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2 17:47:29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認為,拜登訪波的講話,明顯傳達出美國不惜以歐洲衰落為代價也要徹底削弱俄羅斯的戰略意圖。
每經記者 鄭雨航 每經編輯 高涵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21日發表國情咨文,痛批西方國家不但“挑起戰爭”,而且“意圖將在烏克蘭的局部沖突演變為全球對抗”。同時,普京宣布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是自俄美《中導條約》2019年失效后,兩國間唯一的軍控條約。
同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華沙就俄烏沖突發表演講,講話中對俄言辭激烈。
據新華社,普京在長達1小時45分的國情咨文演講中,超過40次提及西方、美國和北約。據CNN,拜登則在講話中10次單獨點名普京。在俄烏沖突、武器、北約、制裁這四個關鍵詞上,二人表態針鋒相對。
拜登和普京的最新講話傳達了哪些重要信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進行解讀。
王義桅指出,普京發表的國情咨文包含兩個重要內容,對內堅定信心,對外戰略威懾。而拜登訪波的講話,明顯傳達出美國不惜以歐洲衰落為代價也要徹底削弱俄羅斯的戰略意圖。
普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俄新社21日報道,談及特別軍事行動,普京稱,“在戰場上戰勝俄羅斯是不可能的。”普京還表示,俄羅斯曾準備與西方進行建設性對話,多年來一直建議在聯合安全架構下進行合作,也一直表示準備與西方對話,但遭到了忽視和拒絕。
與此同時,普京宣布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眾所周知,美國已經退出了《反彈道導彈條約》,”普京說,“一切已成為過去。兩國關系非常重要,(但是)已經惡化了,這完全要‘歸功于’美國。”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由俄美兩國2010年簽署,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10年。2021年2月3日,俄美雙方互換外交照會,完成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有效期協議的相關內部程序,協議即日生效。條約有效期隨后延長至2026年2月5日。俄美《中導條約》2019年失效后,這一條約成為兩國間唯一的軍控條約。
王義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普京在21日發表的國情咨文體現了內外兩方面的關鍵信息,首當其沖的就是對內傳達“堅定的必勝信念”,粉碎西方介入俄烏沖突后,試圖通過消耗戰、持久戰拖垮俄羅斯的險惡用心,且鼓舞士氣,為可能到來的大規模攻勢宣傳造勢。
其二,對外戰略威懾,普京宣布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就是要讓歐洲明白,如果持續跟著美國在俄烏問題上煽風點火,那一定會受到美國戰略后果的反噬,歐洲將會處在一種更加不安全的地緣政治威脅中。甚至放眼整個世界,包括美國國內民眾,也會感到緊張。
“所以我認為,普京本次祭出的戰略威懾已經超越了俄烏沖突戰略博弈的本身,也超出俄烏戰場之上,而是從全球戰略這個層面,捏住了美西方的軟肋。”王義桅進一步分析稱。
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毫不客氣地表示,是西方發動了戰爭,而俄羅斯正在用武力制止戰爭,挫敗了基輔對頓巴斯的蓄意襲擊。普京還稱,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有這么多的海外軍事基地,數量達數百個。
普京在國情咨文中還稱,西方企圖通過制裁使俄羅斯民眾受創,但這一打算落空了,“事實證明俄羅斯的經濟和管理體系比西方想象的要穩固得多”。
王義桅向每經記者表示,本次普京發表的國情咨文還體現出,他把西方看得很清楚,西方對烏克蘭的武裝支援,也到了一個疲勞的階段,烏克蘭的蘇式武器已經枯竭,接下來如果要用美式、歐式的新型武器的話,生產、訂貨、彈藥、培訓需要時間,可能得一兩年才能到位。
“所以實際上,普京認為西方是‘紙老虎’也好,‘強弩之末’也罷,俄羅斯最終要下定決心,取得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王義桅表示。
在普京發表國情咨文的同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波蘭總統杜達在華沙會面。拜登稱,感謝波蘭“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他同時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波蘭對烏克蘭的支持“非常出色”。他對波蘭收容超過100萬烏克蘭難民,也表示了感謝。
拜登表示,美國對北約的承諾堅如磐石,對一個北約成員國的攻擊將被視為對北約所有成員國的攻擊。
拜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拜登在此次出訪波蘭的演講中,頻現的一個詞是“支持”,既有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也有美國自己的支持。為何拜登多次強調“支持”一詞?
對此,王義桅強調,拜登此行是一定要達到他的戰略目的,出于四大利益集團的動機,即軍工、能源、金融和科技,控制歐洲所謂的戰略自主權,甚至不惜以歐洲衰落為代價,也要讓歐洲去做俄烏沖突的“替死鬼”,來徹底削弱俄羅斯。
《紐約時報》此前在報道中分析認為,拜登定于21日上午會見波蘭總統杜達,并于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在華沙發表演講,目的是“創造拜登和普京在同一天各自談論烏克蘭問題的分屏畫面”。
CNN報道稱,拜登用非常尖銳的語言指責俄羅斯領導人,甚至在講話中10次單獨點名普京,相比之下,普京當天早些時候在莫斯科發表的長篇幅演講中一次也沒有點名拜登。
當普京宣布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美國和北約火速對此作出回應。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正在希臘進行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此回應稱,俄方的決定是“非常遺憾且不負責任的”行為。
布林肯還表示,美國將“密切觀察俄羅斯的實際行動”,拜登政府也將“隨時準備與俄羅斯討論限制戰略武器的問題…確保美國在任何情況下,為自己國家和盟友的安全采取適當立場”。
王義桅對每經記者直言,拜登現在看來似乎是有點著急了。“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援已經到達了極限,俄羅斯已經不怕西方的制裁了。疊加歐洲民眾的反戰情緒,歐洲只要不跟上美國,美國就沒有戰略抓手。”
可以看出,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做出尖銳而激烈的表態,歐洲的事態也在同時升級。另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白俄羅斯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局局長列文科在與外國駐白武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約在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集結了超過2萬名軍人。目前白俄羅斯周邊的國際局勢可以說是一場危機。
王義桅進一步分析認為,現階段美國不會用自己的力量來消耗俄羅斯,而是要將歐洲消耗殆盡后,才會考慮“親自下場”。目前,美國會拿捏普京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威懾繼續在歐洲造勢,考慮到明年美國大選,拜登政府也會盡量避免直接介入沖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