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7 21:07:46
每經編輯 王月龍 畢陸名
2023全國兩會進行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如何讓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有地方花?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新京報政事兒3月7日報道,3月5日晚,全國政協委員寧吉喆接受“政事兒”專訪,就擴大內需與擴大消費等話題,深入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要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寧吉喆談到一個細節,“因為我的工資卡平時都是我的妻子負責管理,我的錢肯定還是家里用得多一些。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消費受阻,我的消費大大降低了,被動儲蓄增加了。要消除阻礙消費的因素,需要各方面努力。”
寧吉喆:過去三年消費受阻
我自己的消費大大降低了
寧吉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被記者問及“你個人的消費結構是什么樣的?”問題時,寧吉喆表示,“我的工資卡平時都是我的妻子負責管理,我的錢肯定還是家里用得多一些。我個人消費,偶爾也有吃飯AA制,但餐館不開你就沒法實現。在購書方面消費多一點,這屬于文化消費。我還比較喜歡看電影,電影院恢復開放后,今年春節幾個大片我都看過,還是帶著家人一起去看。另外,我平時比較愛鍛煉,體育用品磨損比較快,體育消費也占一部分。所以我的消費結構是吃由家里人負責,文化消費、體育消費等我自己支出。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消費受阻,我的消費大大降低了,被動儲蓄增加了。這就是我剛才講的第四種現象。要消除阻礙消費的因素,需要各方面努力。”
同時,寧吉喆還談到,增加收入需要從這四個方面著力。首先還是要靠勞動去工作,獲得勞動性收入;通過自主創業或自主經營增加經營性收入,同時要進一步做好民生兜底工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對低收入者最低收入保障。通過改革增加資產性收入。跟就業一樣,增收本身是一個大問題。就業起主要作用,還涉及創業、制度改革等,需要一起抓。
寧吉喆出生于1956年,曾任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15年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正部長級),次年兼任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去年3月轉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代表委員談如何促消費
提信心、促消費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
據中新社3月5日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擴內需的關鍵在于提振消費,而提振消費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在于讓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有地方花。要想有效打通消費堵點,短期要增加居民收入,中長期要在著眼提高民生保障的同時,加大新型和高質量服務消費供給,擴展消費空間。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對記者表示,自2022年底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來,社會消費明顯改善,但復蘇之勢尚待鞏固。而且,民眾具有較強的儲蓄傾向,過高的儲蓄率并不利于長遠的消費增長。應綜合考慮消費能力、消費意愿及消費場景等因素,多措并舉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進內需市場穩健增長。要保障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必須在穩企業、保就業的基礎上,切實增加居民收入。
李民斌建議,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范圍,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為企業增活力、添動力,以保住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繼而為增加勞動收入創造更好條件。因地制宜促進消費,通過加強補貼、以舊換新等政策釋放消費潛力。提振消費者信心的關鍵是持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滿足居民養老、就醫、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進一步完善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政策體系,加快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隨著民生保障的加強,居民儲蓄意愿有望下降,進而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
開年以來消費加速恢復
3月6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我國開年以來消費加速恢復。當前一些制約消費釋放的不確定因素正逐步消除,隨著消費潛力的快速釋放,上半年消費領域主要指標增速有望逐步回升。
圖片來源:新華社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將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目前,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一些地方也瞄準了消費新增長點,著手培育新的消費業態。
例如,福建省商務廳今年擴消費的8大行動,提出實施新業態培育行動,發展“直播引流+實體消費”新模式,推動發展即時零售、夜間經濟、童經濟、Ta經濟、銀發經濟、孕經濟、社區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天津市商務局開展2023年消費年活動的公告顯示,要進行傳統消費升級,與北京市商務局、河北省商務廳合作,以“聯動京津冀、共享一體化”為主題,開展一批京津冀聯動促消費活動。今年兩會,人大代表姚勁波提出,將家政納入促消費的支持范國,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組織開展以家政為主題的促消費活動,讓家政服務成為生活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
據《中國經濟周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談政府工作報告時向記者表示,恢復和擴大消費,要著重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
首先,我們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其次,我們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要提高消費傾向高、但受疫情影響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最后,我們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與此同時,經營主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推手。經營主體有活力,就業崗位才會有保障。勞動報酬是居民收入來源的主渠道,經濟增長5%居民收入就會增長5%。收入增長了,終端消費就會相應增加。勞動者既是合格的生產者,也要做合格的消費者。
編輯|王月龍 畢陸名 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京報政事兒、中新社、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周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