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8 18:37:53
◎2月5日晚,海思科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暨上市公告書”,已完成8億元、4000萬股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新增股份將于2月10日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長效口服降血糖新藥HSK-7653的中國III期臨床研究及上市注冊項目等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富國基金獲配股份數最多外,疑似新天科技實控人費戰波也參與了此次認購,共花費2400萬元認購海思科120萬股。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楊夏
2月5日晚,海思科(SZ002653,股價24.33元,市值271億元)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暨上市公告書”,已完成8億元、4000萬股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新增股份將于2月10日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富國基金獲配股份數最多外,疑似新天科技(SZ300259,股價3.62元,市值42.35億元)實控人費戰波也參與了此次認購,共花費2400萬元認購海思科120萬股。
資料顯示,費戰波和其兄弟費占軍除實際控制新天科技外,費占軍近年來多次在資本市場買賣股票,先后交易了派林生物(SZ000403,股價23.52元,市值172.27億元)、東港股份(SZ002117,股價9.97元,市值54.40億元)、華鈺礦業(SH601020,股價16.84元,市值94.70億元)、眾信旅游(SZ002707,股價9.40元,市值92.38億元)等,持倉時間較長,基本都是獲利出局。
5日晚,海思科披露非公開發行公告書。公告顯示,海思科此次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4000萬股,將于2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
此次非公開發行的認購方包括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濟南江山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費戰波及嘉興聚力振新壹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其中,富國基金獲配股份數量最多,共認購2725萬股,獲配金額5.45億元。
圖片來源:上市公告書截圖
而認購方中唯一的自然人費戰波認購120萬股,認購金額2400萬元。公告顯示,參與此次認購的費戰波住址為河南省鄭州市,其姓名、地址等均與新天科技實控人費戰波重合。Wind顯示,新天科技主營智慧能源與智能儀表。其中,智慧能源包含智慧水務、智慧節水、智慧農業與水利等;智能儀表包含智能水表、智能氣表、智能電表以及支持智能表運行的系統、配套設備及軟件。
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2022年新天科技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0.74億元至11.93億元,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7億元至2.89億元。
公開資料中,并沒有太多關于費戰波資本動作的記錄。但費戰波的兄弟、同時也是新天科技實控人之一的費占軍在資本市場上頻頻出手。
2022年內,費占軍新進并增持了英可瑞(SZ300713,股價17.24元,市值27.2億元)及眾信旅游,還操作了融捷股份(SZ002192,股價113.99元,市值295.98億元)、華鈺礦業等個股。《每日經濟新聞》梳理費占軍持股變化發現,費占軍熱衷在同樣的個股上多次操作,且持倉時間普遍較長。以融捷股份為例,費占軍2020年三季度就進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截止去年三季報披露日,費占軍仍持有融捷股份550.50萬股。
參與此次認購的費戰波是不是新天科技實控人?記者詢問了海思科方面并將采訪問題發送至公司郵箱,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公司回復。
按發行價格20元/股計算,海思科募集資金合計8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約7.91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長效口服降血糖新藥HSK-7653的中國III期臨床研究及上市注冊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3.95億元;新型周圍神經痛治療藥物HSK-16149膠囊的中國II/III期臨床研究及上市注冊項目,擬投入1.24億元;鹽酸乙酰左卡尼汀片的中國上市后再評價項目,擬投入5655.05萬元;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擬投入2.45億元。
圖片來源:上市公告書截圖
今年1月29日,海思科剛剛公告,創新藥HSK7653片上市許可申請收到《受理通知書》。這一藥物也是海思科除環泊酚注射液外最接近上市的創新藥產品。
HSK7653片是一款長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是公司開發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口服治療2型糖尿病的1類化學藥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已有5款單方DPP-4抑制劑獲批上市(包含復方制劑則有11個),分別是默沙東的捷諾維、諾華的佳維樂、百時美施貴寶的安立澤、勃林格殷格翰的歐唐寧和武田公司的尼欣那。除武田的尼欣那為每周一次給藥外,其他產品均為每日給藥。
其中,全球首個上市的DPP-4抑制劑捷諾維2021年銷售額為33.24億美元。而截至目前,上述5個原研單方DPP-4抑制劑均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其中捷諾維、佳維樂、安立澤已先后被列入集采。
作為DPP-4抑制劑,HSK7653的優勢在于其是一款長效抑制劑。全球尚未有降糖雙周制劑獲批上市,該藥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上市DPP-4雙周制劑。公司方面也表示,作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雙周制劑,HSK7653是糖尿病長期管理的理想用藥選擇。
