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AI寫作火了!云從科技、科大訊飛、視覺中國紛紛漲停!人類會被取代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30 12:12:00

每經編輯 李澤東    

1月30日,AIGC概念股早盤大漲。截至午間收盤,拓爾思(300229)、云從科技(688327)、科大訊飛(002230)、視覺中國(000681)紛紛漲停。

公開資料顯示,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AI生產內容,利用AI技術賦能內容生產。

消息面上,微軟近期宣布,已與OpenAI擴大合作伙伴關系。微軟將向OpenAI進行為期多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加速其在AI領域的技術突破。

太平洋證券認為,AIGC風潮漸盛,應用前景廣闊。AIGC是通過AI技術來自動或輔助生成內容,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從發展背景看,AIGC的興起源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突破和日益增長的數字內容共計需求;從應用價值方面看,AIGC將有望成為數字內容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東吳證券預計,AIGC在內容生成中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應用規模快速擴增,預計2030年AIGC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人民幣。

開源證券建議持續關注AIGC的技術進步以及在各個領域的商業化落地可行性,認為擁有海量文字、圖片、視頻、音樂等基礎內容數據及社交、游戲、購物、物流等互動數據的平臺型公司,在算法模型訓練及AIGC商業化探索方面或更具備優勢。

資本寵兒AIGC,未來會取代人類嗎?

據《每日經濟新聞》1月17日報道,記者獲悉,近日在美國科技媒體CNET的Money頻道,點開文章或許會看到這樣一行提示:“這篇文章是由AI引擎來創作(或協助寫作),并由我們的編輯進行審核、事實核查與編輯。”

換句話來說,這些稿件的內容主要是由AI創作的,而不是該媒體的記者或編輯。當有人在幾個月后發現這一事實時,AI已經在讀者的眼皮子底下創作了將近80篇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94444

這一現象并不是個例。去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的一場新興數字藝術家競賽中,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內容)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了“數字藝術/數字修飾照片”類別的一等獎,也引起廣泛熱議。在去年的一級市場股權投資領域,AIGC這一細分賽道大放異彩,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涌入。

在你毫不經意的時候,AI正在或已經顛覆了很多行業的商業模式,并且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NET并不是第一家引入AI寫作新聞的媒體。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美聯社就開始用人工智能寫報告了,利用算法為上市公司撰寫財報更是其慣常做法,而道瓊斯公司、彭博社、路透社及其他很多公司都試驗過利用人工智能撰寫財經類新聞。2016年,挪威新聞社(NTB)還透露機器人記者可以在30秒內完成一篇完整報道。

而在國內,很多媒體也已經開辟了AI寫作、AI快訊的業務,即時并且專業。讀者看到的很多內容其實已經是AI的作品,這一趨勢也在向其他領域蔓延。

2022年投資圈向生成式AI公司共投入13.7億美元

“看那星,閃爍的幾顆星,西山上的太陽。青蛙兒正在遠遠的淺水,她嫁了人間許多的顏色。”

這首清新又靈動、絲毫不遜色于人類詩人創作的小詩,出自微軟旗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冰”在2017年出版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一時間令人驚艷。

如果說2021年之前AIGC生成的內容主要還是集中在文字領域,那么去年AI創作范疇的擴展可謂相當明顯。尤其《太空歌劇院》的獲獎更是引發了普羅大眾對AI繪畫的關注,也反過來推動了AIGC的爆火。

來自國海證券的研報顯示,以新聞報道、語音克隆、圖像編輯工具為代表的細分賽道屬于技術成熟度較高的AIGC技術場景,而視頻自動剪輯、文字生成創意視頻等領域的底層技術原理仍待完善。該研報同時顯示,到2030年AIGC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資本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風口。

研究機構PitchBook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投資圈向生成式AI公司共投入13.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3.69億元),幾乎達到了過去5年的總和。從2022年3月起,AIGC賽道頻現大額融資,例如AI生成圖像公司Stability AI獲得1.01億美元融資、AI寫作工具Jasper獲得1.25億美元A輪融資等等,國內也有類似平臺拿下數百萬美元天使輪,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而隨著AIGC的爆火,對于未來“AI能否取代人類”的討論也與日俱增。事實上,這個問題非常復雜,是一個集技術、科學、人文與倫理于一體的命題。有投資機構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單從技術層面來看,目前AI所完成的大量工作還是基礎性的、門檻較低的工作,內容的創作水平也具有不穩定性。

國海證券研報也指出,AIGC內容編輯與創作技術還不夠完善,“文本生成方面,簡單套用模板、難以產生易讀且優質的文本;語音合成方面,聲音機械感強、表達不夠流暢;視覺生成方面,實時動作捕捉精準度不足、圖像處理效果不佳。”

