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深交所發布ETF市場發展白皮書(2022年)

深市基金 2023-03-31 11:07:12

3月30日,由深交所基金管理部、新聞辦、會員管理部、創業企業培訓中心主辦,易方達基金協辦的ETF產品持營暨媒體工作交流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基金管理部發布了《ETF市場發展白皮書(2022年)》,后續深市基金還會陸續推出ETF投資交易白皮書、流動性服務業務白皮書和其他材料,形成白皮書系列,給投資者和行業從業人員提供信息參考,敬請關注!

中國ETF市場自2004年推出,經過19年的發展歷程,已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ETF作為投資工具,以其費用低廉、持倉透明、風格穩定、交易便利的特點,受到各類投資者的認可。截至2022年底,深滬兩市共上市734只非貨幣ETF 產品,資產規模共計13390億元,比2021年末增長2399億元,漲幅21.83%,數量和規模均創下新高。

展望2023年,ETF市場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ETF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全面注冊制下ETF投資優勢凸顯,ETF生態圏的日趨完善進一步提升ETF吸引力,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ETF發展帶來新契機。另一方面,ETF的投資者認知度與市場滲透率有待進一步提升,ETF基礎規則與配套機制仍需完善,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還待優化。

為介紹2022年ETF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進一步增進ETF從業人員和投資者對ETF市場的了解,特發布本白皮書。本白皮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聯合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編制。

目錄

引  言

一、ETF發展特征與趨勢

(一)ETF產品發展歷程

(二)ETF市場整體發展情況

  1. ETF數量規模共創新高

  2. 新發ETF規模較大

  3.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4. 行業主題ETF規模占比擴大

(三)各類型ETF發展情況

  1. 寬基ETF逐步多樣化、特色化

  2. 醫藥主題ETF規模上升幅度最大

  3. 策略ETF集中于紅利和成長類

  4. 跨境ETF延續高增長態勢

  5. 債券ETF發行規模激增

  6. 商品ETF規模有所萎縮

二、ETF市場面臨新機遇與挑戰

(一)ETF市場面臨的主要機遇

  1. ETF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

  2. 全面注冊制下ETF投資優勢凸顯

  3. ETF生態圈的日趨完善進一步提升ETF吸引力

  4. 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ETF發展帶來新契機

(二)ETF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

  1. ETF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2. ETF配套機制有進一步完善空間

  3. 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還待優化

三、2023年創新產品研究展望

(一)深市寬基ETF

(二)REITs ETF

(三)商品期貨ETF

(四)主動管理型ETF

(五)FOF ETF

(六)多倍及反向ETF

附件1:全球ETF市場發展情況附件2:深市特色ETF產品案例摘編

一、ETF發展特征與趨勢

(一)ETF產品發展歷程

2004年12月,國內第一只ETF(上證50 ETF)成立。2005至2006年,上證50ETF、深證100ETF、上證180ETF和中小100ETF分別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至此,國內ETF市場正式誕生并逐步發展。隨著指數化投資實踐的深入, 2012年5月,首批兩只滬深300ETF上市并成為融資融券標的。同年,首批跨境ETF——易方達恒生H股ETF和華夏恒生ETF成立,ETF配置走向海外。此后幾年,各類型ETF快速發展。

隨后,ETF品種更加豐富,2013年債券ETF(國債ETF)和商品ETF(黃金ETF)推出并實施日內回轉交易,填補了ETF市場中低風險投資品種的空白。2015年,首批滬港通ETF上市,跨境基金產品開始實施日內回轉交易。2019年,境內首批商品期貨ETF在深交所上市,ETF對大類資產的覆蓋漸趨完善。

(二)ETF市場整體發展情況

1. ETF數量規模共創新高

截至2022年底,深滬兩市共上市734只ETF產品(非貨幣),資產規模共計13390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2399億元,漲幅21.83%,數量和規模均創下新高。其中,深市ETF(非貨幣)規模增加1078億元,漲幅41.81%。2022年兩市非貨幣ETF成交金額共13.04萬億元,ETF市場發展已進入快車道。

