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5 16:44:23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在經濟復蘇的預期下,兔年的A股被市場寄予厚望,從A股節后四天的成交來看,日均成交近萬億,市場交投活躍,熱點板塊輪番上漲,尤其是人工智能AIGC板塊掀起了漲停潮,盤面賺錢效應爆棚。
本輪外資因何洶涌?有何特征?后市動向又將如何?國盛證券對本輪外資“開門紅”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分析。
從周末消息來看,人工智能AIGC繼續發酵,有券商認為,ChatGPT開啟AI新紀元。另外,東吳證券2月看好泛科技類股票。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NO.1 2月4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啟動儀式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市場。央行將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展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創新更多碳金融產品,更好服務碳市場參與主體,推動降低綠色溢價,在引領帶動綠色轉型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2022年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20.6萬億元,同比增長33.8%。
NO.2 2月4日,無錫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無錫市車聯網發展促進條例》正式頒布并將于3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是國內首部推動車聯網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在自動駕駛方面,《條例》明確支持了自動駕駛商業運營,鼓勵和支持完全自動駕駛,加快無錫特色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進程。
NO.3 2月3日,據文旅部網站消息,2月6日起,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內地與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入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通知稱,自2月6日零時起,全面恢復內地與中國港澳人員往來;取消經粵港陸路口岸出入境預約通關安排,不設通關人員限額。
NO.1 昨日市場傳出,機器人通過了谷歌L3級別崗位的編程測試,實際上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才推出兩個月,月活躍用戶估計已達1億,它是史上用戶增速最快的消費應用。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評價ChatGPT稱,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出現的重大歷史意義,不亞于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誕生。當地時間2月1日,ChatGPT的開發公司OpenAI宣布,將試點一項名為“ChatGPT Plus”的付費訂閱版本,每月收取20美元。OpenAI聲明稱,付費計劃將在未來幾周內首先在美國推出,然后擴展到其他國家,有興趣的用戶可以注冊訂閱服務的等待名單。另外Google開始測試類似ChatGPT的AI機器人,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Google內部引發了強烈的危機感,ChatGPT的信息檢索能力有可能挑戰其搜索引擎業務,Google開始將發展AI列為最優先事項。概念股包括科大訊飛、寒武紀、神思電子、中文在線等。
NO.2 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試點工作期限為2023年—2025年。試點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顯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領域力爭達到80%。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新增公共充電樁(標準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標準車)比例力爭達到1:1,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車位占比預期不低于小型停車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綜合能源服務示范站。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充電樁作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配套基礎設備,受政策端和需求端雙重因素驅動,未來有望進入加速建設期,遠期市場空間超千億元,有望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概念股包括炬華科技、綠能慧充、和順電氣等。