此外,商業變現模式不夠清晰也是AIGC賽道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上述機構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AIGC雖然火爆,但整體而言其實還是處于探索階段。如果能形成比較完備的產業鏈和較為穩定的商業變現,才能避免曇花一現,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李沛沛)、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30日,AIGC概念股早盤大漲。截至午間收盤,拓爾思(300229)、云從科技(688327)、科大訊飛(002230)、視覺中國(000681)紛紛漲停。 公開資料顯示,AIGC(AIGeneratedContent)即AI生產內容,利用AI技術賦能內容生產。 消息面上,微軟近期宣布,已與OpenAI擴大合作伙伴關系。微軟將向OpenAI進行為期多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加速其在AI領域的技術突破。 太平洋證券認為,AIGC風潮漸盛,應用前景廣闊。AIGC是通過AI技術來自動或輔助生成內容,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從發展背景看,AIGC的興起源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突破和日益增長的數字內容共計需求;從應用價值方面看,AIGC將有望成為數字內容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東吳證券預計,AIGC在內容生成中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應用規模快速擴增,預計2030年AIGC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人民幣。 開源證券建議持續關注AIGC的技術進步以及在各個領域的商業化落地可行性,認為擁有海量文字、圖片、視頻、音樂等基礎內容數據及社交、游戲、購物、物流等互動數據的平臺型公司,在算法模型訓練及AIGC商業化探索方面或更具備優勢。 資本寵兒AIGC,未來會取代人類嗎? 據《每日經濟新聞》1月17日報道,記者獲悉,近日在美國科技媒體CNET的Money頻道,點開文章或許會看到這樣一行提示:“這篇文章是由AI引擎來創作(或協助寫作),并由我們的編輯進行審核、事實核查與編輯。” 換句話來說,這些稿件的內容主要是由AI創作的,而不是該媒體的記者或編輯。當有人在幾個月后發現這一事實時,AI已經在讀者的眼皮子底下創作了將近80篇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94444 這一現象并不是個例。去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的一場新興數字藝術家競賽中,AIGC(AIgeneratedcontent,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內容)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了“數字藝術/數字修飾照片”類別的一等獎,也引起廣泛熱議。在去年的一級市場股權投資領域,AIGC這一細分賽道大放異彩,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涌入。 在你毫不經意的時候,AI正在或已經顛覆了很多行業的商業模式,并且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NET并不是第一家引入AI寫作新聞的媒體。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美聯社就開始用人工智能寫報告了,利用算法為上市公司撰寫財報更是其慣常做法,而道瓊斯公司、彭博社、路透社及其他很多公司都試驗過利用人工智能撰寫財經類新聞。2016年,挪威新聞社(NTB)還透露機器人記者可以在30秒內完成一篇完整報道。 而在國內,很多媒體也已經開辟了AI寫作、AI快訊的業務,即時并且專業。讀者看到的很多內容其實已經是AI的作品,這一趨勢也在向其他領域蔓延。 2022年投資圈向生成式AI公司共投入13.7億美元 “看那星,閃爍的幾顆星,西山上的太陽。青蛙兒正在遠遠的淺水,她嫁了人間許多的顏色。” 這首清新又靈動、絲毫不遜色于人類詩人創作的小詩,出自微軟旗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冰”在2017年出版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一時間令人驚艷。 如果說2021年之前AIGC生成的內容主要還是集中在文字領域,那么去年AI創作范疇的擴展可謂相當明顯。尤其《太空歌劇院》的獲獎更是引發了普羅大眾對AI繪畫的關注,也反過來推動了AIGC的爆火。 來自國海證券的研報顯示,以新聞報道、語音克隆、圖像編輯工具為代表的細分賽道屬于技術成熟度較高的AIGC技術場景,而視頻自動剪輯、文字生成創意視頻等領域的底層技術原理仍待完善。該研報同時顯示,到2030年AIGC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資本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風口。 研究機構PitchBook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投資圈向生成式AI公司共投入13.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3.69億元),幾乎達到了過去5年的總和。從2022年3月起,AIGC賽道頻現大額融資,例如AI生成圖像公司StabilityAI獲得1.01億美元融資、AI寫作工具Jasper獲得1.25億美元A輪融資等等,國內也有類似平臺拿下數百萬美元天使輪,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而隨著AIGC的爆火,對于未來“AI能否取代人類”的討論也與日俱增。事實上,這個問題非常復雜,是一個集技術、科學、人文與倫理于一體的命題。有投資機構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單從技術層面來看,目前AI所完成的大量工作還是基礎性的、門檻較低的工作,內容的創作水平也具有不穩定性。 國海證券研報也指出,AIGC內容編輯與創作技術還不夠完善,“文本生成方面,簡單套用模板、難以產生易讀且優質的文本;語音合成方面,聲音機械感強、表達不夠流暢;視覺生成方面,實時動作捕捉精準度不足、圖像處理效果不佳。” 此外,商業變現模式不夠清晰也是AIGC賽道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上述機構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AIGC雖然火爆,但整體而言其實還是處于探索階段。如果能形成比較完備的產業鏈和較為穩定的商業變現,才能避免曇花一現,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李沛沛)、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云從科技 科大訊飛 視覺中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91在线播放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