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1 15:15:46
每經記者 張靜 李樂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3月31日,鉑力特(688333)發布2022年年報。據年報顯示2022年營業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6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950萬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5331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公司營業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長,但其研發投入連年上升,管理成本較高,且存貨儲備及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存在風險。
鉑力特成立于2011年,2019年登陸科創板,是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圍繞金屬3D打印服務、設備、打印用原 材料、零件創新設計與技術服務等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機械、科研院所等領域。
近三年鉑利特營業收入一直處于穩步增長態勢,2020年4.12億元、2021年5.52億元、2022年9.18億元;雖公司2021年凈利潤虧損,因系計提股份支付費用1.73億元所致。但公司每股收益從2020年-1.08元,2021年-0.67元,再到2022年0.7元,成功扭轉局面。
從其主營業務來看,航空航天及工業領域營收為6.38億元和2.40億元,營業收入實現增長,科研院所及醫療研究領域成本營收比上年同期下降24.27%和53.87%,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減少9.66%和10.63%。
分產品看,公司在自研3D打印設備、配件及技術服務,3D打印定制化產品及技術服務和3D 打印原材料上營收都有大幅提升,但在代理銷售3D打印設備及配件上營收下降100%,2022年未發生代理銷售設備,收入均來自直接銷售模式。
分地區看,公司除華南、華東地區外其余地區的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其中西北地區、海外地區增長較快,較上年分別增長318.34%、213.61%,主要系公司努力加大市場開辟力度及挖掘新的應用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子公司除鉑力特(江蘇)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外,均處于虧損狀態,利潤增幅主要來源母公司業務。
研發投入及期間費用上漲
每經記者注意到,報告期間內,公司堅持聚焦金屬增材制造技術,持續加大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公司研發投入1.6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7.71%,相比上年增長了4835萬元,增幅42.33%。
同時,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張,產品投入不斷提升。公司銷售、財務費用得到大幅增長,較上年同期增加78.51%和93.84%。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末尾,公司存貨賬面價值為5.4億元,占比期末總資產17.78%;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及應收款項融資賬面價值為6.6億元,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為21.72%,存貨儲備及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存在風險。
此外,鉑力特前五名客戶占比68.76%,集中度較高。
總體來看,公司近幾年產業規模處于快速擴大階段,總資產較上年同期末增長9.24億元,達到30.32億元,增幅43.83%。在新材料、核心元器件、專用軟件核心關鍵技術高速成長。
未來,公司將堅持技術創新戰略,繼續投入完善并發展各類核心技術,保持技術 領先性,充分發揮公司已有市場地位、技術優勢、工藝積累和行業經驗,進一步擴大產品覆蓋領域和影響力,通過規模化生產及創新工藝手段降本增效搶占市場份額,推動增材制造的規模化應用。
據公司公告,2022 年年度業績說明會定于2023年4月18日舉行。
對于上述情況,每經記者致電鉑力特希望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