國盛證券:本輪外資“開門紅”的四個必知
2023年開年,外資洶涌入場,大有“王者歸來”之勢,單月流入超千億的同時,對市場風格也形成了重要影響。關于外資的“開門紅”,該怎樣理解?本輪外資因何洶涌?特征與后市動向又如何看待?本輪外資“開門紅”的四個必知:
(一)本輪外資“開門紅”的同與不同。外資“開門紅”本屬“常規操作”,本輪“異常”主要體現在規模大且持續性強,且更多源自交易盤。
(二)單月凈流入歷史新高,原因為何?內外悲觀預期相繼扭轉是重要背景,人民幣匯率是核心觀測指標,外資的資金回補與增配意愿并存。
(三)外資“開門紅”結構上有何特點?歷次“開門紅”均指向外資重倉方向更受益,本輪也不例外,且資金分歧明顯收窄,電力設備、食品飲料與非銀金融獲增配居多。
(四)后市如何看?長期看,“水往低處流”的外資入場邏輯未改;短期看,全球流動性轉向與國內經濟復蘇預期的持續驗證將是后市外資繼續入場的動力。相應的,考慮到交易盤情緒已升至歷史高位,后續風險點可能來自內外部向好預期的反復與國際關系的負面因素。結構上看,參考歷史經驗,消費與金融潛在補倉空間相對較高。
總體配置:單月凈流入創歷史新高。海外通脹延續趨弱,美聯儲如期加息25bp,且釋放信號有所偏鴿。北上資金1月累計凈流入約1412.90億元,刷新歷史新高,交易盤、配置盤資金貢獻分別約588.65億元和789.90億元。
風格結構:中游制造獲增持居首。1月北上資金增持中游制造居首。配置盤、交易盤一致性加倉各類風格,均僅流出其他服務。行業流向中電力設備凈流入居前。整體:1月集中流入電力設備、非銀金融和食品飲料行業。
交易盤:1月凈流入前三大行業依次為電力設備、非銀金融和電子;凈流出前三大行業依次為交通運輸、房地產和商貿零售。配置盤:1月凈流入前三大行業依次為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和非銀金融;凈流出前三大行業依次為煤炭、公用事業和農林牧漁。
個股配置:持股集中度小幅回升,寧德時代凈流入居前。整體層面,1月北上凈流入前五大個股依次為寧德時代、貴州茅臺、中國平安、隆基綠能、五糧液,凈流出前五大個股依次為保利地產、長江電力、恒瑞醫藥、通威股份、美的集團。
東吳證券:2月看好泛科技類股票
年初各地方召開了新年第一會,一系列政策喊話,鼓勵“四個敢”,政策上特別鼓勵微觀主體活力。積極的政策信號對于企業、資本市場非常友好,可以提高市場風險偏好,但鼓勵微觀主體可能意味缺少總量宏觀刺激。
經濟回升需要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預計2023年的流動性會充沛起來,比如居民、企業的超額儲蓄會適度下降,疊加信貸的釋放,流動性會是比較寬松的。預計利率水平下降,尤其是短期利率下降更多。
根據歷史經驗,將利好主題投資、中小市值、中小盤股票。看好與歐美出口相關領域,2月或有反彈機會。因為歐美的經濟增長預期,消費增長預期比較強勁,所以市場調高了對歐洲和美國2023年GDP預測。因此,與歐美出口相關的一些領域,在2月份或有反彈。所以東吳證券選擇美國大儲、半導體相關標的。
經濟增速能否持續回升仍然有待觀察。與經濟增長最相關的驅動因素,如房地產的銷售和投資、居民消費等數據,目前還沒有相對強勁的表現。換句話說,目前還無法確認經濟已經進入快速增長的軌道之中。所以東吳證券仍然對消費比較謹慎,仍然沒有選擇與經濟增長主體相關的房地產產業鏈。
看好數字經濟投資主題。在其中,嵌套著元宇宙、信創、AIGC以及chatGPT等相關子主題。數字經濟領域2023年上半年最看好的投資主題。不僅是因為在短期內找不到其他可替代投資主題,更是因為它足夠新、足夠大,又是政策鼓勵的方向。
華西證券:ChatGPT開啟AI新紀元
ChatGPT,人工智能的曠世巨作。ChatGPT是一種聊天機器人軟件,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聊天機器人,包括自動文本生成、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多重功能,應用場景廣闊,相較于上個版本更像人類一樣聊天交流。OpenAI除了ChatGPT還包括Dall·E2、Whisper等項目分別是自動繪圖、自然語言翻譯等軟件。OpenAI的商業模式即API接口收費,可根據不同項目需求進行收費,其商業模式屬于底層模型開放性標準化SAAS服務模式。我國仍處于初期階段,以輔助生成內容服務為主,未來有望形成相關SAAS模式。
ChatGPT促使AIGC快速商業化發展。GPT系列是AIGC的一種商業化方向,目前AIGC已經實現商業化的方向有AI寫作、AI作圖、AI底層建模,未來AI生成視頻和動畫領域有望快速商業化發展。AIGC也被認為是繼UGC、PGC/UGC之后的新型內容生產方式,有望解決PGC/UGC創作質量參差不齊或是降低其有害性內容傳播等問題,有望在實現創意激發、提升內容多樣性的同時降本增效,并大規模使用。目前我國已經有商業化,例如百度AIGC數字人主播度曉曉、百家號TTV等。
