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3 21:34:14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一口氣下發了12份紀律處分決定書,涉及5家私募基金和8名高管。
在這其中,杭州巨鯨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巨鯨道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巨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杭州“巨鯨系”公司因違規從事募集行為、人員違規兼職、不公平對待投資者等原因受到中基協的紀律處分,主要高管也被監管“拉黑”。
此外,原上海汐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兼研究總監鐘成為了維護客戶關系,不惜將自家旗下管理基金的投資標的等未公開信息泄露給客戶的“老鼠倉”行為也受到了監管的處罰,被加入黑名單、為期三年。
近日,中基協一口氣公布了12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引發行業和市場的高度關注。
每經記者發現,這12份紀律處分中有9份都與杭州巨鯨系有關,受罰的三家公司分別為巨鯨財富、巨鯨道勝資管和巨鯨資管。
首先,這三家機構都存在違規從事募集業務的行為。在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情況下,接受“開金融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開金信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委托,參與了向“開金國壽三亞康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金海南融通文化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金海南融通聯合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三只基金推薦客戶的工作。
其次,這三家機構的人員違規兼職。截至2022年11月,三家公司的在職員工中,多名職工曾簽署兼職協議并向客戶同時提供上述三家機構的產品投資咨詢服務。
第三,巨鯨財富與巨鯨資管的辦公場所不獨立。
除此之外,巨鯨道勝資管在其中一只產品的信息披露中,沒有提及底層投資中的可轉債投資,未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巨鯨資管則存在不公平對待投資者的情況。
事實上,就在去年3月和9月,浙江證監局也先后對這三家“巨鯨系”公司和高管出具了警示函,也是直指其不公平對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資者、沒銷售資格卻違規募集私募基金等違規行為。
此次,中基協對這三家機構也進行了公開譴責,同時給出了暫停受理私募基金產品備案六個月或十二個月的紀律處分。巨鯨財富、巨鯨道勝資管和巨鯨資管的法定代表人倪心剛被中基協加入黑名單、為期一年;其他幾名高管則被處以警告或公開譴責。
另一份紀律處分決定書也引起了每經記者的注意。
該處分顯示,原上海汐泰基金經理兼研究總監鐘成為維護客戶關系,將因履職中知悉的未公開信息泄露給客戶并明示客戶從事相關證券交易,但未向其收取報酬,且該客戶根據鐘成的明示實際從事了相關證券交易。
事實上,因鐘成存在泄露未公開信息、明示他人交易的行為,廣東證監局早在2021年12月就向其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
這則處罰決定顯示,鐘成自2017年5月2日起在上海汐泰擔任研究總監,并從2017年10月19日起擔任上海汐泰-小棉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負責該基金募集和投資決策,在履職中知悉該基金的交易標的、交易時點、交易價格、交易數量等投資決策及交易執行等未公開信息。
2018年12月~2019年8月,為了維護和客戶蔣某新的關系,鐘成將其知悉的上海汐泰-小棉襖基金的未公開信息泄露給蔣某新,后者則從這期間的趨同交易中盈利719.08萬元。對此,廣東證監局責令鐘成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
在中基協來看,當事人鐘成泄露未公開信息、明示他人交易的行為屬于嚴重背信行為,違規性質惡劣,對有關行為進行自律懲戒有必要,因此決定將他加入黑名單、期限為三年。對于這類行為的嚴懲不貸,也反映出相關機構監管力度的增強,以及出清“偽私募”“亂私募”的決心。
此外,北京竹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因存在產品募集完成后未按規定向協會備案、從事與私募基金無關的業務、未及時向協會報送相關信息、不具備持續經營的條件等原因,被中基協撤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法定代表人、總經理馬鱗也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018841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