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9 21:28:51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月17日,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上交所正式發布26部與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配套的業務規則、指引及指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其中上交所本次發布實施的《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發行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在申購配售方面,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保持一致。此前,在深市、科創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均為500股。
對此變化,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滬市主板新股中簽的人數會有所增加,如果投資者中簽的新股沒有破發,也算是一種普恵。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主板打新即將發生的這些新變化,是順應了全面注冊制時代下主板新股發行的新趨勢。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市值門檻:仍然保持在1萬元
全面注冊制時代正在加速到來。2月17日,證監會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中證金融、證券業協會配套制度規則同步發布實施。
上交所也在2月17日正式發布了26部與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配套的業務規則、指引及指南。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根據上交所發布的《實施細則》,未來投資者參與主板新股打新將會出現一些新變化。
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變化是,在申購配售方面,將滬市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保持一致。
此前,在深市、科創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均為500股,唯獨滬市主板新股中一簽是1000股。
與此同時,《實施細則》還將滬市主板新股申購一個申購單位所需配的市值從1萬元調至5000元,但參與滬市新股申購的市值門檻仍然保持在1萬元。
業內人士:中簽率會提高一點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之后,以后滬市主板新股的中簽率會提高一點,雖然中簽率的略微提高沒有顯著的意義,但未來滬市主板中簽的人數會增加一些,如果新股沒破發,也算是普恵了。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主板打新即將發生的上述新變化,也是順應了全面注冊制時代下主板新股發行的新趨勢。
某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以前主板打新基本上沒有風險,而隨著全面注冊制落地,以后即使打中也不一定賺錢,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將是正常現象。把滬市主板新股中1簽的單位由1000股降至500股是正確之舉,否則如果中一簽還是1000股的話,萬一破發,網上投資者虧損可能會更多,特別是高價新股。”在他看來,此舉也是順應全面注冊制改革的背景。
據Choice數據統計,2021年以來,滬深兩市有830只新股完成了發行,其中發行價在50元以上的高價新股有147只,其中來自滬市主板的高價新股只有3只,其余大多來自科創板、創業板。
另據統計,2021年以來,有122只滬市主板新股完成發行,其中有79只滬市主板新股的發行價不足20元,占比達65%。
相比之下,2021年以來,有289只科創板新股完成發行,其中有108只科創板新股的發行價不足20元,占比僅37%。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