圖1 境內ETF規模(億元)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 新發ETF規模較大

2022年,全市場共新發142只ETF,成立規模1499億元。其中,深市新發ETF成立規模792億元,占比53%。

圖2 新發ETF數量和規模分布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新發ETF年底規模排名前5的產品包含1只政金債ETF、1只創業板50ETF和3只中證1000ETF。其中首批政金債ETF作為創新產品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而中證1000ETF得益于2022年7月中金所上市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和市場機構關注。

表1  2022年規模排名前5的新發ETF

數據來源:Wind,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存量ETF產品中規模增長排名前5的非貨幣產品均為寬基指數,包括科創50ETF、滬深300ETF、中證1000ETF,以及兩只分別投資于香港、美國科技市場的跨境ETF。

表2  2022年規模增長排名前5的存量ETF(非貨幣)

數據來源:Wind,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

3.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隨著ETF市場規模效應逐步顯現,ETF規模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的管理規模均突破千億。截至2022年底,境內共有52家基金公司已發行非貨幣ETF產品,其中排名前10位的基金公司合計管理規模達到1.06萬億元,市場份額占比近八成。規模排名前三和前五的基金公司合計市占率達到42.94%、58.04%。

表3  2022年非貨幣ETF規模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4. 行業主題ETF規模占比擴大

2018年以來,行業主題ETF成為新發行ETF主力,575只新上市ETF中,行業主題ETF共449只,占比78%,規模占ETF總規模比例近40%。

圖3 行業主題ETF幾乎已占我國ETF市場的半壁江山

數據來源:Wind

數據來源:Wind

(三)各類型ETF發展情況

1. 寬基ETF逐步多樣化、特色化

寬基ETF早期發展迅速,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等主要寬基指數布局相對完善,同一指數有多個產品同時跟蹤,先發優勢、規模優勢顯著。2020年以來,傳統寬基指數ETF發行放緩,新發產品多集中于多樣化、特色化的新指數。2021年,新發行寬基ETF以科創創業50指數為代表,相關ETF合計發行份額約197.7億份。2022年,小盤風格逐漸受到重視,多只跟蹤國證2000指數與中證1000指數的ETF產品發行。截至2022年底,全市場寬基ETF共146只,總規模5653億元,較2021年底增加912億元,增長率19.23%。

圖4 寬基規模(億元)和數量的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 醫藥主題ETF規模上升幅度最大

2013年以來,行業主題類ETF快速豐富,覆蓋行業由最初的消費、能源、制造、金融和地產擴大到了傳媒、電子、通信和國防軍工等十余個行業。截至2022年底,全市場行業主題ETF共384只,總規模4659億元,較2021年增加385億元,增長率9.00%。

圖5 行業主題ETF規模(億元)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其中,ETF產品規模最大的行業集中于金融地產、制造和科技等領域。2022年,除金融地產相關ETF規模下降98億元外,其余行業板塊規模均有所上升,醫藥板塊規模上升幅度最大,達167億元。

圖6 各類行業主題ETF產品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3. 策略ETF集中于紅利和成長類

2018年以來,伴隨著整個ETF市場蓬勃發展,國內策略ETF市場也加速成長,其中上證紅利指數ETF、深證紅利指數ETF貢獻了主要市場增長量。截至2022年底,全市場策略ETF共59只,總規模357億元,較2021年增加49億元,增長率15.94%。

圖7 策略ETF規模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按照策略因子分類,ETF跟蹤的策略指數可以分為市值因子、紅利因子、成長因子、價值因子、低波動因子、基本面因子、質量因子等,目前市場上的策略ETF主要集中于紅利因子和成長因子,相關ETF共21只,總規模252億元,占所有策略ETF的70.47%。

4. 跨境ETF延續高增長態勢

自2012年首批跨境ETF發行上市以來,跨境ETF發展不斷加速,在2021年達到頂峰,當年全市場共發行54只跨境ETF。截至2021年底,跨境ETF總市場規模達1141億元,產品覆蓋美國、香港、日本、德國、法國等全球多個地區。2022年跨境ETF延續了2021年的高增長態勢,全市場新發跨境ETF31只,覆蓋港股科技、港股寬基、美股生物科技、納斯達克100等領域。截至2022年底,跨境ETF共109只,總規模1971億元,較2021年增加830億元,增長率72.74%。

圖8 跨境ETF規模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從行業分布來看,跨境ETF中跟蹤互聯網行業的ETF占比達38%,其中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最受歡迎,從規模集中度來看,頭部效應明顯。

