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0 00:29:50
每經編輯 程鵬
在上海的黃浦江畔
佇立著一支“溫度計”
不管是寒冬還是酷夏
它都24小時記錄著上海的溫度
上海市民應該對此非常熟悉
它是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大煙囪上
安裝的刻度顯示屏
最近
有市民朋友發現大煙囪上的
“溫度計”看不到了
怎么回事?
上海攝影師沈國棟前幾天開車經過南浦大橋附近時,突然發現大煙囪上原來的“溫度計”不見了。近距離觀察后他發現,原來大煙囪上有工人正在吊籃當中進行高空作業,而大煙囪上原來的LED顯示屏和模塊燈具已被拆除。
2010年4月28日關于“溫度計”的報道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世博氣象信號塔周邊的游客只需抬頭觀察該塔所標注的溫度及發射的燈光顏色,便可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了如指掌。在當時,這根巨型溫度計堪稱世界最高,而這也是其之后一直被稱為“溫度計”的由來。
“溫度計”承載了
很多人特別的回憶
在上海世博會結束之后
作為臨時項目的
“溫度計”本應停止顯示
但市民對其的關注及熱情
令相關部門決定長期保留
當時曾有市民表示
“天天(出門)要靠它穿衣服的”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資深媒體人、評論人何振華曾經參觀過由南市發電廠改造的城市未來館,對大煙囪變成“溫度計”記憶猶新:
“世博會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當時南市發電廠舊址所在的那根高聳入云的煙囪,呈現的設計樣式可謂別出機杼:這是一支晝夜不停更新著城市每天氣溫的巨大的溫度計。每次車過南浦大橋,特別是到了晚上時,進入人們視野的這一支醒目的紅色氣溫表,在顯示著這座城市溫度的同時,體現的也不只是一種視覺藝術上的人文創新。
據說,以往附近居民平時出門著衣,都先要看一看這支大溫度表再決定或添或減。如今忽然看不到這支溫度表了,一時找不到這種習慣性依賴了,不要說遠近居民會不習慣,何振華說:我去博物館的路上,燦爛的陽光下,遠遠望去,灰色的大煙囪上,昔日的溫度計已不復見,心里總覺得少了些什么,莫名的悵然若失。
何振華表示:“雖然大煙囪上的‘溫度計’目前看不到了,但我相信,對我們的藝術家或城市設計師來說,其實留下了足夠多的想象及創作空間,相信不久之后,這里照樣會是充分彰顯城市活力的魔都地標和文創舞臺。”
大煙囪的前世今生說起這個黃浦江畔大煙囪的前世今生,就是一部上海城市電力工業的發展史。1897年,上海十六鋪老太平碼頭建起了南市電燈廠,南市電燈廠也是上海創建的首個官辦電燈廠。1906年,上海內陸電燈公司成立,電燈廠由官辦改為商辦。
1911年,上海實業家陸伯鴻接辦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的內陸電燈公司,由于管理有方,使其成為當時上海繼英、法經營的電氣事業之后第三大發供電公司。
1918年電燈公司改為上海華商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935年,南市半淞園路興建新電廠。建國后,電廠于1955年轉為國營,定名為上海南市發電廠,之后歷經擴建和技術改造。1985年,發電廠對主體、輸煤棧橋及煙囪進行了改建。
2007年,為了配合上海電力工業的戰略轉型更是出于世博會的建設需要,南市發電廠全部三臺機組先后停止運行,為這座老發電廠畫上了句號。
“剛停2天,市民電話就打爆了。”當時不少市民發現溫度計不再顯示溫度,還致電12345詢問情況,可見當年這支溫度計有多紅。
不少市民網友都表示
“溫度計”拆除
“可惜了”
編輯|程鵬?杜波
校對|張益銘
文中所有圖片以及封面圖來源:上觀新聞及周到上海app
來源:話匣子綜合自周到上海、上觀新聞
【行情震蕩波段操作,報名三天倒計時,抓住最后一周提升收益率!】每日經濟新聞APP舉辦的掘金投資大賽第六期正式賽的賽程已過半,多位選手表現亮眼。很多選手在chatGPT、數字中國和一帶一路等熱門概念中反復交易牛股獲得了可觀的收益率!A股近期處于震蕩行情,很多個股充滿了波段操作機會,現在報名參賽還有最后一周的時間提升收益率!本次比賽報名時間截至3月22日,3月24日比賽結束時收益率為正即可獲獎!報名三天倒計時,下載安裝每日經濟新聞APP,立即上車參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