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7 23:37:03
每經編輯 張錦河
今日(17日),“社保繳費滿15年就可以不繳了嗎?”引發關注,話題登上每經熱榜第四。
據工人日報,日前,有網友留言咨詢:“請問社保繳費是繳滿15年嗎?我最近到一家新公司,人事和我商量說我的社保已經滿了15年,可以不交了,也不影響我退休,而且這樣不扣我個人部分到手的錢還要多一筆,請問可以嗎?”
報道稱,這是不可以的。
社會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即使職工與用人單位商議簽訂了不參加社保的所謂“協議”,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這位網友雖然已經繳費滿15年,滿足了目前申領基本養老待遇關于繳費年限的條件,但是只要與單位存在勞動用工關系,就要履行參加社會保險的法定義務。
而且,依法依規繳納社保才能更好地享受社會保險制度給予的保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當勞動者年老、生病、生育、工傷或者失業時,將得到相應的保障。
對勞動者而言,比如繳了養老保險,退休后可以領取養老金,且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水平越高,則年老后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失業時滿足條件可以領取失業金等等。
對用人單位來說,依法繳費其實也是為用人單位提供了一道保障。比如在工傷保險方面,依法繳納工傷保險的單位在員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規定的醫療費用、工傷待遇等,降低了用人單位的工傷支出風險。
綜上所述,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盡的義務,即使社保繳滿了15年,只要存在勞動用工關系,就要依法參保。依法依規來參保,享受權益與保障!
據中國普法報道,養老保險,就是相當于在你的養老金賬戶存錢。退休之后,每月有一筆錢發放給你,用來保障老年生活發的這筆錢就是養老金,也叫退休金
1、養老金可以無限期領
養老金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可以一直領下去、條件只有一個:一直活著!
即使你個人賬戶的余額已經用完,依然可以繼續領。而且,養老金的標準會逐年上調,活得越久,每個月領取的錢只會越來越多!
交了這么多,能拿回多少?計算公式如下:
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1)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2、相關案例
小明,男,2019年滿60歲退休,退休前他剛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繳費119340元,其中個人賬戶的余額是:47736元。
假如2019年小明所處地區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525元,他在當地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了60%作為繳費基數,所以他第一次領到的養老金是:
(1)月基礎養老金:(5525+5525×0.6)÷2×15%=663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47736÷139=343.42元
合計:663元+343.42元=1006.42元(小明第一個月的養老金)
假設60歲的小明還能領養老金17年,領取的時長是:17×12個月=204個月。那么,小明退休后17年內,總共能領取的養老金總額是:1006.42×204=205309.68元
(注:舉例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養老金根據當地工資水平、繳費年限、繳費檔次的不同,而不一樣。)
3、領養老金需要什么條件
領養老金需要兩個條件:1.社保繳滿15年 2.達到退休年齡
4、中斷了有沒有關系?
15年是指累計繳納的年限,中間可以有中斷,不需要連續。只要交滿12*15=180個月,你到時候就可以“坐以待幣”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工人日報、中國普法、公開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