調解決堵點和痛點,為進口肉類冷鏈業務的全面恢復做好充足準備。
據悉,成都國際鐵路港肉類進境指定監管場地擁有1000平方米冷凍(冷藏)集裝箱堆場,15000平方米冷鏈查驗和儲存一體化設施,貯存能力達3000噸。港區已入駐玉湖冷鏈、盒馬鮮生、銀犁、吉選柴門、中外運普菲斯、寶匯、深國際等一批全球知名冷鏈企業,已投運冷鏈倉儲體量約155萬立方米,未來三年還有近100萬立方米的建設增量。
進出口冷鏈業務的“雙向奔赴”,對成都國際鐵路港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青白江將進一步提升冷鏈物流供應鏈組織能力,通過肉類進境指定監管場地常態化開展肉類國際貿易,減少企業物流成本、提高通關效率,高質量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