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近200家銀行存在“爆雷”風險,美國經濟學家警告,“貝爾斯登時刻”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9 10:07:05

每經編輯 畢陸名

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近日因“系統性風險”相繼關閉,這一事件在金融市場引發了動蕩和不安。據央視中文國際3月19日援引《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目前有多達186家銀行有可能存在與硅谷銀行類似的風險。據央視新聞19日報道,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謝拉·拜爾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于“貝爾斯登時刻”。還有經濟學家認為,本輪金融亂象,美聯儲加息難辭其咎,美聯儲應停止加息,避免形勢進一步惡化。

日本媒體及專家也認為,美歐緊縮貨幣政策給全球金融系統埋下巨大隱患,市場恐慌情緒仍在蔓延,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

美多達186家銀行面臨“爆雷”風險

據央視中文國際3月19日援引《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目前有多達186家銀行有可能存在與硅谷銀行類似的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項美國多所大學經濟學家共同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美聯儲加息“極大地”增加了美國銀行體系的脆弱性。受美聯儲激進加息影響,許多美國銀行持有的債券等金融資產價值大幅縮水,部分銀行的資產價值甚至減少了20%以上。

而10%的美國銀行因持有大量債券等金融資產,較硅谷銀行有更多的賬面浮虧。研究稱,如果市場信心持續不足,部分儲戶提走存款,多達186家銀行可能將資不抵債,面臨“爆雷”。而屆時即使只發生小規模的擠兌,也將有更多銀行面臨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日前也曾表示,當前美國銀行體系“仍整體保持穩健”,但如果危機進一步蔓延,可能將導致許多銀行關閉并引發擠兌。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我認為,我們需要仔細分析導致銀行關閉的原因。(硅谷銀行關閉)存在嚴重的蔓延風險,可能將導致許多銀行倒閉并引發擠兌。”

美經濟學家警告,“貝爾斯登時刻”

據央視新聞19日報道,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謝拉·拜爾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于“貝爾斯登時刻”,如果政府不繼續出手相助,美國銀行恐會出現多米諾骨牌式的崩潰。

2008年3月,在次貸危機的背景下,為緩解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的流動性短缺問題,美聯儲批準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并為收購提供特別融資援助。不過,美聯儲低估了貝爾斯登事件的影響,認為次貸危機最壞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導致局勢愈發失控。到了同年9月,美國政府拒絕出手拯救另一家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此舉引發市場信心崩潰,進而次貸危機演變為金融“海嘯”。外界將這兩大事件分別稱為“貝爾斯登時刻”和“雷曼時刻”。

對于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相繼關閉,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謝拉·拜爾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于“貝爾斯登時刻”,市場對銀行系統的恐慌情緒正在蔓延,不確定性正在增加,美國政府需要暫時向更多銀行提供救助,防止出現銀行關閉潮。

日本警告:巨大隱患

央視新聞3月18日報道,近日,美國硅谷銀行關閉帶來的影響仍在發酵。日本媒體及專家認為,美歐緊縮貨幣政策給全球金融系統埋下巨大隱患,市場恐慌情緒仍在蔓延,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美聯儲加息令很多美國銀行陷入困境,硅谷銀行“爆雷”凸顯美國銀行業整體脆弱性。銀行存款紛紛流失,轉去追逐收益性更高的投資品。很多銀行債券運作出現巨額賬面損失,面臨巨大潛在風險。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據,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2022年年底,美國全部銀行持有債券的賬面損失總額迅速膨脹至約6200億美元,美金融系統在應對突發性沖擊時脆弱性凸顯。

日本媒體和專家指出,面對此次美歐激進加息引發的金融風波,日本不可掉以輕心,置身事外。未來日本央行尋求超寬松貨幣政策“出口”時應更加慎重,否則日本一些經營不善的地方銀行或面臨破產重組。

共同社報道說,鑒于日本長期處于超低利率環境,日本不少金融機構大量投資債券。美歐央行加息以及市場對日本央行的加息預期使得日本金融機構遭遇來自國內外的兩面夾擊,賬面損失迅速膨脹。