除海思科外,國內亦有其他企業在進行DPP-4周制劑的研發。苑東生物小分子化學1類新藥優格列汀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據苑東生物2022年半年報顯示,優格列汀片已經在開展Ⅲ期臨床試驗,同靶點國內無一周給藥一次口服降糖創新藥上市。
一位不遠具名的醫藥行業人士表示,目前DPP-4抑制劑市場格局較為穩定,在超長效方面,科倫藥業此前也有首仿產品獲批。國產創新藥方面,進展最快的應該是恒瑞醫藥(SH600276,股價42.96元,市值2740億元)。CDE官網顯示,今年1月,恒瑞醫藥1類化藥新藥瑞格列汀二甲雙胍片上市申請獲受理,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
瑞格列汀二甲雙胍片(HRX0701)是恒瑞醫藥開發的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劑磷酸瑞格列汀與鹽酸二甲雙胍固定劑量復方制劑。更早前的2020年9月,恒瑞的DPP-4抑制劑磷酸瑞格列汀片已遞交上市申請并獲得受理。
去年11月,HSK-16149也獲得上市許可申請的《受理通知書》。據了解,HSK-16149此次申報上市的適應癥糖尿病周圍神經痛,后續仍將繼續開展其他周圍性神經病理性疼痛適應癥的臨床研究。目前,HSK16149另有一項中國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的III期雙盲研究尚在推進中。
公司方面稱,國內目前已上市的用于治療周圍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藥物主要為普瑞巴林,但僅批準用于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國內目前尚無藥物批準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痛的治療,因此,亟需研發新型藥物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痛(DPNP)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治療選擇。
海思科是由仿轉創的藥企代表。受集采政策等因素影響,海思科正在收縮仿制藥管線,將更多資源投向創新藥研發。
2020年12月,海思科環泊酚注射液獲批上市,是公司開發的全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類靜脈麻醉藥物,也是海思科目前唯一推動至上市的一類新藥。環泊酚注射液目前獲批適應癥有“非氣管插管的手術/操作中的鎮靜和麻醉、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重癥監護期間的鎮靜”。較此前新增“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及重癥監護期間的鎮靜適應癥”。
公司披露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6月底,環泊酚注射液2022年上半年銷售數量約150萬支,已進入900多家醫院,其中三甲以上醫院占比達55%。同時在美國開展III期臨床研究,目前正在進行中。
在最近一次投資者交流中,海思科方面表示,2020年以來,全國醫院的住院量、手術量有一定下降,2023年隨著醫院就診逐步恢復常態,預計2023年手術量會有一個較大的增長和修復,對環泊酚的銷售增長有利。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隨著我國手術量逐步恢復,麻醉劑銷量從2020年二季度起逐步回升,2021年一季度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2022年三季度銷量增長迎來又一小高峰。
環泊酚的銷售增長拉高了創新藥在公司整體業績中的貢獻比例。但從整體財務數據看,海思科尚未走出集采對仿制藥業務的“打擊”。2020年、2021年及去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分別下滑15.44%、16.71%和2.2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則同比增長28.90%、下滑45.80%和78.20%。
半年報顯示,去年上半年,海思科腸外營養系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滑31.56%,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也下滑了約10個百分點。肝膽消化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滑28.74%;抗生素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滑5.54%;心腦血管產品、腫瘤止吐、麻醉產品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48.83%、127.49%和1602.52%。其中,麻醉產品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從0.59%提升至10.34%,在報告期內貢獻了1.29億元銷售收入。
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腸外營養系產品收入下降系因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于2021年中選第五批國家集采,該產品進入集采后銷售價格降低導致同比收入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腸外營養系、肝膽消化、麻醉產品、腫瘤止吐和其他適應癥產品的毛利率相比上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醫藥行業業務整體毛利水平較上年同期下降5.93個百分點。
眼下,公司需要推動更多創新藥產品至商業化階段。截至去年上半年,公司的商業化產品及臨床階段候選1類新藥共有8個,包括1個商業化階段藥物及7個臨床在研項目。前述行業人士表示,相較于依賴外部融資的純創新藥企業而言,仿創結合的藥企有一部分產品銷售收入投入新藥研發,“仿制藥起家的企業往往銷售團隊也比較成熟,創新藥產品上市后可以較快速地導入市場”。
在最近一次投資者交流中,海思科方面表示,未來幾年每年的研發投入預計在10億元左右,研發聚焦麻醉鎮痛、腫瘤等領域。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為8.15億元,按照公司披露金額,公司研發投入還將進一步增加。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