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8 21:16:00
◎高泰電子主要產品包括復合功能性材料、復合功能性器件及電子級追溯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5G通信、IC半導體及新能源應用(汽車、光伏)等領域。其中,消費電子是公司產品最大的銷售領域,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3.05%、94.25%、89.17%和88.93%。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公司產品應用于戴爾、蘋果、聯想三大終端品牌的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9.74%、82.11%、84.02%和86.63%,存在主要終端應用品牌較為集中的風險。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生產過程中,復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主要實現功能模塊或部件之間的粘接、緊固作用,同時復合導電、導熱、隔熱、防火阻燃、電磁屏蔽、電器絕緣等一項或多項特殊功能。
目前,復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生產商蘇州高泰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泰電子)正在申報滬市主板IPO。報告期(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內,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2.33億元、3.60億元和2.3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673.53萬元、1.09億元、1.76億元和1.29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按照下游應用領域劃分,報告期內,高泰電子約九成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消費電子領域,終端客戶主要為戴爾、蘋果、聯想三家品牌,但進入2022年后,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縮減,高泰電子的業績能否延續2020年、2021年的增長趨勢?對此高泰電子通過郵件回復記者表示,公司已在半導體、新能源領域業務實現突破。
高泰電子主要產品包括復合功能性材料、復合功能性器件及電子級追溯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5G通信、IC半導體及新能源應用(汽車、光伏)等領域。其中,消費電子是公司產品最大的銷售領域,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3.05%、94.25%、89.17%和88.93%。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在消費電子細分領域,高泰電子產品主要應用于電腦、手機、可穿戴智能設備等產品。行業存在“終端客戶指定”和“下游組件生產商自主選擇”兩類直銷模式,高泰電子以“終端客戶指定”為主,報告期內該模式收入占比分別為83.19%、85.21%、87.13%和93.53%。
高泰電子直接客戶為維信、光寶、群光等制造服務商和組件生產商,終端客戶為戴爾、蘋果、聯想等品牌商。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應用于戴爾、蘋果、聯想三大終端品牌的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9.74%、82.11%、84.02%和86.63%,存在主要終端應用品牌較為集中的風險。
記者注意到,進入2022年后,消費電子市場較為低迷,需求縮減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泰電子的銷售。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2022年1-6月受新冠疫情、通貨膨脹等諸多因素影響,消費電子市場整體需求有所下降,公司復合功能性器件、電子級追溯產品業務規模同比縮小。
從三大終端客戶業績來看,2022/23財年第三財季(2022年10月~12月),聯想集團實現營收152.67億美元,同比下降24%;實現凈利潤4.37億美元,同比下降32%。Canalys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報告顯示,聯想、戴爾出貨量分別同比下降16%、21%。
那么高泰電子2022年業績是否存在下降風險?高泰電子在郵件回復中并未直接回應,表示“公司深耕消費電子市場的同時,在半導體、新能源領域業務實現突破,公司與特斯拉、諾基亞等知名品牌開展合作,開發出應用于新能源、5G通信領域的復合功能性器件產品。”
記者發現,報告期內,高泰電子主營產品收入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
2019年-2021年,高泰電子第一大主營產品為復合功能性器件,雖然平均售價僅0.35元/片左右,但分別實現收入9911.59萬元、1.26億元和1.4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6.64%、54.08%和41.35%,直到2022年1-6月銷售金額被復合功能性材料超越,收入占比為32.33%。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報告期內,復合功能性器件單價波動較小,但根據下游行業特點,仍存在降價的可能。高泰電子的復合功能性器件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在消費電子產品周期內上市初期通常定價較高,上市一定時間后定價逐步下降。高泰電子產品分為自制與全制程外協兩類,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公司自制復合功能性器件產品單位售價分別變動8.28%、-1.72%和-3.58%。
但高泰電子表示,在“終端客戶指定”的銷售方式下,由于復合功能性器件在終端產品中的價值占比低,終端客戶對其價格變動不敏感,因而影響相對較弱。
從收入占比來看,高泰電子的復合功能性器件收入增幅低于復合功能性材料,占比不斷下降;而復合功能性材料收入增幅明顯較高,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81%、15.52%、33.72%和52.98%。
對于復合功能性材料快速增長,高泰電子回復記者表示,主要原因為新產品成功開發應用于蘋果、聯想、亞馬遜等新品終端,加之自建生產線,產品交付能力提高,產銷量逐步提升;產品結構變動,單價相對較高的新產品收入占比提高,帶動銷售單價提高。
按照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所述,復合功能性材料的下游應用領域廣泛,行業集中度低,國內尚無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材料龍頭企業,未來公司將以該領域作為戰略重點進行市場拓展,提升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高泰電子毛利率明顯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3.18%、73.20%、72.84%和73.87%,而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為53.10%、54.92%、52.19%和46.82%。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高泰電子表示,這主要系公司聚焦消費電子PC產品,集中服務戴爾、蘋果及聯想等優質客戶,且提供從材料開發到應用設計的全流程服務,以及材料自主化程度高,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處于較高水平。不過,證監會在反饋意見函內仍然要求高泰電子進一步分析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合理性。
截至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簽署日,高泰電子實際控制人為汪義方、葉健夫婦,二人通過直接、間接持股,以及通過員工持股平臺蘇州海威斯特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海威斯特)、蘇州市高合惠仁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高合惠仁),合計控制公司96.34%股權。
記者注意到,兩家員工持股平臺的合伙人中,有部分員工向實際控制人葉健借款持股,其中包括葉健配偶的親屬。
海威斯特11名合伙人中,有8名合伙人于2020年12月以受讓方式從葉健處取得合伙份額,其中蔡曉艷、汪雄文、汪樂涯、羅光亮、李洋的出資金額分別為375萬元、375萬元、225萬元、225萬元、37.50萬元,5人分別向葉健借款325萬元、310萬元、225萬元、190萬元、37萬元,其余出資為自有資金。汪雄文、汪樂涯、羅光亮為葉健配偶的親屬,李洋已于2021年4月償還32萬元。
高合惠仁于2021年12月9日設立,合伙人均為公司員工或其配偶。12名合伙人中,蔡曉艷、汪雄文、岳威、劉鳳歧出資金額分別為5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4人分別向葉健借款445萬元、445萬元、50萬元、15萬元。
對于員工借款金額相比出資金額較大,是否具備還款能力的問題,高泰電子回復記者稱,有關公司員工持股平臺中有部分員工通過借款完成出資的情況,招股書(申報稿)中已經披露了有關內容;員工借款持股不存在代持的情況,與實控人也無特殊約定。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