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資管行業如何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這場論壇大咖云集,透露了這些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7 20:10:43

2月24日,由普益標準主辦,興銀理財聯合主辦,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中信期貨、安聯資管、華安資產提供會議支持的“第十一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在昆明落幕。

本屆論壇上,來自百家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機構以及學術界的近300位嘉賓圍繞“堅守行業本心,構建資管行業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進行了深入交流。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馬子卿    

2月24日,由普益標準主辦,興銀理財聯合主辦,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中信期貨、安聯資管、華安資產提供會議支持的“第十一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在昆明落幕。

普益標準財富論壇作為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行業的年度峰會,廣受業界關注。本屆論壇上,來自百家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機構以及學術界的近300位嘉賓圍繞“堅守行業本心,構建資管行業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進行了深入交流。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翟立宏教授致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站在后資管新規時代,在經歷了理財產品大范圍破凈后,堅守行業本心和資管行業差異化競爭優勢,具有現實的場景感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翟立宏教授在活動致辭中表示,2022年作為后資管新規開啟之年,行業挑戰和市場機遇兼具,行業普遍認為,隨著監管框架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資管和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新的大航海時代。

銀行理財子公司高管論轉型:客戶為本,解決方案至上

“變化”“機遇”“方向”……當這些關鍵詞交織在一起,會對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行業帶來怎樣的啟示?

在第十一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上,多位嘉賓從聚焦國家戰略布局、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構建協同發展生態圈、打造差異化產品體系、數字化轉型升級、響應客戶多樣化投資需求等方面建言獻策,分享了精彩觀點。

興銀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嵩在致辭時指出,資管行業有“三個變化”和“三個不變”。其中,變的是人口結構代際特征、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自身能力的轉型重構;不變的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初心、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作為資管機構,應當強化底線思維,以轉型促發展、以合規求成效。

“我們的商業模式如何轉型重構,才能更為有效?”興銀理財總裁汪圣明將視線投向了高質量發展之路。他認為,全面凈值化時代,理財公司需要轉型,重構以客戶為本、解決方案至上的商業模式。在新舊交替中把握機遇,深化資管財富融合,培養更為開放的行業生態,都是轉型發展的關鍵要點。

在汪圣明看來,要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投資工具,需要把產品特點和客戶需求,通過理財公司和財富渠道進行融合。打造穩健收益特色的大類資產配置體系,數字化轉型貫徹始終,方能形成良好的目標回報。

2022年,股市和債市波動引發兩輪銀行理財“破凈潮”。光大理財副總經理李永鋒圍繞這兩次市場波動進行了復盤分析,并就理財產品和理財服務優化提升提出了四個方向

第一,讓理財產品體系更加層次化,讓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更加清晰化;第二,深度賦能渠道,打造全旅程客戶陪伴體系;第三,管顧結合,積極發出理財行業的聲音和正能量;第四,數字賦能,全方位提升理財產品服務體驗。

贖回潮之后,銀行理財還將面臨哪些機遇?在平安理財首席產品官劉凱看來,未來理財產品將成為個人資產配置中除存款之外的壓艙石,其中有六大機遇不容忽視

一是居民家庭資產中不動產與金融資產,此消彼長;二是銀行理財是牌照范圍最廣的公募資管機構;三是理財產品投資管理模式發生轉變,加大主動投資能力的建設;四是理財產品定位絕對收益目標主導;五是養老理財市場方興未艾;六是銀行理財的普惠型有巨大拓展空間,還有萬億市場亟待挖掘。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瑰也表示,信托公司要發揮自身專業性和制度優勢,積極構建信托特色資管的第二增長曲線。面向未來,要有明確的發展方向,聚力打造兩類核心產品線,一是瞄準銀行理財替代型產品,二是重點發力非標替代型產品。

業內學者:數字科技賦能,讓長期主義投資者有利可圖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出席本屆論壇并發布了主題為“國民財富保增值呼喚有效財富管理”的演講。

他表示,最佳或有效財富管理體系在三個層面:首先是資產“三性”,即保證資產或者產品的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的“三性”統一;其次是相關金融機構的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與成本收入比;第三是全社會資本報酬率、資本系數、投入產出率以及全要素的生產率。

楊再平認為,要做更有效或者最佳的財富管理,一定要掌握現在已成氣候、方興未艾的金融科技或數字金融,這能使財富管理事半功倍。

他說,數字科技可以使投資者選擇便利,能夠精準捕捉用戶的理財需求,更能實現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此外,數字科技能夠賦能場內外資本市場,通過數字科技投資能打破跨時空信息的不確定性。可研發更長更大跨時空金融投資工具,讓長期主義投資者有利可圖。從而成為“短期資金多而長期資金少”的解決方案。

在題為“銀行理財市場的新特征與新思考”的演講中,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教授、普益標準首席經濟學家王鵬指出,由于行業底層邏輯變化,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評價與考核應轉變思路,更多從塑造長期核心競爭能力角度出發。

“銀行理財市場與債券市場之間的反饋機制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負反饋比正反饋的程度更強。”王鵬認為,現階段監管需要重構制度環境,機構需要重建能力結構,投資者也需要重塑投資理念。

他還表示,盡管理財業務收益受到影響,但包括理財業務在內的財富管理業務對商業銀行尤其是區域性商業銀行仍是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業務板塊。應大力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為理財機構提供更多資產和策略選擇以及更多風險對沖工具。

此外,王鵬還強調,新形勢對從業人員能力結構也提出了新要求,包括金融工程學、金融衍生品分析、市場風險管理、行為金融學在內的微觀金融學知識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35776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非銀金融 理財規劃 財富管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日韩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 在线观看非常黄的永久网站 |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