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3 21:38:34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2月13日發布研報稱:給予汽車推薦(維持)評級。
投資事件:乘聯會發布2023年1月乘用車產銷數據:當月零售銷量為129.3萬輛,同比-37.9%,環比-40.4%;批發銷量為144.9萬輛,同比-32.9%,環比-34.9%;產量為135.3萬輛,同比-33.9%,環比-36.0%。
我們的分析與判斷:春節假期影響消費節奏,疊加政策尾聲的銷售透支,1月車市觸底。2023年1月乘用車零售銷量129.3萬輛,同比-37.9%,環比-40.4%,主要系新能源車購置補貼、燃油車購置稅優惠等促銷費政策于2022年底退出,銷量前置導致2022年12月的環比高基數,且春節假期提前,1月產銷工作日同比去年減少,造成同環比均出現下滑表現。廠商批發銷量144.9萬輛,同比-32.9%,環比-34.9%,經銷商開始布局銷量短期透支后的市場回暖行情,批發端表現好于零售。從結構看,(1)1月豪華車零售19萬輛,同比-36%,環比-28%,政策退出對豪華車影響弱于行業整體,預計與高價位新能源產品原本不享受補貼有關;(2)自主品牌零售64萬輛,同比-31%,環比-40%,自主品牌份額為49.4%,較2022年同期提升4.3pct,自主品牌領軍者比亞迪產銷同比分別+63.85%和+58.60%,銷量表現依然靚麗;合資品牌零售47萬輛,同比-45%,環比-45%,其中德系份額22.9%,同比-0.7pct,日系份額16.6%,同比-2.8pct,美系份額7.7%,同比-0.5pct。新能源車環比降幅更明顯,低基數下插混表現顯著強于行業。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33.2萬輛,同比-6.3%,環比-48.3%;批發銷量38.9萬輛,同比-7.3%,環比-48.2%,新能源車市場同比表現略好于行業,環比降幅受消費透支的影響更為明顯。1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25.7%,同比提升9.1個百分點。1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降至7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76%,其中比亞迪(15.0萬輛)繼續領跑,特斯拉中國(6.6萬輛)銷量提升明顯,頭部企業市場競爭優勢開始展現。從車型看,1月純電動批發銷量27.2萬輛,同比-19.8%;插電混動銷量11.7萬輛,同比+44.7%。從結構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39.4%,豪華車為34.5%,主流合資僅2.4%。其中A00級批發銷售3.4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13%;A0級批發銷售6.9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25%;A級份額22%,各級別電動車銷量表現相對分化。
投資建議:整車端推薦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601633.SH)等;智能化零部件推薦華域汽車(600741.SH)、伯特利(603596.SH)、德賽西威(002920.SZ)、經緯恒潤(688326.SH)、中科創達(300496.SZ)、科博達(603786.SH)、均勝電子(600699.SH)、星宇股份(601799.SH)等;新能源零部件推薦法拉電子(600563.SH)、菱電電控(688667.SH)、中熔電氣(301031.SZ)、拓普集團(601689.SH)、旭升股份(603305.SH)等。
風險提示:1、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2、芯片短缺帶來產能瓶頸的風險3、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盈利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最低時薪僅9元,每小時要標注2萬個單詞…美媒曝光ChatGPT背后的“血汗工廠”:有員工遭受持久心理創傷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