AIGC蓬勃發展,相關廠商有望受益。AIGC的出世會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同時有望賦能千行百業。受益廠商分為三類,分別是:1、AI處理器廠商,具備自研AI處理器的廠商可以為AIGC的神經網絡提供算力支撐,AI處理器芯片可以支持深度神經網絡的學習和加速計算,相比于GPU和CPU擁有成倍的性能提升和極低的耗電水平;2、AI商業算法商業落地的廠商,原因是AI算法的龍頭廠商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數據標注方面都具有先發優勢和技術領先性;3、AIGC相關技術儲備的應用廠商,相關廠商有望在降本增效的同時實現創意激發、提升內容多樣性并打開海量市場。
投資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1)具備自研AI處理器的廠商,受益標的為寒武紀、商湯、海光信息;2)具備AI算法商業落地的廠商,重點推薦科大訊飛,其他受益標的為漢王科技、拓爾思、海天瑞聲、虹軟科技、云從科技、格靈深瞳;3)AIGC相關技術儲備的應用廠商,受益標的為萬興科技、中文在線、閱文集團、昆侖萬維、視覺中國。
開源證券:數據要素東風已至,加速啟航
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驅動數字經濟高速增長。與此同時,國家及地方政策不斷出臺,數據要素市場迎來發展良機。2022年12月19日,作為我國首份專門針對數據要素的基礎性文件,《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發布,為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起到“指南針”的作用。
數據要素包括數據采集、存儲、加工、流通等,市場空間接近千億。數據要素市場就是將尚未完全由市場配置的數據要素轉向由市場配置的動態過程。從產業鏈的角度出發,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可歸結為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生態保障七大模塊,覆蓋數據要素從產生到發生要素作用的全過程。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數據,2021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815億元,預計“十四五”期間市場規模復合增速將超過25%,整體將進入群體性突破的快速發展階段。
投資建議
受益標的:(1)數據采集環節:航天宏圖、拓爾思;(2)數據存儲環節:易華錄、中科曙光、深桑達;(3)數據加工環節:海天瑞聲、科大訊飛、航天宏圖、中科星圖、海量數據、星環科技、達夢數據、拓爾思等;(4)數據流通環節:a.數據交易所:安恒信息、廣電運通、浙數文化、人民網;b.數據產品/服務提供商:航天宏圖、上海鋼聯、海天瑞聲、卓創資訊、山大地緯、慧辰股份;c.數據共享:太極股份、中科江南、博思軟件、南威軟件等;(5)數據安全環節:安恒信息、奇安信、深信服、信安世紀、啟明星辰、天融信、綠盟科技、美亞柏科、亞信安全、恒為科技、安博通、中新賽克等。
民生證券:戰略金屬之王鎢——從工業的“牙齒”到高端制造的“脊梁”
保障資源安全、供應鏈安全發展主線明確,看好自主可控所帶來的新材料成長機遇。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成為全球共識,國內在上游資源端對外依賴度較高,在中游高端制造領域較海外差距明顯,保障資源安全和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政策端已經不斷強調對于能源資源安全和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有望迎來政策+新興需求釋放的雙輪驅動機遇。
鎢:戰略金屬之王,鎢金屬因為其硬度大、熔沸點高、能耐高溫、耐侵蝕等特點,通常被加工成硬質合金工具,鎢特鋼等,被應用于交通運輸、采掘、工業制造、軍工等領域,是加工國之重器的關鍵工具,素有“工業牙齒”之稱,更是“高端制造業的脊梁”。因為鎢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國將鎢視為戰略性資源,它的開采受到國家的嚴格管控。
我國鎢資源豐富,鎢儲量及礦山鎢產量世界第一,2021年占比分別為51%和83%。國家對鎢礦開采實行總量控制,鎢礦的主采及綜合利用指標逐步提升,但是增量較小。鎢礦主采指標由2016年的7.32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8.12萬噸,CAGR為 2%;綜合利用指標由1.81萬噸增張至2.78萬噸,CAGR為7%;鎢礦開采總量指標由9.13萬噸增長至10.9萬噸,CAGR為 3%。
制造業復蘇、進口替代新領域,鎢消費進入新階段。光伏切割用鎢絲應用前景廣闊。光伏硅片未來將向“大尺寸”和“薄片化”方向發展。在“薄片化”趨勢下,“細線化、高速度”是金剛線主要發展趨勢。
供需偏緊,鎢價中長期偏樂觀。鎢精礦供應受指標控制難有大的增量,隨著制造業復蘇,對于精礦的需求將提升,鎢精礦供應預計將偏緊。2021年鎢精礦供需平衡變為供應緊缺,為-3313噸,預計未來三年鎢精礦仍維持短缺狀態,鎢價中長期偏樂觀。
投資建議:鎢資源戰略地位較高,國家嚴格管控鎢開采,鎢供應增量有限。隨著高端硬質合金產品進口替代及新興應用領域拓展,鎢需求將穩步增長,鎢基本面有望持續向好。建議重點關注廈門鎢業、中鎢高新、洛陽鉬業和章源鎢業。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