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30 17:36:27
◎三桶油”的業績差異與其各自的業務結構不無關系。2022年,油氣價格保持高位震蕩,在拔高油氣開發和銷售收入的同時,也導致煉油化工業務的成本上漲。相比之下,中國石化受到的負面影響較為明顯。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油價高漲,有人歡喜有人愁,這在“三桶油”的年報中也有所體現。
截至3月29日,中國石油(SH601857,股價6.00元,市值1.098萬億元)、中國石化(SH600028,股價5.60元,市值6714.2億元)、中國海油(SH600938,股價17.15元,市值8157.7億元)的2022年年報均已出爐。
數據顯示,“三桶油”去年合計實現營收約6.98萬億元,但歸母凈利潤表現卻增減不一,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凈利大幅上漲,中國石化卻同比下滑。
“三桶油”的業績差異與其各自的業務結構不無關系。2022年,油氣價格保持高位震蕩,在拔高油氣開發和銷售收入的同時,也導致煉油化工業務的成本上漲。相比之下,中國石化受到的負面影響較為明顯。
“三桶油”均為我國油氣行業的肱骨企業,但具體業務有所不同。其中,中國海油是專注于油氣勘探、開發和生產的上游公司;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除了油氣生產和銷售外,還有煉油、化工等業務。由此,三桶油在盈利能力上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中國石化在營收方面最為領先,2022年實現營收3.318萬億元。中國石油緊隨其后,去年營收為3.239萬億元。中國海油營收規模最小且差距較大,為4222.3億元。同2021年相比,“三桶油”的營業收入均“再上一層樓”,按增幅由大到小排序依次為中國海油(72%)、中國石油(23.9%)、中國石化(21.06%)。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不過歸母凈利潤的排名卻出現翻轉,營收最多的中國石化反而是凈利最低的,約為663.02億元;營收最少的中國海油實現凈利1417億元,超出中國石化一倍多。中國石油實現歸母凈利潤1493.75億元,是“三桶油”中最高的。
如此鮮明的對比在近三年里還是首次出現。回望疫情之前,2019年,“三桶油”的歸母凈利潤雖有差距但不算大,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6.77億元、575.91億元和610.45億元。在2021年,“三桶油”業績全線高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921.61億元、712.08億元、703.2億元。
但在2022年,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保持凈利潤增長,增幅分別達到62.1%和102%,中國石化卻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6.89%。
從行業形勢來看,油氣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帶動油氣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另一方面也推高了化工和銷售業務的成本。體現在“三桶油”上,業務相對單一的中國海油“吃滿”高油價紅利,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則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具體來看,中國石油化工業務經營虧損5.9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利126.08億元;天然氣銷售分部實現經營利潤129.57億元,同比減少126.88億元。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經營收益為122億元,同比減少531億元,降低81.3%;化工事業部經營虧損為141億元,同比減利252億元。
業績表現與分紅情況直接相關。
其中,中國石油擬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22元(含稅)的現金紅利,總派息額約402.65億元,此前已分配中期股息370.76億元,合計773.41億元,將占到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的51.78%。
中國海油2022年度末期股息及中期股息合計每股1.45港元(含稅),共計派息690.21億港元(含稅),占2022年度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的約43%。
中國石化擬派發末期現金股利每股0.195元(含稅),連同中期已派發現金股利,全年派發現金股利每股0.355元(含稅),加上年內股份回購金額,2022年現金分紅總額為469.2億元,分紅比例約為71%。
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在2023年資本開支方面,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計劃支出都將有所減少。其中,中國石油預測值為2435億元,將比2022年減少11.23%;中國石化計劃資本支出為1658億元,將比2022年減少12.32%。中國海油全年預計資本支出為1000億元~1100億元,與2022年的1003.57億元相比變化不大或有所增長。
對中國海油和中國石油而言,油氣資源勘探及開發仍是資本支出的重點。2023年,中國海油的資本支出將全部用于中國及海外資源的開發、勘探。中國石油超八成資本支出(1955億元)將用于油氣和新能源板塊,除繼續加強國內多個重點盆地的規模效益勘探開發,加大頁巖氣、頁巖油等非常規資源開發力度外,還將推進清潔電力、CCUS、氫能示范等新能源工程。
中國石化的資本支出相對而言更分散一些,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744億元,占比44.87%;煉油板塊資本支出227億元,占比13.69%,主要用于揚子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和鎮海煉化擴建等項目建設?;ぐ鍓K資本支出466億元,占比28.11%,主要用于鎮海、海南、天津南港、茂名等乙烯項目,儀征PTA以及巴陵己內酰胺搬遷等項目建設。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