圖9 跨境ETF的產品格局——按跟蹤指數分類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5. 債券ETF發行規模激增

國內債券ETF發展總體而言仍處于起步階段。2013年3月,我國第一只債券ETF成立,債券ETF自此開始了相對曲折的發展歷程。2013、2014年分別發行95億元和67億元,此后三年幾乎未有發行,直到2018年發行量才再度上升至約130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至155億元,但2020年發行量迅速萎縮,2021年再次出現零發行的情況。然而,進入2022年,債券ETF發行規模激增,達到創紀錄的243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續且已成立的債券ETF共17只,數量和規模都不及整體債券基金的1%。

圖10 當前債券ETF存量結構(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6. 商品ETF規模有所萎縮

2013年以來,所有商品ETF均為黃金ETF,而2019年底商品投資領域新發的3只商品期貨類ETF(豆粕ETF、有色期貨ETF和能源化工ETF)為商品ETF注入了新鮮血液。2022年以來,受國際形勢波動、全球主要經濟體加息等因素影響,商品ETF規模整體有所萎縮。截至2022年底,全市場商品期貨ETF共19只,總規模221億元,較2021年減少68億元,下降率23.42%。

圖11 商品ETF規模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首批黃金ETF成立于2013年,分別在深交所(易方達黃金ETF)、上交所(國泰黃金ETF、華安黃金ETF)上市。截至2022年底,黃金ETF共計16只,相較于2021年增加4只。2022年新上市4只ETF掛鉤標的均為上海金(合約代碼:SHAU),并在深交所上市。截至年底,黃金ETF合計規模達207億元,比2021年下降70億元,下降率25.14%。

圖12 黃金ETF規模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止2022年12月31日

目前國內有三只商品期貨ETF,均成立于2019年,并在深交所上市,分別為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大成有色金屬期貨ETF、建信易盛鄭商所能源化工期貨ETF。截至年底,商品期貨ETF規模合計為13億元,比2021年上升2億元,上升率18.40%。

圖13 商品期貨ETF規模和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截止2022年12月31日

二、ETF市場面臨新機遇與挑戰

(一)ETF市場面臨的主要機遇

1. ETF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

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新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增長點相繼出現。ETF作為安全透明高效的投資工具,能夠便利投資者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價值發現,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近年來,各種細分領域的行業主題ETF相繼發行,在引導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重點發展領域、支持國家戰略落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以中證機床ETF為代表的主題ETF,為擁有科技服務能力的企業賦能,助力我國優質公司的發展,充分體現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意義。去年,交易所進一步豐富“雙碳”基金,首批8只中證環交所碳中和ETF不僅為投資者進行綠色投資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也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綠色轉型升級的能力。

未來繼續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政策重點支持、符合經濟發展方向相關領域的產品,如自主科技創新、低碳產業、風光儲一體化、安全領域等,對于促進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將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通過資本市場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國家戰略發展。

2. 全面注冊制下ETF投資優勢凸顯

隨著A股全面注冊制的落地,ETF的投資優勢將更加凸顯。一方面,全面注冊制下,上市公司數量會進一步增加,投資個股的難度也會相應加大,需要采用專業方法甄別優質投資標的;另一方面,隨著股票數量的持續增加,上市和退市都將成為常態,而優質的上市公司仍是指數上行的核心推動力。資本市場本身優勝劣汰的機制與指數基金定期調整、優選領域龍頭企業的邏輯相一致。因此,更多普通投資者可能更傾向于通過ETF進行指數化投資。

3. ETF生態圈的日趨完善進一步提升ETF吸引力

2022年,衍生品標的不斷豐富,深交所先后上市創業板ETF期權、中證500ETF期權和深證100ETF期權,上交所上市交易中證5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交易中證1000股指期權。期權品種的豐富為現貨持倉提供了保險功能,進一步滿足了市場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需要,有利于機構開發更多收益增強、風險中性類產品,契合不同投資者的收益預期和風險偏好,進一步完善了ETF生態圈,豐富了ETF投資交易方式,有助于增強ETF市場韌性,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促進ETF市場進一步發展。