此外,還有日本專家指出,雖然瑞信是金融穩定委員會指定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擁有雄厚財力以及資本充足率,然而從過去案例不難看出,市場威力強大,危機有可能加劇。瑞信問題與硅谷銀行事件在時間上幾乎重疊,凸顯金融系統脆弱性,進一步加重投資者對歐洲銀行業整體的憂慮。不僅是瑞士央行,歐洲央行也需要視情況考慮應對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央視中文國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近日因“系統性風險”相繼關閉,這一事件在金融市場引發了動蕩和不安。據央視中文國際3月19日援引《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目前有多達186家銀行有可能存在與硅谷銀行類似的風險。據央視新聞19日報道,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謝拉·拜爾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于“貝爾斯登時刻”。還有經濟學家認為,本輪金融亂象,美聯儲加息難辭其咎,美聯儲應停止加息,避免形勢進一步惡化。 日本媒體及專家也認為,美歐緊縮貨幣政策給全球金融系統埋下巨大隱患,市場恐慌情緒仍在蔓延,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 美多達186家銀行面臨“爆雷”風險 據央視中文國際3月19日援引《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目前有多達186家銀行有可能存在與硅谷銀行類似的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項美國多所大學經濟學家共同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美聯儲加息“極大地”增加了美國銀行體系的脆弱性。受美聯儲激進加息影響,許多美國銀行持有的債券等金融資產價值大幅縮水,部分銀行的資產價值甚至減少了20%以上。 而10%的美國銀行因持有大量債券等金融資產,較硅谷銀行有更多的賬面浮虧。研究稱,如果市場信心持續不足,部分儲戶提走存款,多達186家銀行可能將資不抵債,面臨“爆雷”。而屆時即使只發生小規模的擠兌,也將有更多銀行面臨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日前也曾表示,當前美國銀行體系“仍整體保持穩健”,但如果危機進一步蔓延,可能將導致許多銀行關閉并引發擠兌。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我認為,我們需要仔細分析導致銀行關閉的原因。(硅谷銀行關閉)存在嚴重的蔓延風險,可能將導致許多銀行倒閉并引發擠兌?!? 美經濟學家警告,“貝爾斯登時刻” 據央視新聞19日報道,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謝拉·拜爾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于“貝爾斯登時刻”,如果政府不繼續出手相助,美國銀行恐會出現多米諾骨牌式的崩潰。 2008年3月,在次貸危機的背景下,為緩解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的流動性短缺問題,美聯儲批準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并為收購提供特別融資援助。不過,美聯儲低估了貝爾斯登事件的影響,認為次貸危機最壞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導致局勢愈發失控。到了同年9月,美國政府拒絕出手拯救另一家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此舉引發市場信心崩潰,進而次貸危機演變為金融“海嘯”。外界將這兩大事件分別稱為“貝爾斯登時刻”和“雷曼時刻”。 對于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相繼關閉,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謝拉·拜爾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于“貝爾斯登時刻”,市場對銀行系統的恐慌情緒正在蔓延,不確定性正在增加,美國政府需要暫時向更多銀行提供救助,防止出現銀行關閉潮。 日本警告:巨大隱患 據央視新聞3月18日報道,近日,美國硅谷銀行關閉帶來的影響仍在發酵。日本媒體及專家認為,美歐緊縮貨幣政策給全球金融系統埋下巨大隱患,市場恐慌情緒仍在蔓延,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美聯儲加息令很多美國銀行陷入困境,硅谷銀行“爆雷”凸顯美國銀行業整體脆弱性。銀行存款紛紛流失,轉去追逐收益性更高的投資品。很多銀行債券運作出現巨額賬面損失,面臨巨大潛在風險。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據,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2022年年底,美國全部銀行持有債券的賬面損失總額迅速膨脹至約6200億美元,美金融系統在應對突發性沖擊時脆弱性凸顯。 日本媒體和專家指出,面對此次美歐激進加息引發的金融風波,日本不可掉以輕心,置身事外。未來日本央行尋求超寬松貨幣政策“出口”時應更加慎重,否則日本一些經營不善的地方銀行或面臨破產重組。 共同社報道說,鑒于日本長期處于超低利率環境,日本不少金融機構大量投資債券。美歐央行加息以及市場對日本央行的加息預期使得日本金融機構遭遇來自國內外的兩面夾擊,賬面損失迅速膨脹。 此外,還有日本專家指出,雖然瑞信是金融穩定委員會指定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擁有雄厚財力以及資本充足率,然而從過去案例不難看出,市場威力強大,危機有可能加劇。瑞信問題與硅谷銀行事件在時間上幾乎重疊,凸顯金融系統脆弱性,進一步加重投資者對歐洲銀行業整體的憂慮。不僅是瑞士央行,歐洲央行也需要視情況考慮應對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央視中文國際
美國經濟 存款 銀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选Av香蕉 |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