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3 21:01:31
每經記者 梁梟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今日(2月13日),科創新材(BJ833580,股價4.60元,市值3.96億元)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投資建設年產6000噸新能源電池材料用碳化硅復合材料生產線。具體來看,公司利用現有廠房,建設年產4000噸新能源電池材料用碳化硅復合材料坩堝生產線1條和年產2000噸新能源電池材料用碳化硅復合材料匣缽生產線1條。項目總投資1.3億元。
據科創新材公告,從2015年開始,隨著動力性鋰電池產量迅猛增長,我國新能源鋰電池產品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動力型鋰電池已成為鋰電池行業的主導力量。新能源鋰電池組成部分主要有:正極材料、隔膜、負極材料、有機電解液和電池外殼等。新型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應用中大量使用不同的耐火材料,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耐火材料在新能源鋰電池行業中的重要性也逐漸體現,專業的新能源鋰電池行業配套耐火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具有其必要性。
科創新材表示,項目建設地點為公司廠區內,主要利用原有已建成4#車間廠房、原有已建成1#車間廠房及4#車間廠房部分改擴建、新建3#車間廠房和原有2#車間廠房部分改擴建。新增及改擴建后,項目總占地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公司原有產品主要服務于鋼鐵、水泥、有色、化工及電力等行業,新建項目產品服務于新能源電池材料,新項目產品仍屬于耐火材料,未超出公司目前經營范圍。
關于新建上述項目的影響,科創新材表示,本次投資項目運用公司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不會影響目前主營業務的正常運轉。本次投資建設生產線是公司經營業務長遠發展的需要,不會對公司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從長遠發展來看,本次投資建設新的生產線不存在損害公司、股東利益的情況,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有利于增加公司持續經營實力,提升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科創新材也提示風險稱:“目前投資項目處于開拓的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場開發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本次開展投資項目投資規模大,新的生產線在實施過程中會對公司財務現金流造成一定的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