4. 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ETF發展帶來新契機

近年來,基金和券商投顧業務逐步從“賣方時代”邁向“買方時代”,隨著買方投顧模式的發展,大量具備較高投資水平的買方投顧機構為投資者提供了專業的輔導和服務。ETF因其費用低廉、交易便捷、投資透明等特征,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于資產配置和波段交易等多種場景,為投資者取得實際收益。未來隨著股票市場有效性進一步增強,主動權益基金的超額收益將會有所下降。ETF將更加受到投顧機構的青睞,投顧業務也將成為未來ETF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二)ETF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

1. ETF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從整體市場規模看, 截至2022年末,境內非貨幣ETF規模合計約1.35萬億元,約占整體非貨幣公募基金市場規模的8.88%,遠低于美國ETF占共同基金和ETF總規模比例22.66%,表明國內ETF市場整體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2. ETF配套機制有進一步完善空間

境內ETF市場誕生以來,配套機制不斷優化完善,隨著投資者群體快速增長,ETF呈現出與場外基金不同的功能定位與產品特征,而市場也對ETF相關機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ETF在發行上市、交易和申贖機制、流動性服務、費用和風險監控等方面機制的進一步深化,將會進一步降低市場機構運行成本,提升投資者投資效率。

3. 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還待優化

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A股市場中的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企職業年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占比均有較大提升空間。但長久以來入市意愿不強、“耐心資本”不足等因素制約了長期資金的入市。下一步,可以進一步采取措施優化市場環境,鼓勵投資機構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加強投資者教育,提升長期資金的入市意愿。

三、2023年創新產品研究展望

近年來,ETF市場整體保持著蓬勃的生命力。從市場發展來看,2023年產品創新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探索:

(一)深市寬基ETF

深市目前已經發布了創業板指、深證100指數等市場影響力較高的寬基指數,一方面為衡量不同維度的深市基礎市場表現提供了業績基準,另一方面也以ETF為載體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市場參與工具。2023年,隨著A股全面注冊制的落地,深市主板的受關注度也在持續提升,市場對于開發深市核心寬基指數的訴求不斷提高。未來將進一步完善深市寬基指數和ETF體系,完整覆蓋深市主板等市場板塊,立足深市特色市場定位,與現有深市寬基指數形成互補,進一步滿足投資者對于深市核心資產的配置需求。

(二)REITs ETF

國內REITs產品自2021年正式推出后持續擴容并逐步走向常態化發行,當前上市公募REITs已達24只,發行規模合計783.61億元。REITs展現出了高穩定性、高股息率的特點,與股票和債券資產相關性較弱,尤其是在2022年權益市場震蕩下行、理財贖回潮的背景下,REITs收益情況相對穩定,是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標的。整體來看,推出REITs ETF的條件日趨具備。

(三)商品期貨ETF

商品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長期與債券、股票等傳統資產保持極低的相關性、甚至是負相關關系。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拉動大宗商品需求,全球供應鏈矛盾加劇等大環境下,將商品資產打包以ETF進行投資存在較大市場需求,也可以作為抗通貨膨脹的重要投資工具。

(四)主動管理型ETF

過去3年,全球主動化ETF產品快速發行,雖然規模上與被動產品仍有較大差距,但主動產品在所有ETF中的數量占比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成為ETF市場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增強型ETF是境內ETF市場向主動管理邁進的一次重要嘗試,目前境內市場已存續運作13只增強型ETF,指數涵蓋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創業板、科創板等主流寬基,此類產品的成功運作進一步提升了境內投資者對主動ETF的認知與認可程度。

(五)FOF ETF

FOF ETF是以其他ETF為主要投資標的的ETF。這類產品本身以ETF形式上市交易,同時底層投資的資產也是ETF,一方面承繼底層ETF費用低廉、風格統一、類別豐富的優勢,另一方面自身存在高透明度和高流動性特征,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投資者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

(六)多倍及反向ETF

多倍及反向ETF是通過投資金融衍生品,如期貨合約或互換合約進行結構搭建,采用現金申贖,實現跟蹤對應標的指數或資產的多倍收益或者反向收益的交易所交易型基金。研究探索推出多倍及反向ETF產品,將有利于豐富場內多元化投資工具、進一步豐富投資者指數化投資選擇。

封面圖片來源:深市基金

責編 彭水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ETF新聞 ETF新聞 行業動態 基金投資 ETF基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日久精品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va在线天堂va欧美va |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