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8 17:02:44
◎對于業績下降原因,安陽鋼鐵方面記者表示,最主要還是原材料上漲、產品售價上不去,安陽鋼鐵深處內陸,在銷售對象、地緣優勢并不明顯,也是另外的因素。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鋼鐵產業處于低谷,沒有地域、客戶優勢的安陽鋼鐵(SH600569,股價2.10元,市值60.32億元),在2022年交出了一份慘淡的成績。
4月28日,安陽鋼鐵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92.35億元,同比下降25.36%;對應的歸母凈利潤虧損30.01億元,同比下降411.18%。
對于業績下降原因,安陽鋼鐵方面記者表示,最主要還是原材料上漲、產品售價上不去,安陽鋼鐵深處內陸,在銷售對象、地緣優勢并不明顯,也是另外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3年,多家上市鋼企一季度報虧,鋼鐵行業利潤率處于較低水平。
對于去年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安陽鋼鐵在財報中稱,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仍然復雜嚴峻,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持續弱勢三重壓力仍然較大,鋼鐵行業發展面臨下游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等挑戰,行業利潤水平大幅下滑。
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營收8.72萬億元,同比減少9.8%;利潤總額365.5億元,同比減少91.3%。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會員鋼鐵企業營收同比下降6.35%,利潤總額則下降了72.27%。
相比于全行業的下滑,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安陽鋼鐵對虧損的主要因素還提到:公司盡管加大了調結構、降成本力度,但受環保限產影響,主要鋼材產品成本上升,銷量和綜合售價下滑影響,毛利率大幅下降,報告期內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蘭格鋼鐵數據顯示,從噸鋼利潤數據來看,2022年整體鋼鐵行業噸鋼利潤呈現快速下降的態勢,全年的噸鋼利潤僅在50元左右,重點鋼企的噸鋼利潤可以到100元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預披露階段,鋼鐵企業業績預減、虧損的消息頻出,動輒上億元的利潤減少甚至超10億元的虧損。不過,安陽鋼鐵全年虧損30億的情況卻并不多見。
4月28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安陽鋼鐵方面,公司相關人員表示,最主要還是原材料上漲、產品售價上不去,但在整個行業來看,所有企業都在下降,但每個鋼鐵企業輻射的銷售對象、地緣優勢并不一樣,與寶鋼等沿海企業相比,安陽鋼鐵地處內陸,所承受物流等成本壓力、銷售壓力都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鋼鐵企業的主要原材料,鐵礦石整體價格在2022年雖有所回落,但煤炭價格仍舊處于高位,導致國內鋼企首次出現煤焦成本高于鐵礦石成本的情況。山東鋼鐵(SH600022,股價1.54元,市值164.76億元)在2022年財報中指出,2022年,煉焦煤采購成本同比上漲24.91%,煉鋼工序碳素成本首次高于鐵素成本,對鋼鐵企業降本增效形成較大壓力。
從目前來看,這種壓力在2023年仍在持續。對于一季度鋼鐵企業的業績,中鋼協方面稱,“一季度的鋼材價格同比降幅大于原燃料價格降幅,鋼鐵行業利潤率處于較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3年后,我國的鋼產量不斷攀升,其中3月份的粗鋼日產量,達到歷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一季度,我國粗鋼產量26156萬噸,同比增長6.1%;生鐵產量21983萬噸,同比增長7.6%;鋼材產量33259萬噸,同比增長5.8%。而一季度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24342萬噸,同比僅增長1.9%。
鋼產量高于消費量的現實,令鋼鐵企業的庫存均高于去年同期,進而帶來了鋼價的下滑。
據中鋼協監測,一季度,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平均值為117.32點,同比下降13.68%;而重點鋼鐵企業的煉焦煤平均采購成本同比下降4.70%,普氏62%鐵礦石指數為127.06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價格同比下降9.13%。
在供給增量大和生產成本高的雙重擠壓下,鋼鐵行業形勢較為嚴峻。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一季度,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營業收入15545億元,同比增長2.24%;營業成本14663億元,同比增長5.90%,比收入增幅大3.6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59.68億元,同比下降71.49%。
這也直接表現在各鋼鐵企業的業績上。在發布2022年業績的同時,安陽鋼鐵也發布了2023年一季報,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8.71億元,同比上漲16.69%,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卻虧損3.72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A股有21家鋼鐵企業披露了2022年一季報,其中永興材料(SZ002756,股價63.76元,市值343.73億元)、久立特材(SZ002318,股價15.94元,市值155.76億元)、武進不銹(SH603878,股價12.33元,市值49.41億元)等8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寶鋼股份(SH600019,股價6.44元,市值1434億元)、鞍鋼股份(SZ000898,股價2.95元,市值277.33億元)、山東鋼鐵等1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下降,其中,有8家公司降幅超過50%。
在此背景下,鋼鐵企業也開始自救。4月25日,西北聯鋼召開協調限產會議提出,西北聯鋼各股東鋼企及區域內主要鋼企計劃從4月25日開始自發自律進行減停產,減產比例不低于30%,涉及高爐15座以上(包含前期已停產高爐),預計日均減少鐵水產量6萬噸以上,減產時間暫定至五月底,復產時間待定。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